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叙事心理学与口述历史有着方法论上的渊源联系。它表现在历史总是叙事的产物,历史叙事具有重构性,口述历史具有对意识的了解与建构功能。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怀旧对人的心理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瑟·丹图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家。笔者认为丹图在历史语句的中观层面上为历史叙事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做出了自己的理论贡献。丹图的历史叙事理论体现了历史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张力,同时包含了叙事实在论与叙事观念论的对立与融合;从其历史哲学论述中已经可以窥见他的历史表现的概念萌芽。直到今天,丹图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为后现代历史哲学家安克斯密特的历史表现研究提供了启发性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历史叙事是莫言小说叙事的重心,莫言历史叙事的独特性在于其强烈的历史批判意识,这非常符合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的接受,它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重要原因。莫言历史叙事的批判意识与其少年时期的沉重生活体验和其坚持个人生活体验的写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匠心的历史意识和叙事方式打开了中国作家书写历史题材的新思路。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在对“民族秘史”的认识与表现上存在着与《百年孤独》的趋同现象;在艺术视角、叙事情境和结构模式方面两部作品又呈现出各具千秋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历史叙事策略,呈示"文革"政治意识形态下,生命个体的人性和生存状态及其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本真历史"的深度拷问和忧患意识,以及对人之存在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6.
莫言一直在用其独有的叙事技巧,反思自己对家乡生活的实在体验。他以叙事角度讲述历史,消解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颠覆传统的历史意识。本文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从反思历史和独特视角叙述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莫言对历史意识的颠覆与重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其强烈的历史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应被理解为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而应是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它包括"唯物主义的历史化"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化"两个方面。这种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内涵:一是历史的"唯物"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唯物史观",属于一种狭义的历史观。它是对历史的唯物主义定位,即将历史视为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的领域;二是历史的流变性。其理论表现形态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它不是前者那种狭义的历史观,而是对事物的一种历史主义的理解和把握,是一种哲学的新形态——历史哲学。将这种"唯物主义与历史的结合"的观点运用到对科学的理解上,产生了马克思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理解历史文学:叙事塑形与历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史沟通的角度,把历史文学统一到追问生活意义的叙事本体论上,把握历史文学背后的历史意识取向,是理解和评价历史文学的关键。历史文学是叙事塑形艺术的一种,其基本内涵就是既占有史料又参照生活的故事新编和文学书写。历史事实本身已然逝去,"回到过去"的追踪固然可嘉,历史文学也不排斥去占有史料、辨析渊源的基本工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学的书写的立足完全在于当代生活,历史意识是历史文学得以成立的根本。当代中国历史文学的书写在历史意识和当代立场方面存在着不少缺憾,不少作品流于历史主义。  相似文献   

9.
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便成为历史教育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何谓叙事?彭刚认为:"叙事……将特定的事件序列依时间顺序纳入一个能为人理解和把握的语言结构,从而赋予其意义。"[1]基于此,叙事中时间的开始、结束,事实的选择,叙事的结构、语言等都会直接影响其历史意义与解释。历史解释虽基于证据进行理性分析,但因证据或叙事本身带有的选择性、主观性,势必有解释者的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10.
民国主题电影因为"民国范"思想潮流的影响,超出了单纯的历史叙事,而处在一种文化的、历史的、消费的、艺术的诸多因素交织的场域中,呈现出影像叙事和历史语境对立融合的矛盾张力。在影像叙事和历史语境的两极之间摇摆,民国主题电影出现了"严肃大片""艺术电影""隐喻电影"等不同的表现类型,体现出对"叙事/历史"这一问题不同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岳红琴 《天中学刊》2005,20(3):103-106
商代的"方"有多种涵义,除表示方位、该方向之土地或土地神、祭祀方法等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涵义,就是表示方国的泛称。有商一代,方国林立,但其社会性质却不能一概而论。商代方国在地理分布上主要位于商王朝势力范围的边缘或之外。当他们臣服于商时,即被纳入商之势力范围之内,反之,则不属于商之势力范围,这就造成了商王朝疆域的复杂与多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宁波市七所高校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状况调查,发现了“大学生文化消费行为与价值观相关”的统计证据,目前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个体旺盛的消费欲受场地、经费等客观条件制约。二是个体的网上消费行使大学生对校园集体文化消费活动态度较为消极被动,提出了通过重构校园文化体系和校园文化消费体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就题材来讲,当代作家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是一部讲述鲜少被文学提及的土改历史的小说。作者试图通过现实主义笔触,使影响整个当代中国社会生态的那段历史真实浮出历史地表,也使每个历史亲历者都不愿记忆、不愿讲述的那些惨痛记忆一一得以呈现。作者以此告诉读者:拒绝遗忘,才是我们面对历史的正确立场和态度。此外,从艺术特质来说,无论是作家努力营造的"双线索并行,逆时间叙述"的结构形式,言说历史的"人性"视角,还是具有传统情韵、规范汉语的书写方式,都使这部作品成为近十年来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  相似文献   

14.
The UK editors were delighted when the distinguished writer Robert Westall accepted an invitation to contribute to our continuing series on Books Remembered from Childhood.Robert Westall taught for twenty-eight years, ending that phase of his career as Head of Art and Head of Careers at Sir John Deane's College, Northwich, Cheshire, in the United Kingdom. He was born in the northeast of England, where several of his novels are set, including his first published book, the Carnegie MedalwinningThe Machine-Gunners (Macmillan, 1975). Since finishing teaching, he has been an antique dealer, with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clocks, but now concentrates full time on his writing.  相似文献   

15.
Fan or Fang     
《海外求学》2011,(6):24-25
6月的天气多么明媚!花音和同学们来到动物园游玩。这里有好多可爱钓动物啊!瞧那笨笨的企鹅、顽皮酌猴子……不过有的也很凶猛噢!比如那散步的大狮子,打哈欠的穴老虎……  相似文献   

16.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单行本上面写道:"这是一个人的悲伤,更是一代人的悲伤,只有看到平等与公正的希望,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才有希望。"[1]没外貌,没背景也没高学历的普通青年,单靠不分日夜的辛苦打拼,可以改变命运吗,这是宿命的无奈,也是时代的迷途,他究竟是涂自强?还是"徒自强"?  相似文献   

17.
方国瑜先生耗费了近50年精力,修铸成影响深远的《纳西象形文字谱》,意义重大。就该书的缘起,五易其稿到成书出版过程作了梳理,并简评该书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方舟子认为中医不是科学的言论引起了对于中医科学性的一系列话题.正在大家为中医是否是科学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韩国继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又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难道那些人还都无动于衷,而是热衷于定义中医是否是科学吗?中医被一些自大无知的人以狭义的科学概念排挤了,如果他们还要继续以这种"科学"的态度对之于中国其他的传统文化.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可悲的后果.中医的科学性不容置疑,以狭义的科学定义来否定中医科学性是可笑的.  相似文献   

19.
方鸿渐的一生面对种种偶然性的因素束手无策,他在偶然性左右的世界中丧失了自身.这类生存状态即此在被海德格尔称为"非本真状态".方鸿渐的符码意义在于文学性地展示了这种失去选择,失去自身的"非本真状态".  相似文献   

20.
方方笔下不再伟岸的父辈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许多作家一样方方抒写了卑琐无能的父辈形象。出于同情和理解,方方探究了父亲不再伟岸的因由,刻写了如此形象的背景。其间和傲然屹立的祖辈做了些许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