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修辞与翻译文学文体的特点之一是修辞运用广泛。修辞本身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对修辞进行翻译则涉及将原文的修辞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如实地再现出来,使读者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尽可能与原文读者一样多的共鸣、震撼和美感。在文学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唤起学生理解原作思想内容和文体色彩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应用翻译技巧,尽可能完美传达原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二、《荷塘月色》中修辞手法的举例及赏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使用了精妙绝伦的修辞技巧,其非凡的绘画美及意趣美使读者叹服。在文学翻译课上,笔者首先带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屈苏叠音词在创造意境、描绘性状、描摹声音、叙述真挚深沉的情感、形成诗章的韵律美和修辞美等方面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屈原为中国文学之圣人,而苏轼则算是文学大家。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A2):17-18
文学翻译是一门美感艺术。本文主要从文学翻译中的语言美感出发,从词汇、声韵和修辞三点分别解析文学翻译别于非文学翻译的艺术美感,在体会语言美感的同时,详述译者对各个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加深对文学翻译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Allusion"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修辞方式,而文学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修辞来实现的。在文学翻译中能有意识的传达修辞的模糊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译作质量的赏析都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神韵”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艺术意境的再现是文学翻译的核心内容。文学翻译说到底是原作艺术意境的再现。文章主要从翻译美学观所涉及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三方面,探讨张谷若先生对《还乡》原著美学意韵的艺术再现。  相似文献   

6.
仿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式,而文学的美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修辞来实现的。在文学翻译中能有意识的传达模糊美,对翻译实践的指导和译作质量的赏析都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上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应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作者提出论点并结合大量翻译实例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9.
邝文霞 《考试周刊》2012,(23):15-17
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内涵。文学作品中通过句式结构的错落组合及声音修辞的综合运用表现出来的音乐特性,是文学作品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译《浮生六记》的深入分析.分析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巧妙借鉴语音修辞、对偶句式、叠音字等策略,将原文通过句式结构变化和叠字营造的音乐美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0.
翻译家约瑟·拉姆斯登 (JosephRamsten)曾指出 ,翻译之美表现于“修辞美、意境美、形象美、典型美与宏观美”。本文试图从翻译美的角度 ,谈谈英语不定冠词和量词的汉译所表现出的修辞功能及形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