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写字机器人实验系统。该系统机械结构包括2自由度运动单元和书写机构;硬件部分由主控、识别、运动控制以及人机交互等模块组成,主控模块使用STM32作为主控制器;软件部分通过使用Bresenham算法结合坐标变换实现书写机构按照特定轨迹进行运动。测试结果表明,写字机器人系统可以完成运动手势识别,控制书写机构运动;也可以通过识别手写笔的运动来控制书写机构进行同步书写。该系统易于实现,且具有运动手势识别准确率高、同步书写精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舵机控制器在机器人控制技术中有重要应用,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多舵机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为解决采用控制芯片设计的舵机控制器多路数输出和高精度之间的矛盾,设计了一种新的舵机控制器,硬件采用高性能STC15F2K60S2单片机,在最大限度内缩短了中断服务时间,PWM波控制精度可达0.5us;软件采用分时复用思想,PWM波在20ms的信号周期内输出路数多达32路。经仿真软件验证,该设计在保证控制路数足够多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控制精度,并成功应用于7自由度持镜机械臂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水下遥控机器人的操作难度,提高其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基于Java研制一种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首先介绍水下机器人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采用Java开发该系统的软件功能结构,包括监视模块、控制模块、特征信息模块和报警模块;然后阐述监控系统软件的通信方式和协议,分别介绍监控系统与主控制板软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Java...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基于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了多智能体一致性跟踪系统。该多智能体自适应一致性跟踪系统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自适应控制器模块与通讯模块;软件部分包括自适应控制模块和智能体调度模块,从而完成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跟踪运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非自适应算法,所设计的多智能体自适应系统的一致性得到了显著改善,验证了该多智能体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5,(11):34-40
该设计硬件采用电脑运行程序、主控模块NI USB-6343数据采集器、检测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机械运动控制模块辉盛MG995舵机和传送带驱动模块370减速电机、5V电源模块以及自制的机械部分,包括机械手和传送带等;软件采用Labview 2014编程、Solid Works 2012三维画图软件、coredraw X6矢量图画图软件.利用Labview中的DAQmx工具和其它常用工具编写程序控制NI USB-6343,从而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由减速电机控制运行的传送带上的物体位置,并控制舵机驱动机械手抓取传送带上运动的物体后放置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实现可手动控制和自动运行两种模式,形象的人机界面,模拟工业传送带作业,实现可无人操作的理想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的研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其中类人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尤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成为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研制与人类外观特征类似,具有人类智能、灵活性,并能够与人交流、不断适应环境的类人机器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之一。本文阐述了采用了PIC系列单片机对机器人各功能子系统进行控制的同时,通过对舵机的优化控制使机器人具有多关节协调运动模仿人类动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微小弹体舵机控制系统对位置伺服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设计了以FPGA为控制器的新型数字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元件、舵机作为基本的执行机构,搭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对舵机控制硬件电路及其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阐述,并说明了该控制电路的具体应用实现。提出了一种分时成组原理,利用这一原理,实现了一种基于FPGA的舵机控制用PWM信号生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舵机控制器不仅控制参数设定方便、控制精度高且稳定性好,而且增加了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校引进的德国Fischer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模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PC的工业机器人教学系统。着重介绍了该系统通信模块硬件、软件的设计方法及其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开始进入娱乐领域。此款玩具机器人的各部分机械结构采用电机驱动多自由度运动模式,其硬件控制处理器选用高档单片机AT 90S8535,设计电路采用模块化思想实现,包括电源等5个模块。软件程序设计采用脉宽调制的PWM技术和主程序与定时器中断等三个子程序联合的方式,对机器人动作进行控制,可完成预定编排的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10.
采用飞思卡尔公司的MC68S912DG128芯片作为检测和控制的核心,设计并实现了一部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小车。该系统是由电源模块、后轮电机驱动模块、转向舵机控制模块、路径识别模块、辅助调试模块和控制核心模块6个部分组成。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小车对路径识别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可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沿着轨道自主行驶,并在稳定的前提下达到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