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金洪 《寻根》2011,(2):138-141
连姓溯源据《姓氏考略》载:"连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的曾孙陆终三子惠连之后。"其后裔就以他的字为姓。《姓氏考略》又载:"楚连尹、连敖,皆官名,以官为氏,望出上党。"上党,秦置郡,今山西沁水以东地区,即连姓上党郡望由来。  相似文献   

2.
符孟标 《寻根》2011,(6):119-121
符氏郡望 郡望,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郡中的望族,二指望族的根源地或发迹地。因郡望把望“族”和其祖居地连接为一体,所以它也成为子孙后人追本溯源的情结所在。虽然“郡望”作为一历史名词,随着其社会附着体的消亡而或沉于史海,但“郡望”一词的文化内涵却有着持久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更成为联结海峡两岸、海外华裔、炎黄子孙们的重要情感纽带。  相似文献   

3.
郑屹 《华夏文化》2013,(2):25-26
一、崔氏之郡望《隋代墓志铭汇考》收录一方名为《元英暨妻崔麝香志》的墓志,志文载:"君讳英,字洪儁,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六世孙也。……妻崔氏,父令珍,青州刺史第二女,字麝香,年十三归于元氏。"此志镌于开皇五年,自开皇三年始,隋文帝已停废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  相似文献   

4.
赵琪伟 《寻根》2012,(2):117-122
天水是华夏赵姓族人的郡望之地,“天水堂”蜚声海内外。但天水赵氏肇始地望在何处始终未见学者深研细究。认真分析史料记载,结合考古实物佐证,我觉得天水赵氏肇始地望应该在甘肃西汉水流域。  相似文献   

5.
杨学勇 《寻根》2011,(2):126-128
敦煌文献中有很多有关氏族的资料,这些资料既有涉及全国氏族郡望的内容,又有敦煌地方氏族的介绍。这些资料不仅可以补正正史中有关氏族资料的一些记载,而且含有其他史料所未载的氏族内容,具有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6.
郑金洪 《寻根》2009,(4):138-141
许姓出自许由和姜文叔,已为学者共识。由于许国所在许地(今河南许昌县)是当年许由居住过的地方,许姓族人尊奉许由为开族始祖,尊文叔为得氏始祖。许国被楚灭后,国人散居各地,秦末高士许猗不仕,隐居于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繁衍子孙,汉高帝置汝南郡,许姓汝南郡望由此而来。十六国时许茂为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太守,许姓因又有高阳郡望。  相似文献   

7.
吴洋飞 《寻根》2013,(4):127-131
盘古高氏家族与《盘古新七公家训》 据盘古高氏谱牒资料记载,盘古高姓的郡望为渤海郡,其始祖为春秋齐太公之九世孙。到了南宋时期,由于政治中心的南移,高氏也随之迁往江南,世则公居温州之九曲里,世则公曾孙不焰公徙居乐清馆头。  相似文献   

8.
浙中斯家     
杜晓波 《寻根》2009,(2):122-123
据有关资料披露,全国斯姓现有近3万人,80%集中于浙江省,主要郡望为东阳郡。让我们先对浙江省外斯氏家族流变及地域分布作一番了解。据浙江东阳《白石斯氏宗谱》云:“是以川楚二族,昔在江湖或辱其亲识,或得于闻问,相去未详,其世次万里已蔼于一家。”  相似文献   

9.
杨学勇 《寻根》2005,(4):19-22
我们一般所认为的“百家姓”中的诸姓,如赵、钱、孙、李等姓,实质上按姓的本意来说只能叫作“氏”,而不能称为“姓”。姓的成因只有一种,即“女生为姓”(郑樵《通志》)。真正意义上的姓(古姓)是不多的,见于《春秋》的有22个,顾炎武说:“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  相似文献   

10.
班姓探源     
李英斌 《寻根》2002,(5):104-107
据《中华姓氏大全》载,班姓来源有二说:一是楚国若敖(熊仪)的孙子 於(字子文)生后被弃于诸梦泽,吃虎乳长大,因虎有斑纹,以班为姓,《西溪丛谈》认为班应作“斑”;另一说是班氏为楚国令尹班的后代(见《风俗通》),《通志·世族》则云:班以名氏为姓,谓强生班,因氏焉。其实两说同出一源。远祖追根春秋时代楚国熊生熊仪,谓之若敖。其后有子文,子孙以为姓(不作“斗”,另有“斗”姓,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姓氏。《宋史》有斗盖)。《史记·楚世家》称若敖出于芈姓。鬻熊之后,以熊为姓。熊姓的来源相传为黄帝有熊氏之后;另一说是周成…  相似文献   

11.
《寻根》2017,(3)
<正>骆姓的郡望中,最著名的一是内黄郡,一是会稽郡。会稽郡的骆氏,一般指的是乌伤(今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骆氏。《义乌骆氏宗谱》开篇就说:"东汉尚书郎雍临字季周公,与权相不合,避居义乌十五都分水塘,隐栖伏龙山,此义乌骆姓之所由始也。"史籍中所载的东汉骆俊、  相似文献   

12.
闫德胜 《寻根》2014,(6):132-133
近几年我们修纂本支家谱时,查考了古今20余种文献资料而得出结论:闫和阎是同一个姓,应该统一简写作闫。辽宁抚顺《阎氏家族族谱》第123页指出:"闫同阎,俗用。""闫、阎二姓同出一源……闫姓和阎姓人家的望族居住地都是太原郡……闫姓最早的起源,参见阎姓的起源。"鞍山《中华阎氏通谱》(5)第5页说道:"阎、闫源于姬姓。"《康熙字典》:"闫同阎,俗用。"该二字的简体字分别为闫和阎。  相似文献   

13.
索氏考述     
正敦煌遗书《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一卷并序》第二《陇右道·四郡》记载:凉州武威郡,出六姓:索、石、贾、安、廖、阴。据《太平寰宇记》:"武威郡六姓:贾、阴、索、安、曹、石。"索氏,出自子姓,商时期的七公族之一,是商汤的后代。索氏望族出于敦煌、武威。索氏的得姓,至今已有4000年左右的历史。望族居于武威郡,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一带。本文  相似文献   

14.
刘红 《华夏文化》2011,(4):30-32
张骞(?-前114年),西汉汉中郡成固(今陕西汉中城固)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外交家、中亚交通的凿空者,被中外士人推崇赞扬了两千多年。他的功业事迹在《史记·卫青传》、《大宛传》和《汉书·张骞传》中都有扼要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陶佼 《寻根》2013,(4):120-126
2007年年末,全国陶姓人口有275万,在姓氏人口中排名第83位。经过数千年的迁徙流布,陶氏遍及全国,尤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地区为盛。郡望有丹阳郡、浔阳郡、乐安郡。  相似文献   

16.
张明华 《寻根》2013,(3):39-43
王姓源头、郡望、堂号众多,但堂号中则以"三槐堂"为最。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三槐王氏延续至今,不仅具有血缘上的寻根问祖的含义,更体现着中华民  相似文献   

17.
陇西李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西李氏李希平在庞大的李氏宗族中,以陇西为郡望的一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自宋以后,即有“故言李者称陇西”之说。本文就陇西李氏的源起与祖籍地做点探究与介绍。一、李氏郡望陇西。陇西,是指秦汉时期的古陇西郡。陇西郡是我国建置最早的古郡之一,始置于战国时秦昭...  相似文献   

18.
江山 《寻根》2012,(3):123-128
檀氏是中国汉族稀有姓氏,据正史记载和考古实物,可上溯商、周之际。清陈廷炜编《姓氏考略》中说:“檀氏望出高平(今属山东济宁)、平卢(今山东淄博淄川区)、清河(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这三个郡望中,以兖州高平檀氏有迹可寻。  相似文献   

19.
罗容海 《寻根》2011,(1):112-117
姓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中晋国胥臣言,“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为姓氏之始。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中华姓氏体系基本确立,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郡望、堂号、门阀等特定的概念或制度,姓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炳龙 《大理文化》2011,(11):105-112
两爨与乌蛮白蛮公元223年,刘备死,"夷帅"们便以为蜀汉内忧无力南顾,于是,高定元杀了越郡将军焦黄"举郡称王以叛"(《见三国志·吕凯传》)。尤中《云南民族史》说":雍凯、孟获则把蜀汉派来的益州郡太守张裔绑架了送到孙吴去;朱褒也不再受蜀汉的指挥而在郡发动叛变。只有永昌郡‘大姓’吕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吏民闭境拒(雍)凯,仍然拥护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