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书结体的向背变化 一、如何理解行书结体的向背变化 行书结体的向背变化,就是指一幅行书作品中,左右结构或上下结构字的各部分之间应有相向、相背或俯仰的结体变化,使其造型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
行书结体的疏密变化疏密变化,是行书字结体时的一个重要法度。其含义,就是指行书字结体时,各部分和笔画之间的排列应有明显的疏松和紧密的变化,即或上密下疏、或上疏下密、或左疏右密、  相似文献   

3.
行书结体的迎让变化一、怎样理解行书结体的迎让变化行书结体的迎让变化,就是指行书字结体时,相邻的笔画之间或合体字的各部位之间应互相迎合、互相揖让,以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这里的迎合,就是一个笔画或一个部位的长短、欹正、粗细,要迎合相邻笔画或部位的需要;揖让,就  相似文献   

4.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一) 灵活多变、多姿多彩是行书结体的重要特征。作为行书重要部件的偏旁部首,也必然为体现这一特征而灵活多变、多姿多彩,任何一个偏旁部首也不能例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幅行书作品中的部首雷同或结体雷同。  相似文献   

5.
行书结体的长短变化中国的汉字字体大都是方块字造型。如:篆书、隶书、楷书及魏体书,基本都是长方形的结体。每个字体中,字与字的高和宽也基本相等,区别在与篆书、楷书和  相似文献   

6.
行书,是一种动静结合的书法字体,既有楷书、隶书、篆书的静穆特点,又有草书的飞动特点。要体现行书动静结合的艺术风格,关键在于结体上的灵活多变。我国历代行书名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在结体上风格各异、体  相似文献   

7.
王立信先生的行书作品《苏东坡·赤壁怀古》,字体端正匀整,结体规范,用笔丰润率意,单字结体方整而漂亮,行笔流畅收放有致,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结字功力。 行草作品堪称书法最高境界。羲之云“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其特点是“艺术性强、变化多、结合难、贵在自然”。但观王立信先生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二、行书结体变化的和谐原则和谐,就是物与物之间配合协调,统一有序。中国的古人称之为中和,认为天地万物都在运动中和谐地相处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客观事物的协调秩序。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9.
行书《圣教序》是怀仁集王羲之字所成,而非王羲之亲自所书。怀仁集王字确实是形神兼得,《圣教序》是学习行书的极好范本。临习《圣教序》要掌握行书的几个基本特征:藏露结合,中侧并用;省减点画,书写快速;牵丝映带,连贯流畅;方圆兼得,静动自然;改组结体,笔顺自由。  相似文献   

10.
林泉 《青苹果(高中版)》2014,(6):F0002-F0002
正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楷书那样规整方正,也不像草书那样潦草难认,结体简捷流便,大小参差,点画映带,顾盼多姿,意态活泼,气韵生动,富有节奏感。我们在欣赏行书时,要抓住行书这些特点。自魏晋以来,历代著名书法家大多有行书精品传世。最著名的当属天下三大行书——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颜真卿的《祭侄稿》、宋苏轼的《寒食诗帖》。(此  相似文献   

11.
行书     
正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偏于楷书者,称为行楷;偏于草书者,称为行草。与楷书相比,行书写得快捷,书写效率高;与草书相比,行书容易辨认,具有很强的普及性。所以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王在《书议》中说:"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由于行书很实用,又便于书写,故它的起源很早,在秦代就已经萌发了基本结体形态,汉代初步形成行书字体,后经魏晋时期刘德升、钟繇、胡  相似文献   

12.
<正>书法,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之上的独特的东方艺术品种,通过汉字单色的线条、色块的有机组合,凭借飞灵的笔法、严谨的结体和通篇贯通的气韵,撞击着欣赏者的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而行书,在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中既兼顾了快捷灵动的笔法,又保持了汉字结体的严谨,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在欣赏历史上各位书法大家行书的名帖名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作品里,或是在同一个作品里的不同地方出现,结体、大小、粗  相似文献   

13.
正谢光前书友的行书对联,书写的是李白绝句的后两句。此作书法主要受文征明行书的影响,亦有唐人楷书的影子。用笔比较果断,提按顿挫、钩挑牵连均肯定不疑,笔力较强;落款、钤印也比较妥帖。文征明书法结体平正且常取扁宽之势,故字既能稳重,亦能舒展。此作结体多取纵势,且有的笔画不能舒展,如"轻(轻)、舟、已"三字的结体重心不稳;再者,对联中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比很重要,此作"两(两)"字太大,"声(声)"字太小,失于协调,需注意。  相似文献   

14.
颜真卿,盛唐时期杰出书法家,其书法博大精深,世称“颜体”。本文分析了颜真卿行书书风形成、发展,对其代表作品《祭侄文稿》的用笔、结体和章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陈向群书友的行书作品整体感较好,书写不温不火,用笔清爽,线条清劲,落款风格与位置亦十分妥帖。从取法来看,作者主要学习"二王"一路行书,能够很好地掌握书写技巧,书风也很纯正。建议作者用笔再大胆些,要充分发挥毛笔的表现力,增强中侧锋对比,则点画自然丰富。如果只用中锋,直来直去,则有硬笔书写之嫌,点画缺少变化,字形结构也就不会丰富。此作单字结体几乎全取纵势,极少方和扁的字形穿插,故作品的感染力也就大打折扣,需注意调整。  相似文献   

16.
《北岳安天元圣帝碑》全称《北岳安天元圣帝碑铭并序》,现藏于河北曲阳县北岳庙内。碑文由翰林学士陈彭年撰文,记述了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九年,封北岳为安天元圣帝,并在北岳庙举行了盛大的典礼。书丹者为翰林待诏邢守元,书作取法自王羲之行书,以《集王圣教序》碑为主。该碑书法用笔细腻刚健,灵动多姿;结体匀称自然,行文流畅;章法上气息贯通,可见书丹者深得王羲之行书精髓。《北岳安天元圣帝碑》上溯唐代,下启元明,是对“二王”行书的继承和发展。它对宋代行书影响较大,对燕赵书法史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以其行书的成就倡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书论》却并非不要法度,其传世作品即均有法度可观,这与他力学至老有极大关系.他的用笔,明显存在着二王、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蔡襄等人的影响,要之,终归于二王.其《与可画竹赞》、《花蕊夫人宫词》,足证其二王功底之深厚.由于用笔十分传统,不似黄庭坚、米芾那样更具个人特色,而他的章法和结体,却颇有独到之处,所以本文着重讨论其章法和结体.  相似文献   

18.
悟室评书法     
正左甫杰书友的行书作品,笔画扎实,结体遒美,深得王羲之行书法理。此作在创作和书写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是一位很有成绩的书学者。现给作者提两点建议:1、重复的字尽量不要雷同,如"也""有""之""可"等字,应尽量变换写法。可参考《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结构变化。2、在王羲之行书上多下工夫,汲取精华,把字写活、写流畅,也可通过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在磨炼中进步。  相似文献   

19.
行书偏旁部首的变化及笔法(10) 十九、双人旁的变化及笔法 双人旁,虽然只有三画,但在行书中的写法也是千变万化.如图一即为古人的行书"從(从)"字,其中的双人旁几乎是一个一样.从中可以看出,行书双人旁变化的共性特点有两点:一是两撇上短下长.即第一撇稍短一些,甚至可以变成一点;第二撇则适当放长.二是重心稍倾斜.一般情况下,行书双人旁的重心应适当右倾,首撇稍偏右,竖画稍偏左;草写时也可左倾,如图一中右行第二、第四两字.  相似文献   

20.
刘用强先生的行书孟浩然诗《春晓》,章法布局合理,结体舒展秀美,笔画流畅自然。特别是春、觉、处、来、声、花、少等字,更好一些。这些字的主要笔画放得比较开,次要笔画收得比较紧,疏密对比和谐,计白当黑得当。如果将引首章下移一点儿,眠的左旁下部写短一些,正文的字距稍拉近一点儿,这幅作品会更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