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15至18日在辽宁沈阳举行的全国广播节目展销会暨中国广播电台台长(总监)论坛被业界称为继云南广播百年纪念活动后的又一盛会,来自全国各级电台、广播节目制作公司、广播专业设备提供商等约100家机构,30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除进行广播节目交易外,还组织了中国广播电台台长(总监)论坛和广播娱乐节目创新研讨会。 我国是一个广播大国,庞大的受众群和资讯消费群奠定了广播发展的雄厚基础,也带来了广播节目巨大的需求。我国城乡有收音机5亿台,覆盖听众超过12亿人,还有4亿多手机用户每天都需要下载各种音频产品,人民大众对广播节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广播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入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参加论坛的专家和一些走在广播发展前沿的电台台长、总监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阐述了新媒体的崛起与广播的选择,经营广播、联合发展,开辟广播产业发展新领域,寻求新的增长点等。本期特别策划选择了部分发言辑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刘浩三 《中国广播》2012,(3):35-37,82
2011年12月,借着第三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在广州召开的机会,我们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正荣先生,就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和推动我国广播事业的振兴繁荣发展等问题,展开了一场对话。在采访中,  相似文献   

3.
省级广播网站和很多网站一样,也通过电了公共版BBS的形式推出了“网上论坛”。“网上论坛”的出现,使网络广播受众通过论坛,发表自己对一些问题看法的梦想成为现实,同时也是广播网站和受众实现互动性传播的平台。本文对省级广播网站“网上论坛”的现状、特点和趋向做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广播     
《视听界》2009,(6):8-8
2009广播发展论坛举行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9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11月10日在京举行。来自海外29家华语广播机构代表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广播电台负责人分别召开了中国广播联盟宣传通气会和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共话广播的发展和未来;同时举办了全球华语广播网的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态     
2007(中国)广播发展论坛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年度会议在京举行本刊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7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在200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来自亚广联、加拿大、乌克兰及国内广播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人参加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出席会议。田进作了《加强交流.精诚协作,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的演讲.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7,(10):4-6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7(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年度会议于8月28日至9月1日在北京和青岛两地成功召开。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乌克兰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15家华语广播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代表总局和王太华部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对全球华语广播论坛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奥组委主席助理屠铭德等出席会议并讲话。此次论坛以全球华语广播2008年奥运节目合作和新媒体发展给广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展开广泛探讨。限于篇幅,本期“特别策划”栏目,摘要刊载开幕式有关领导致辞、讲话和主题发言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九十年代广播节目改革、发展特征及走向王佩9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节目改革取得突出成果,带动了整个广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使广播在多种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及为跨越新世纪做好准备,对90年代广播节目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及走向,做一番探讨和研究,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2,(17):81
为突出办刊特色,本刊拟设"产经论坛"与"职业发展"两个新栏目,现长期面向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士、传媒研究机构人士等征集稿件。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一、栏目名称:产经论坛内容指向: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包括平面媒体产业、广播电影电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12年9月13日,全国"广播改革与研发论坛"在云南腾冲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广播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杂志社共同主办,云南大滇广播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云南及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等全国19家单位的代表与会。此次论坛是中国广播业界关于广播改革和研发的一次大讨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面临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广电人须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唯有  相似文献   

11.
彰显广播特色 发展广播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荣幸能走进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这个国际化交流的平台,与各位一起探讨中国广播业持续发展的途径,展望全球华语广播共同繁荣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2007,(1):61-61
今天,来自北京、上海、辽宁以厦江苏省内广播学专家和广播工作者欢聚在古都南京,举行2006南京广播评论发展论坛。伴随着新闻媒介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我们国家以社会拥有五亿台收音机、广播人口覆盖率超过90%的惊人数字,位居世界广播大国的行列。广播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已经有了八十六年的灿烂历史。时过境迁,我们自豪地说,在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里,人们还是像需要空气和阳光一样需要广播媒体。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广播发展论坛指出:中国广播发展势头强劲 2004年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于10月25至27日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是在2003年第一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再次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来自亚广联、加拿大、乌克兰及国内广播媒体、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200多人参加会议。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副局长田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出席会议。田进作了《加强交流,精诚协作,共同推进广播的繁荣发展》的演讲,亚广联秘书长大卫·阿斯特斯亚先生作了《"桥"之见--  相似文献   

14.
张振华 《视听界》2007,(1):52-53
编辑荐言: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泰斗夏青播报的“九评”,洪钟大吕,响彻云霄,震惊世界。时过境迁,那样具有战斗力的摧枯拉朽的金石之音,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了。然而,评论依然是最能够体现广播媒体特色、最具有传播生命力、最为听众毫闻乐听的体裁之一。由南京市广播电视局、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南京市广播电视学会联合主办的2006南京广播评论发展论坛,在广播界率先倡议弘扬广播评论之优长。论坛张扬激情。充满智慧,彰显时代精神,《视听界》从中撷取若干,在此发表,为广播强势.评论振兴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主办,广东省广播电视协会、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协办,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中国广播改革20年高端论坛”在广东广播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广播改革20年”。在论坛上演讲的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的著名学者,也有来自全国各地业界的领导。会议回顾了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成立以来,中国广播改革2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了“珠江模式”的核心价值和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探讨了广播在新时期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2,(13):81
为突出办刊特色,本刊拟设"产经论坛"与"职业发展"两个新栏目,现长期面向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士、传媒研究机构人士等征集稿件。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一、栏目名称:产经论坛内容指向: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包括平面媒体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网络媒体产业、其他媒体及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2,(21):81
为突出办刊特色,本刊拟设"产经论坛"与"职业发展"两个新栏目,现长期面向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士、传媒研究机构人士等征集稿件。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一、栏目名称:产经论坛内容指向: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包括平面媒体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网络媒体产业、其他媒体及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2004(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暨全球华语广播协作会议”10月25~2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加拿大、美国、乌克兰、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各省市地方广播电台,来自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广播媒体,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近百家单位的广播同行、专家、学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2,(14):81
正为突出办刊特色,本刊拟设"产经论坛"与"职业发展"两个新栏目,现长期面向新闻传播学者、媒体从业人士、传媒研究机构人士等征集稿件。现将有关情况告知如下:一、栏目名称:产经论坛内容指向:传媒经济与传媒产业,包括平面媒体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网络媒体产业、其他媒体及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20.
在2003年北京广播发展论坛上,国家广总局副局长胡占凡把目前广播频率的定位归为16类,新闻、新闻综合、财经、经济、交通、音乐、文艺、生活、健康、体育、戏剧、城市、国际、农村、老年少年、滨海。广播化的定位,使广播受众所需求的、所期待的内容都能在不同的频率中获得,这些都使听众开始点击广播,以获取所需。因此,最大化地赢得受众点击率是频率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