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哲学的角度关照张爱玲对本真意义的追问,在她的世界里笼罩着浓浓的哲学意蕴:人类普通的“小的”哲学体验。《同学少年都不贱》的问世,更清楚地道出了张爱玲小说的创作轨迹.以及她的人生哲学对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创作中的没落贵族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 ,在被历史有意回避了近四十年的张爱玲及其作品 ,再一次得到读者的青睐和学者的肯定。对张爱玲的研究 ,台港先行一步 ,大陆业已渐趋深入。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为了更进一步阐释张爱玲创作中主体性特征的重要层面 ,笔者着重探讨了作家意识形态当中 ,作为中国最后一代贵族后裔 ,张爱玲的没落贵族意识形成的客观原因、在文学创作中的贯穿以及在作品中人物心态上的指向性渗透 ,以期从一个侧面 ,揭示出张爱玲创作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张爱玲是个奇特的现象 ,人们对她可以从多种角度产生不同的理解。张爱玲早年的身世及特殊生活经历影响了她的人格心理的发展 ,影响到她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失落感”是她基本的心理状态 ,并进而影响到她的创作。从作家心理 ,即从创作主体心态的角度去理解、分析张爱玲 ,较之以往社会学及历史学的单纯外部分析 ,这也许是评价张爱玲的另一种途径和起点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张爱玲传记著作中,余斌的《张爱玲传》之所以受到推崇,是因为作者能够“知人论文“地把握传主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创作特色,其学理的深度和分析的精细也为他人著作所不及,书中颇多前人对张爱玲创作所未见和未发的独到见解,对我们读解张爱玲富有启示.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服饰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对服饰的感觉关注是现代作家中独树一帜的。生活中她的穿戴是人们议论的焦点 ,犯冲的色彩 ,别出心裁的搭配是她张扬个性引人注意的心理语言 ,是她炫耀、自慰和补偿心理的显现 ,是她成长经历中不同时期心态的表露 ;创作中 ,她往往借助服饰捕捉人物灵魂。理解张爱玲的服饰话语是走进张爱玲内心世界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谈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就目前学术界争论未止的沦陷区文学问题,以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为切入点参与讨论。文章从张爱玲的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作品内容风格等不同角度出发,在客观评述其作品价值的前提下,说明在上海沦陷时期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张爱玲的文学成就入手,指出她作品中透视出的独特的文化心态:“苍凉”与“悲哀”的“人生启示”,通过分析其后期作品《十八春》、《小艾》的艺术缺陷,进一步说明张爱玲这种独特的文化心态的稳固性,并对其文化心态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诠释弗洛伊德学说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内容。对弗氏学说的依赖性传承带给张爱玲作品明显的思想艺术缺陷,但张爱玲的创作成就也与此密不可分。对精神分析学的接受和运用,使张爱玲的创作靠近了西方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通过描写女主人公盛九莉的故事,书写了自己个人的成长史、家族史和情感史。小说通过对九莉与母亲蕊秋、恋人邵之雍以及童年往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爱情和童年的难忘回忆。文章据此分析张爱玲在创作《小团圆》时持有的老年心态和对自我形象的文学化书写。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可分为三类:一是缄默无助的女性,如禄兴娘子,娄太太等,二是丑怪疯狂的女性,如七巧,霓喜等,三是自由青春的女性,如曲曲,密斯范等,其小说中的女性特征,懦弱胆怯,丑怪疯狂,女性潜意识,压抑焦虑,缄默无助,创作心态,描摹现实,悲凉压抑。  相似文献   

11.
从庐隐、萧红、张爱玲的创作心态出发,可以发现,中国现代觉醒的知识女性对女性规定命运的叛逆以及她们所体验的来自男性主流社会更为深重、内在的苦闷,“写作”的生存方式是中国现代女作家选择的一条安全“自救”的道路——她们藉此实现了以创作治疗心灵痛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张爱玲在美国去世,“苏青张爱玲热”在1994年前后于内地形成高潮,苏青、张爱玲的许多作品得以发掘、整理和出版,相关的怀念文章、评论作品得以发表。其时,再提苏张,并对这两位性相同、习相近,而生活、命运迥然不同,在现代文学史中缺席数十年,而此后拥有无数读者的女作家进行比较研究,应别有一番意义。本文以生活的智慧与思想的智慧为主旨,就“苏青热”、“张爱玲热”的形成,从苏青、张爱玲的生平遭遇以及她们的创作风格三个方面的差异,从文学感知的角度给以解读与描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张爱玲与青春的关系的分析,肯定了胡兰成从发生学与心理学角度对张爱玲评价的贡献,并进一步确认身体写作是张爱玲创作成功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传奇》中的作品大多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其间中国电影也发展迅速,张爱玲在《传奇》的中短篇小说创作中大量借鉴了电影艺术手法,本试图谈谈它们的艺术表现力,并从中领悟它与作的创作目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于张爱玲创作衰落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时代变迁的影响,有人认为是张爱玲早期过度挥霍自己的创作才华所致。笔者认为,讨论张爱玲创作的衰落,也许应该从她私人生活的变迁入手,因为女性写作所需要的生命自在状态对于张爱玲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创作心态。创作主题与审美风范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实验诗的创作特色,并深入地探讨了实验诗走向终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单立勋 《现代语文》2009,(11):68-70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红楼梦》的影响,她对《红楼梦》的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这成为她小说创作的一块重要基石,也在内心纠结成一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红楼梦情结,这种情结影响张爱玲的生活、创作和研究。本文通过解析张爱玲红楼梦情结产生的原因和在其小说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更进一步挖掘张爱玲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不但是文学与文化界研究的重点对象,也是大众传媒、影视界热炒的作家。人们对张爱玲其人和作品的评价不同.看法各异,但把张爱玲看成是一个追求时尚、倾慕现代生活的作家,甚至给她贴上流行时尚标签的做法非常普遍。本文对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和小说文本进行了分析,说对现代文明和金钱社会采取了彻底的否定态度,她的作品反映了她文化精神的中国传统内核,其创作主题不是在倾慕现代,而是在呼唤传统。  相似文献   

19.
与张爱玲的众多代表作相比,《色·戒》发表之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导演李安2007年将《色·戒》搬上大荧幕之后,《色·戒》才引起热议,进而使其文本魅力逐渐显现,成为张爱玲最为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如果纵观张爱玲的创作,则可以发现其在张爱玲创作历程中的特别之处和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本文试图从《色·戒》在张爱玲创作中的新变与《色·戒》的传播与接受角度,反观其在张爱玲创作中的价值与地位。  相似文献   

20.
学界关于张爱玲的电影剧本研究成果并不多见,不久前,国内首都结集出版了张爱玲香港时期的电影剧本,让我们看到张爱玲剧本的全貌。这一时期的电影的创作生态在张爱玲的生命史中是非常特殊的一段,使得这一时期的电影剧本与张爱玲之前的创作风格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一时期香港的文学生态的勾勒来阐释它对张爱玲电影的影响,其影响表现在类型化创作,笑闹、戏谑、夸张的娱乐精神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