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生命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于自然界的。以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运行、发展、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等特点为研究方向,提炼出的生命观念有生命的物质观,物质、能量和信息观,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调节观,适应与进化观和生态观。  相似文献   

2.
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生命的信息观是建立在信息作为生命的组织形式的重要作用基础上的,是对生命的信息属性的抽象。挖掘教科书中生命的信息观,准确认识信息传递的规律、特点等,有效渗透信息观,有助于学生解释生物学现象,掌握分析生物学问题的科学方法,整合生物学概念,理解生命系统的多样性、统一性、复杂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在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呈现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自身物质组分的组建和破坏,使生命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换言之,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并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吸纳德国古典哲学总体观念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总体范畴体系(由系统到总体)和总体观,它们对深化发展辩证的总体自然观(形成总体物质自组织原理),发现唯物史观具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价值。列宁在历史新时期对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重大发展都离不开总体方法论的深化发展,这一总体观与时俱进,在全面概括宇航时代,信息高技术的最新成果中为全球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现代辩证法的信息网络化创新确立了时代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物质观分为科学物质观和哲学物质观两种形态。近代科学物质观分为原子论和以太论两大派别 ,近代哲学物质观主要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与运动、物质与时空等方面进行论述。现代科学物质观在物质可分性、物质与时空、物质的自组织特性与真空的物质性等多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代哲学物质观可分为实践论物质观、有机论物质观与整体论物质观。近代物质观具有明显的预设主义特点 ,而现代物质观具有一定的相对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般方法的科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针应遵循自然辩证法的系统观、辩证观,科学观进行制定,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时代正在提供对信息进行哲学综合的丰富条件:科学各领域的并行发展在提供大量新的相关结论,“信息进化”和“信息凸现”提供了量的积累,并产生大量社会转型性矛盾,使物质世界的信息本性直观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新信息观研究纲领,认为:“物理和信息”这一对范畴将比“物质和意识”这一对范畴更对称、完善地揭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信息的本质在物质世界的进化过程中展开;信息进化遵循“递归”的规律;信息可以理解为物质世界的整体相关性,以及这种相关性的记录方式和递归性质;信息进化在目前“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中表现为“信息化”和“物化”的尖锐对立;在人类社会的“化阶段”,信息的本质将克服异化而真正“实现”等等。以哲学为主导的新信息观研究将成为新世纪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质运动现象,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和物质各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整个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方法是科学工作者所应掌握的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技能,这  相似文献   

9.
1反馈原理在现代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老三论、边缘科、交叉科学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客观物质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为现代体育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反馈就是人们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反馈是输出信息的一部分,这部分输出信息又返回到输入信息中去,它所起的作用是校正应答,使应答更加精确,以及强化和巩固正确应答。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习者提供的各种信息,并不断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学》2005,21(6):19-19
信息加工观是当今认知发展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观点。信息加工观关注认知变化,而不是发展阶段。这种观点将人类的心智设想为一个复杂的认知系统,这一系统在某些方面与数字计算机相似。与一台计算机一样,认知系统处理或加工环境或已经存储在系统内的信息。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编码、重编码或解码;与其他信息比较或结合;存储于记忆中或从记忆中提取;纳入或排除出注意(或意识)的中心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论这门新兴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并与控制论系统论的有机结合,使人类正走向信息化的社会,使未来的时代成为信息时代。“信息”不仅已成为二十世纪最时髦的词汇,实际上它已上升为与物质、运动同等地位的科学范畴和哲学范畴。信息不再是过去音讯、消息、情报等概念,而是生命系统、自然系统适应外部世界和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过程中所特有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论亦从过去主要研究有关电讯问题的狭义范围,扩展到包括心理学、语言学、遗传学、生理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范围,成为探索生物世界和物理世界中共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新科学。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当今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门行业,对信息论的研究掌握和运用,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函授  相似文献   

12.
胡卫东 《地理教育》2010,(7):104-105
一、建构主义的科学教育理念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认为学习不仅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更主要是受学习者本身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情感、价值观等影响,而这些因素却往往被传统教学观忽略。  相似文献   

13.
叠加原理是联系简单运动和复杂运动的纽带,是把复杂运动的研究等效转化为研究简单运动的科学方法,是物理学中普遍原理之一.从科学方法角度看,叠加原理是等效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描述复杂运动特征(或物质属性)的物理量与描述几个简单运动特征(或物质属性)的同种物理量共同作用时的等效关系.作为普遍原理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席学兴 《山东教育》2003,(21):102-102
从人体运动训练过程变化规律看,运动训练是一个通过运动消耗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异化过程。真正提高体能的过程是在运动后恢复过程中,运动员、教练员运用已掌握的恢复知识、技能和科学的手段来实现的,这个过程越短、质量越高。其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15.
科学进化观在家庭治疗及教育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将科学进化观与传统科学方法论相对照,分析其在家庭治疗及教育中的体现。科学进化观基于复杂系统的行为特征及其不确定性,从广泛视角进行探索,提出多种相互竞争的假设,根据多重途径的交汇证据识别辨系统中的重要因果联系,了解系统的动力原理、自组织能力、互动模式等。这种观点在家庭治疗中体现为将家庭视为开放式系统,强调治疗中的动态思想,家庭系统的自组织和重建新的沟通模式。在教育中,科学进化观强调培养学生批判性学习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15-17
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完整的生命观念,需要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对生命本质的深入理解和剖析,这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详细说明了生命观念的核心内涵包括生命的生死观、独特观、责任观、物质观和运动观等。  相似文献   

17.
生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是在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呈现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实现自身物质组分的组建和破坏,使生命系统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换言之,生命系统是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的运动和变化,并通过信息输入和输出维持生命系统的稳态.  相似文献   

18.
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每一个建筑师的永久命题。但在长期的建筑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今建筑界人士始终没有认清“建筑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建筑设计是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并具有丰富的学科内容,需要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运用建筑哲学的思想统筹考虑。建筑的哲学思想是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系统阐释宇宙整体物质能量运动和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具体方法,并将此延伸应用至人类的建筑认识实践活动中去,从而使哲学思想在现在建筑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建筑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具体实践活动,其必然要遵循哲学思想。系统观、辩证观和科技观组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科学观念建构的教学是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科学教学回归科学本质的体现,也是对科学教师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能力的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以“物质和能量观”为引领设计教学,梳理“物质和能量观”建构的课标和教材学习进阶的承载体系,并提出“物质和能量观”建构策略:注重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以建构“物质和能量观”;注重事物和现象内在科学统一性以内化“物质和能量观”;注重学生知识结构化过程以发展“物质和能量观”。实践表明,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更有助于学为中心的课堂变革快速推进。  相似文献   

20.
库恩科学哲学观因其范式论而闻名,把库恩科学哲学与唯物辩证法联系起来,笔者发现.库恩科学观的核心思想——范式论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观点,而且范式理论与观察事实的关系、范式的转换也都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关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及质量互变规律,最后,库恩的科学观还体现了事物是永恒运动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