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移动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结合当前手机应用软件测试技术,从代码安全、数据安全、通信安全、用户认证安全、支付认证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安全性测试策略研究,并总结提炼了代码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等测试项目,以指导移动支付安全性测试的进行,提高移动支付软件安全性,保障移动支付用户的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介绍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概念、特点、支付方式及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保障移动支付安全所涉及到的安全技术及工作特点,最后讨论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章详细介绍了移动支付业务的概念、特点、支付方式及所存在的安全问题,介绍了保障移动支付安全所涉及到的安全技术及工作特点,最后讨论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支付的普遍使用,移动支付过程中的各类矛盾纠纷也不断涌现。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终端用户等,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在移动支付中出现的各类财产安全问题可能牵涉到各方,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往往得不到保障。理论界对移动支付这一新兴产物的研究少之又少,而且主要集中于技术层面。本文旨在分析移动支付过程中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法律责任等法律问题,明确移动运营商、支付服务商等经营者的义务,为政府的监管以及立法的完善提供意见,以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从而推动移动支付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并对现有的支付方式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了以SIM技术和NFC结合作为移动终端支付技术的模型实现方案,对移动支付模型进行了总结,提出全新的安全通用支付模型。  相似文献   

6.
支付体系是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金融运行的基础。高效安全的支付体系对于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支付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在河北移动4G业务的快速发展下,我省的移动支付体系将进一步发生更大的变化。首先介绍了移动支付的概念;搜集河北移动4G业务的相关数据和移动支付模式现状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河北移动4G支付发展做出了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
椭圆曲线公钥系统(ECC)有助于突破移动支付安全的技术瓶颈。本文首先介绍一种符合开放服务架构(OSA)理念的移动支付平台商业模式,并提出一种适合此模式的移动交易模型。在对该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后,给出了一种基于Bouncy Castle的ECC加密库实现移动终端与在线购物网站之间交易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支付方式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移动支付的支付流程更加便捷,能够缓解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支付时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因此移动支付可增加居民消费。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移动支付和可支配收入能够显著增加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受到短期冲击后,能够较快地回归长期均衡状态;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表明,移动支付变动和生存型消费变动互为因果关系,移动支付变动只能单向引起发展型消费的变动。因此,可以从提高移动支付普及率、鼓励移动支付技术创新、加强监管等方面入手,发挥移动支付对于消费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移动支付的概念及我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现状,在设置移动支付区域环境质量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移动支付的互联网业态及社会经济中的多个指标共同组成的综合评价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PCA)模型,比较了全国31个省市及自治区的移动支付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各省市及自治区移动支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区域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已有的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RFID认证协议改进方案。该认证协议改进方案对RFID移动支付系统安全性进行了加强,与原有方案相比,能有效抵抗窃听、重放攻击、假冒等各种威胁,可以作为基于NFC技术的RFID移动支付系统的阅读器和电子标签进行双向认证协议。在改进认证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RFID移动支付系统隐私保护模型。通过该模型,RFID移动支付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