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尔兹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迄今为止生命力最强的自娱舞,亦称圆舞。"华尔兹"一词的意思是"滚动""旋转"或"滑动",一语道破了华尔兹动作的基本特点。"华尔兹"一词,据考证是在1780年前后出现的。而三拍子"嘭嚓嚓"节奏的圆舞则很早之前就流行于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奥地利等一带的农民阶层中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2.
茶舞     
陈婷 《中学生读写》2010,(12):16-16
绿色的舞池中,一丛丛绿色的礼服在金色的阳光下尽情跳跃,充满了自信。拿起茶杯轻轻晃动,伴着一曲美妙的华尔兹,细细体味茶之舞中自然生成的魅力吧!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新知     
舞蹈机器人舞蹈机器人的脸庞脱胎于玛丽莲·梦露,长长的裙摆藏起了它的三个轮子。跳舞机器人高1.65米,能像人一样跳华尔兹。安装在机器人身上的传感器能令其“预测”舞伴的下一舞步。跳舞机器人不仅仅会跳舞。一位设计者说:“机器人可以通过用户的运动预测他们的需求,能够为体  相似文献   

4.
跳着网络华尔兹的天之骄子忽如一夜IT来,千站万站网站开。网络的大王旗在新经济的风中轻舞飞扬着,而象牙塔里学子们也不忘记趁着网络的无限风光也来练些大浪淘金的基本功,跳上一段网络华尔兹。上海财经大学的信息协会就聚集着一批能文能武的IT尖兵,正是他们才让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协会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眼球。  相似文献   

5.
感受春天     
春,穿着绿衣,踏着花舞鞋,满心欢喜地来了。她的舞姿令人陶醉。她跳动着,舞遍整个大地。春在池塘边跳起了华尔兹,引得花草探出脑袋,睁开了双眼,引得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引得  相似文献   

6.
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中高中组有“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两个舞蹈,我在本学期首先给学生教了“校园华尔兹”、“校园华尔兹”选用舒缓而浪漫、优美而流畅的华尔兹音乐,带给学生舞蹈美和音乐美的体验。这种体验能增进高中学生对社交礼仪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培养高中学生大方优雅的气质和健康、挺拔的体态,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运用的三步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圆舞曲也常被称为华尔兹,它是舞厅舞中最早的也是生命力非常强的自娱舞形式。作为一名“90后”的一线普通老师,只有11年教龄的我,要谈我的教育生涯,未免有点心虚。但在这11年的教育生涯中,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确如这圆舞曲一样,张弛有度,彰显了生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友谊琴师     
左手思绪,右手旋律,奏一段友谊钢琴曲思绪如风,旋律似水,舞一支友谊华尔兹激荡的高音,深沉的低韵一组滑音又转入起始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我用我的钢琴讲述我的故事——友谊如歌我是一个友谊的钢琴手弹奏情感弹奏友谊  相似文献   

9.
在千变万化的敦煌舞动作中最显著的特征是“三道弯”。舞蹈中从单一的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及动作形式的运动轨迹,都与“三道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三道弯”的艺术形式制约下,敦煌舞手臂形态要讲“三道弯”,舞姿造型要讲“三道弯”,运动轨迹要往来交织在“三道弯”的整体轮廓之中,这使得敦煌舞在韵律、动律、规律上形成统一的风格特征。“三道弯”的外化与内涵相统一,是构成敦煌舞风格特征的核心。在敦煌舞中,“三道弯”特征包括表层的外化形式和内涵的审美原则,舞姿造型的三道弯曲线刚柔相生与平衡、对称、和谐统一的内涵原则相…  相似文献   

10.
《湖南教育》2009,(2):49-52
2007年5月31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从当年9月1日起,在全国推广第一套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这套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  相似文献   

11.
一、传统割裂式音乐教育的弊端 (一)割裂了音乐本身 1.割裂了音乐形式的统一性 人类早期的音乐活动是一种初始的、尚未分化的综合活动形式,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对儿童来说,其发展和音乐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音乐形式的统一性表现在儿童身上,就是载取载舞、唱唱跳跳,即一种整体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维也纳人天生就喜欢跳舞,他们就连走路都有舞步的优雅,不到金色大厅(维也纳最知名的舞厅之一),一样要舞到天明。每个维也纳人都是艺术家,只要有地方,有音乐,理所当然要拉上异性伙伴转上两圈华尔兹,就算是个小啤酒厂的工人,也能把舞步跳得潇洒迷人。  相似文献   

13.
早期社会,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最初的艺术都是以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形式出现。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艺术的形式也日趋复杂化、高级化。诗、乐、舞逐渐形成了三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并在各自的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台》作为乐府曲调诞生于北齐,在唐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宫调多达十五种;体制既有大曲形式,也有纯器乐演奏形式;所用乐器以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这些乐器多数来自丝绸之路,如觱篥、五弦琵琶等;《三台》还可配舞表演,宋代甚至出现了雷中庆等专擅《三台》舞的舞者。降及元明清,《三台》仍然可歌可舞。直至现代,根据长安古乐半字谱破译的《三台》曲谱仍可表演。由唐代至清,《三台》流传从未消歇,宫廷宴飨、文士雅集,甚至边疆域外皆可见到其表演盛况。  相似文献   

15.
穆兰 《襄樊学院学报》2012,33(10):49-51,57
文章述略"以舞相属"的艺术特质与审美礼仪,并对伴随而来的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现象进行阐释,以期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人们的礼仪形式和审美观念作出合理推断。分析"以舞相属"的艺术特质,阐释以"舞"见情、以"舞"见诚、以"舞"见技、以"舞"见态这四种艺与礼的交融,以便更为全面地看待以舞相属这种特殊的礼仪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6.
《嘉应学院学报》2017,(12):15-18
舞春牛是赣南崇义县上堡乡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表演形式诙谐活泼,作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在保护与传承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从保护舞春牛的生存文化空间、重视传承人的地位、加强舞春牛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17.
高跷,也称拐子,是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进行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也叫"高跷秧歌"。关于高跷舞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劳动说、图腾崇拜说、戏笑说。山西极有可能是高跷舞的发源地。山西高跷舞分布广泛,种类多样。高跷舞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独特的视觉形象令人愉快。其二,可以涵养国人的文化心理。其三,可以和谐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教育部推广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被认为是“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其中包括小学组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和高中组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富有选择性、适用性。一时间,很多学校舞影蹁蹁,舞“会”连连。  相似文献   

19.
音乐圈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娱乐、庆典中的一种古老歌舞形式,其依托火民俗活动与火圈舞歌舞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独特的圈舞文化体系,至今保留着氐羌民族圈舞最为古老的文化遗迹。随着时代发展,白马藏族音乐圈舞从表演形式、圈舞形制、歌曲数量、舞蹈动作、文化功能等多方面不可逆转地出现了流变。研究对白马藏族音乐圈舞的传统类型、艺术形态以及流变轨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茶舞是一种特有的民间舞蹈形式,尤其是赣南采茶舞最具代表性。想要在舞蹈表演和教学中对这种舞蹈形式产生全面的认识,必须要对其风格特点和艺术特征产生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对这种民间舞蹈产生深刻认识。因而,在本文研究中对赣南采茶舞的风格性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表演特征、审美特征入手,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