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一般认为墨子是否定艺术,不言审美的。本文认为墨子在倡导艺术的社会功利维度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维度。他的美以“用”和“质”为内涵,体现了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墨子“非乐”的背景、实质,及其“美”的涵义两方面论述墨子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墨子     
墨子是战国初年著名的思想家。他出身卑贱,自认是“贱人”,曾经作过造车子的工人,后来上升为士。他的学说是从小生产者(“农与工肆之人”)的根本利益出发的,成为当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反对学派。墨子从民间手工业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主张兼爱互助。  相似文献   

3.
墨子认为"义"犹利也,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应该一致,基于此点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墨子又提倡"节用",对统治阶级提出了要求,认为他们应该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强本节用"。在这里,"兼爱"和"节用"都体现了墨子思想中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5.
墨家的社会政治目标是“兴利除害”,“兴利”是正的目标,而“除害”是负的目标。本文认为,墨子从“除害”出发,以否定和消极的视角论证如何获取功利的思想,可以称为“消极的功利观”,具体包括非命、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五项。这五大主张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共同构成了墨家的作为整体的“消极的功利观”。  相似文献   

6.
墨子节俭思想的社会根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节俭思想的产生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节俭思想并不是由墨子的小生产者地,位决定的,而是墨子所处时代社会现实的产物。当时社会财富匮乏,贵族却穷奢极欲,穷兵黩武,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节俭思想实际上是墨子针对当时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的治世方案。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激烈,相互冲突。面对变革时期的矛盾冲突,迫使社会各阶层的人们,从维护各自的切实利益出发,不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进行自己的选择,做出自己的行动,因而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作为小生产者思想代表的墨家学说,在当时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与儒家并称“显学”。 我们在研究墨子思想时,不难发现,他的思想体系有一个明显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主张  相似文献   

8.
墨子(约公元前476—公元前390年)名翟,鲁国人。他自称践人,工匠出身,后来做过来国的大夫,是战国时期个体小生产者利益的思想代表。墨子世界观基本上是属于唯物主义的,但他的学说却蒙上一层神秘主义的雾障,即捧出人格化的‘倪神”,为自己的学说帮忙。墨子赋予“鬼神”以理想的性格,说鬼神有超越常人的能力,他说‘倪神之明智于圣人,犹聪耳明目之与聋各也”,鬼神是这样高明,连世间的圣人也绝不能跟它们相比。这些鬼神威力无比,即使躲在深山老林之中,也逃不过鬼神的眼睛;不管罪人多么富资强大,鬼神都能给予惩治。历史上那些贵…  相似文献   

9.
墨子和德谟克利特是中西方早期秉持理性、身体力行的人生伦理代表。墨子办教育旨在播扬“兼爱”之道,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为此他强教于人,不遗余力。德谟克利特对人、人性、人道、人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将教育定位于建构良好社会的基础,主张热心照道德行事。  相似文献   

10.
穆勒以个人权利的实现和保障作为正义的第一要义,把“功利优先”作为统摄正义的第一原则。他认为,正义的中心内容和根本基础就是功利;正义的本质是以功利原则为基础的个人权利;正义的目标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还提出政府适度干预对实现经济正义有重要作用。这些思想对于研究当前中国社会的经济正义问题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略论儒家伦理的超功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往往在狭义的范畴上运用“义”和“利”,即以“利公”、“利他”为“义”,以“利己”、“利我”为“不义”,把“义”与“利”看作矛盾。事实上义利问题所涵盖的内容不但指物质利益,还包括非物质利益。义与利并不必然地矛盾对立,没有理由笼而统之地讲“义”的价值高于“利”的价值。所谓“超功利”,是指不以功利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既不绝对排斥功利,也不把功利作为必不可少的价值目标之一。判断一个伦理体系是“功利”的,还是“超功利”的,不能以它是否主张保有道德对求利活动的约束为标准,也不能以它是否重视功利为标准。而应该从它的价值目标是什么、最高价值标准是什么、什么具有目的价值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2.
墨子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十论"中,其中"兼爱""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它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民本思想对当代社会有重要意义,体现在执政为民、兴利爱民、崇尚科学与反战维和等四个方面,它们也是实现民本的四个保障——政治保障、经济保障、动力保障和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3.
道德的前提条件是人自我、自主意识的觉醒。人的意志是自由的,才能够自我决定,自己承担责任。生活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源泉,道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也实现于生活。市场经济使长期沉淀的逐利本能向全社会扩散,不少人自觉不自觉地将道德物化了。确立功利和道义的辩证统一观,形成功利促进道义、道义促进功利的良好局面,才能实现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双重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人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人本质是“实践性”、“社会性”和“全面性”的统一体.全面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质思想对确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的“实践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人的“社会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目标是要使大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同他人和社会关系.人的“全面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功利学初探     
我在拙文《关于价值判断的特质》(《天津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中曾建议创立一门新学问:“功利学”。我认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功利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填补价值学的一个空白;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个人和社会合理地激发和调节功利价值需要,推进四化建设,全面实现人的价值要求。一关于功利学的规定功利学是价值学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一门部门价值学。什么是价值?众说纷纭。一种意见认为,“真”、“善”、“美”是人的三种基本价值要求。另一种意见认为,人的基本价值要求是“善”和“美”,“真”(科学认识)不属于  相似文献   

16.
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再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学会负责”的提出总的来说,“责任”是在20世纪后半叶才真正成为伦理学家关注的对象的。它是对科学和技术与社会公正关系问题讨论的反应。在重视功利、强调个性和民主的现代社会,为了保证社会的公平和秩序,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时,必须学会考虑他人,为他人负责任。因此,现代人对“责任”的思考越来越多,不仅有法律责任、伦理责任问题,而且有道德责任、学校德育中的责任教育问题。胡卫在199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他主持的“中国基础教育中的人道、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教育”课题研究总报告,题目为:《学会负责》。[1]他的…  相似文献   

17.
以爱为核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每个人的本能和追求。中国古代就把爱作为人类道德追求的目标及社会理想。孔子的仁爱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作为一位仁者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仁忠”。“仁之方”是“忠恕之道”,从正面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反面讲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墨子也提出了“兼相爱”的社会理想,“兼相爱”就是不分人我,  相似文献   

18.
孔子所倡导的道德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以人为本的道德 ,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即“人伦”。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以“仁”为核心 ,提出了“爱人”、“爱亲”、“忠恕”、“礼让”、“信义”等道德原则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试论墨子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教育思想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异端,但终因其独特的价值而顽强地存活下来,在教育目的上,墨子构建了道德理想人格模式,对中华民族传统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教育内容上,墨子突破了儒家的六艺教育范畴,表现出非凡的创造性;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力行,独树一帜地提出“强说人”的教师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 价值作为“人的实践”所构造的“有生命的对象世界”,是多元、多样、多层次的有机构成。道德价值作为这一“价值世界”的一种形态,是根据“人的实践”领域的不同划分而来的诸多价值形态(如功利价值、社会政治价值、审美价值等)中的一种形态,并与其它价值形态处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辩证关系之中。其特殊本质便体现于这些联接点的区别点上。限于篇幅,这里仅就其同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关系,主要从区别点上作些简略地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