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生物科学技术的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 ,人类的未来越来越紧密地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相联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将转化为生产力的有力工具 ,它以生命科学为基础 ,通过对生命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 ,能够揭示生命的本质 ,改造生物体的遗传特性 ,从而为医学工业、农业、食品、制药、环境等领域提供可生产的资源。2 0 0 1年 2月 1 2日 ,世界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由 31 .6 4 7亿个碱基对组成 ,共有 3万~ 3.5万个基因 ,基因数量远小于原先 1 0万个的估计。科学家还发现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基因只占整个基因组的 2 %。2…  相似文献   

2.
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 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此举成为新世纪之初国际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按计划,此次人类基 因组图谱公布后,各国科学家还将完成极少量剩余的碱基对测序工作,以最终绘成人类基因 组完整图谱,并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把这些结果应用到疾病的诊断、治疗 等方面。 继去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公布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又有了新的发 现。一些研究人员曾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美国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 万到3.9114万个之间。如果最后确定基因数在这个范围内,如3万个左右,那么人类只比果 蝇多出约1.3万个基因。美国塞莱拉公司测出的序列准确地覆盖了基因组的95%,并已确定了 所有基因的2/3,平均测序精度为99.96%。科学家们吃惊地发现,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存在“ 荒漠”。所谓“荒漠”就是包含极少或根本不包含基因的部分,基因组大约1/4的区域是长 长的、没有基因片段。他们还发现,有35.3%的基因组包含重复的序列,这表明原来被认为 的“垃圾DNA”应深入研究。6国科学家宣布,地球上人与人间9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 来自不同人种的人比来自同一人种的人在基因上更为相似。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强伯勤认为,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结果的公布,说明生 命科学已经发展到了更深入的阶段,它将推动基因组测序工作、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技术 的应用,从而推动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对科技发展、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 在人类基因组图谱解析过程中,各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序和 分析方法。美国塞莱拉公司采用的核心分析方法被称为“霰弹法”,人类基因组计划则采用 了“克隆法”。各国科学家从三女两男五位志愿者体内提取样品,这些志愿者包括一名非洲 裔美国人、一名亚裔、一名拉美裔、两名白人。“霰弹法”是一个高度计算机化的方法,它 是把基因组随机分成已知的片断,然后用数学算法将这些片断组装成毗邻的大段,并确定他 们在基因组上的正确位置。 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先复制更大段的人类基因序列,然后将它们绘制到基因组的适当区域。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     
蓝雁泽 《生物学教学》2001,26(12):41-42
20 0 1年 2月 15~ 16日 ,“新版”人类基因组图同时在国际权威刊物《Nature》和《Science》上公布 ,人类的基因总数约有 3.5万个 ,仅比草芥侏儒多出 1万 ,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很显然人类性状的多样性除基因外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以测序为主的“结构基因组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生物学的发展 ,解读基因组功能的“功能基因组学”时代已经到来。解读开发基因功能 ,迫切需要更先进的检测方法 ,1991年在美国硅谷诞生的生物芯片技术 ,已成为生物技术开发的热点。1 什么是生物芯片生物芯片是将生物活性物质如细胞、DNA、蛋白质等…  相似文献   

4.
最新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将首先从制药、医疗等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但这可能仅仅是冰山的一角。这里就已掌握的信息,为你—— 人类基因组图谱正式发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去年6月公布的“工作框架图”相比,最新完成的“新版”人类基因组图谱更准确,对人类遗传奥秘的认识也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特别是了解到人类只有约3.5万个基因,大大少于原先估计的10万个。几乎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先后完成了老鼠、果蝇、拟南芥和水稻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2月12日深夜,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6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基本信息”: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基因密码破译获突破,给人类将带来什么影响? 病同药不同 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等“富贵病”以及大多数癌症都属于多基因疾病范畴,也就是有望通过基因药物的研制而克服的病症。科  相似文献   

6.
☆国内▲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 2月12日,继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一结果的公布,将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次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刚刚开始,科学家们又向人们展现了更为准确、清晰和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人类遗传基因数量比原先估计14万个少很多,约在2.6万至3.9万个之间;人与低等动物在基因上竟如此相似,人类蛋白质有61%与果蝇同源,43%与线虫同源,46%与酵母同源;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热点”和大片“荒漠”,基因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基因密集,部分区域则基因“贫瘠”;人类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而差异不到0.1%;中国虽然只参加1%的测序工作,但找到基因数在8400条以上……可有谁知道,就在基因研究背后,一场无声的“基因争夺战”早已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间,两个“解读”人类基因组的科研小组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发现:人类仅仅具有约3万个基因,而不是以前所预料的3.5万个到12万个。原来,人的基因数量竟和玉米植株的基因数量差不多,也可以是说,比一条蛔虫的基因数量还多不了多少。众多科学家原先认为,每个基因都包含可合成一种蛋白质的“处方”。蛋白质原本分为很多种,人体的生长、发育、运动、消化、分泌、免疫等一切生命活动均有赖于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参与其间。美国特拉华  相似文献   

9.
2000年6月26日,美、英、德、日、法、中六国科学家同时向全世界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草图覆盖了基因组97%的空间,数万个基因已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称为继原子弹、人类登月之后第三个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基因经济蓄势待发、将会被视为人类的宠儿而被世人关注,同时它又像瓦特发现蒸汽机一样悄悄地走向世界、服务于整个人类。一个以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消费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正在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10.
人类进化与否,完全取决于它的基因组。早在1990年,美国科学家就启动了全球为之轰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她堪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媲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人类基因组里大概有4万个基因,仅是一种寄生在水果上的小飞虫果蝇基因的两倍。这个“家底”少得连科学家们都感到意外,因为原先他们估计,人类总共有6至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里大致有30亿个碱基对,可以编码300万个左右的基因,而目前仅仅利用了1.3%,里面尚有大片大片尚未耕种的“荒地”。这些“荒地”尽管现在还是光秃秃的,但随着人类继续进化,会有越来越多的新基因从这里“长”出来,不断充实人类基因组的“家底”。  相似文献   

11.
现场     
科学事件国际精益求精人类基因组图谱渐趋完备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合作组织近日宣布,一张精度大于99%的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已成功绘就。经过多国科学家近3年的精心“修纂”,原本遗漏了15万个细节的图谱几近完美。2001年问世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不够精致,据估计,草图在富含基因的常染色体上约有10%的遗漏,整体而言约有30%遗漏(包括基因匮乏的异染色体),忽略或错序的总数约为数十万。不确定基因序列或人造的基因数据对科学家从事大规模基因组分析(如基因进化机制或大范围基因组结构的研究)影响较大。如基因在不断变异的过程中,有些残存基因称之…  相似文献   

12.
1 基因时代的结束和后基因时代的来临从 1990年 10月 1日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到 2 0 0 0年 6月 2 6日 ,美、日、英、法、德和我国六国的科学家联合向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用了仅仅 10年时间 ,提前 5年完成了原定到2 0 0 5年 10月才能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 ,揭开了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 ,人类不但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诊断和治疗疾病 ,彻底地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 50 0 0多种遗传病、多基因病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各种癌症、老年…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教学》2008,(4):79-80
综合2007年10月12日《广州日报》消息及百度百科网词条内容,2007年10月11日,首个黄种人基因图——“炎黄一号”在深圳揭开神秘面纱。这是全球第一例中国人标准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全球20亿黄种人的第一个个人基因组序列图。该项目完成于2007年10月11日,是我国科学家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谱10%任务后,  相似文献   

14.
基因组研究     
世界首份详尽个人基因图谱表明人类基因编码差异远超预期据2007年9月5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2007年9月3日电,美国马里兰州丁.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与多伦多儿童医院及圣选戈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分析了塞莱拉基因公司创始人克雷格.文特尔本人的基因编码,并将它与塞莱拉公司及官方出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两份人类基因组图谱(均于2001年公布)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文特尔的基因编码有410万个地方与作为“参照”的人类基因组图谱有差异,远远多于原先的预期,而且其中包括较大的差异,绝不只是迄今为止所认为的单核苷酸差异。…  相似文献   

15.
水稻的基因数目竟然是人类的两倍自从人类基因组框架序列图完成后,人们的潜意识中普遍存在着”生命越高级,基因就越多”的优越感。可是,我国科学家在测定和研究中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组的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的约两倍,即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正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基因组优势的人类,至少在数目上已  相似文献   

16.
考古学认为人类起源已有 3 0 0万年 ,但基因科学认为只有 1 4万年。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物种。人具有陆生和水生两类动物的基因 ,是病毒感染使两类基因重组的结果。现代人类具有同一个女性始祖 ,可能也具有同一个男性始祖。人类的“源祖”或“近亲”可能已被淘汰 ,但人类绝不是天外来客。1 人类起源距今只有 1 4万年传统观点认为 ,人类起源于几个相互独立的地域 ,至今已有 3 0 0万年。早就有人对这一观点表示怀疑 :北非和西亚两地在 70 0 0年前进入农业文明 ,南亚和东亚的文明约有 5 0 0 0年 ,如果那些地方的人“独立”起源于二三百万年…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2001,26(10):36-37
[基因新发现 ]我国南京医科大学发现 2 8个与男性性腺发育相关基因据中华网 2 0 0 1年 4月 2日消息 ,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重点实验室 ,已获得与男性性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序列 40 0多条 ,其中约有 15 0多条是美国“基因银行”里没有登录全长序列的。在这 15 0多条基因序列中他们发现了 2 8个新基因 ;同时还发现 30多个基因与其他基因有不同剪接 ,从中克隆到 14条并登录到“基因银行”。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在世界生殖医学领域基因争夺战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我国华西医科大学发现 4个与无精症有关的基因据新华网 2 0 0 1年 2月 16日成都消息 ,华西…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利用霰弹法测序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种基因组,共注释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断。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推断,家蚕约有两万个基因,其中约6000个基因为新发现。家蚕全基因组有4亿5千万个碱基对,约为人类全基因组的七分之一,略大于水稻基因组,但科研人员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cDNA文库构建到测序和组装“框架图”的所有工…  相似文献   

19.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 ,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为目的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该计划和“曼哈顿”原子弹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一起被誉为自然科学史上的“三大计划” ,这是人类继洞开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后 ,首次对自身进行的诠释。 2 0 0 1年 2月 1 5日、1 6日 ,《自然》与《科学》杂志相继发表了由人类基因组计划六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的研究人员用不同方法得到的人类基因组DNA的测序结果 ,公布了基因的数目、分布特点等人类基因的面貌 ,这标志着人类在基因组研究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本…  相似文献   

20.
1990年 1 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1 998年 5月 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 ,目标是投入 3亿美元 ,到 2 0 0 1年绘制出完整的人体基因组图谱 ,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1 998年 1 0月 2 3日 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声明说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部基因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 ,即在 2 0 0 3年完成。1 999年 3月 1 5日 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 ,由于科学家加快工作步伐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 2 0 0 0年绘出。1 999年 9月 中国获准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