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周五工作制”的推行和法定节日放假时间的延长,使受众对假日新闻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各种媒体纷纷对自身的定位进行调整。在新的形势下,新华社作为向各种媒体提供服务的通讯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总结假日发稿实践,探索假日发稿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为新闻用户服务,用优质的新闻产品占领各种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2.
金春华 《记者摇篮》2001,(2):18-18,20
时下,节假日载来越多,除了双休日,每逢“十一”,“五一”,“春节”均是大假,于是新闻媒体就面临一个课题,假日新闻怎么做?假日新闻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编》2002,(5):43-43
眼下,老百姓的假日生活正在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假日休闲、假日消费、假日旅游、假日购物等与假日有关的话题也成为了各家媒体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常常见到的类似于“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等假日新闻仅仅停留于表象、人云亦云,难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假日新闻怎样才能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引导生活和消费,笔者在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熊琼 《新闻前哨》2001,(11):38-39
随着国民公休制度的实施,人们的节节假日是越来越多了,“五·一”、“十·一”、春节和每个星期的双休日以及一些农历的节日等。这对于从事电视新闻的人而言,如何在假日发现新闻、采编新闻,使我们的新闻节目更具有可视性,从而充实荧屏、丰富人们的假日生活,更好地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就成为值得探讨的主题。 做好假日的新闻节目,首先是广大电视受众了解时政的要求。我们正迎接知识经济的大潮,利用节假日进行“充电”,是适应现代社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要求。不断从网络。电视、报纸及杂志上获取新的资讯,是更新知识的应有之义和当…  相似文献   

5.
如今,面对“双休日”和几个长假,面对假日生活的丰富多彩,新闻工作者如何开发假日新闻,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假日新闻应该说是顺应新生活方式的需求而产生的,蕴含着开发潜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开发新闻节目  相似文献   

6.
丁放 《视听纵横》2002,(1):79-80
1999年国务院实行“五一”和“十一”长假制后,如何做好做活每年三个长假的假日新闻,这个问题严肃地摆在我们面前,好多新闻人已经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批准11月8日为“记者节”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每年的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 据介绍, 1949年12月 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没有再过记者节。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朱总理签发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 1937年11月 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沪成立…  相似文献   

8.
节日信息     
新中国第一个 记者节的确立过程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中列出了“记者节”。“办法”公布后,全国各地新闻工作者纷纷来电,询问有关情况,并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 据查,1949年12月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即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此节。  相似文献   

9.
假日经济是自1999年9月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出台后,新实行的长节假日所形成的一种消费热潮。即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从而带动供给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牵涉面大、可持续发展的系列经济模式。面对这一新的经济景观,各大媒体在上几轮假日中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报道。但在各报的“爆炒”中,我们发现,不少报纸往往过多地停留在对热闹场面的浅层次报道上,而很少触及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次经济规律。但作为江苏省委机关报的《新华日报》没有随流  相似文献   

10.
“记者节”为什么定在11月8日呢?新中国成立前就有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1946年9月1日,为了打破国民党统治者对新闻舆论的封锁,解放区的新闻工作者在记者节的纪念仪式上号召新闻界“更好地反映人民辉煌业绩,更有效地粉碎反动派的一切歪曲宣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没有再过此节。1949年12月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办法》对年节和纪念日放假规定这样表述…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最近正式批复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每年的 11月 8日确定为“记者节”。   据介绍, 1949年 12月 23日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没有再过记者节。 1999年 9月 18日,国务院总理朱基签发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   1937年 11月 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左翼新闻工作者在沪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协的前身。…  相似文献   

12.
《浙江档案》2005,(10):40-40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五条中列出了“记节”。“办法”公布后,全国各地新闻工作纷纷询问有关情况,并希望确定这一节日的具体日期:  相似文献   

13.
2008年之后,对新闻业务的探讨如果不置于互联网语境之下是难以想象的。今年最热的业务语汇莫过于“大数据”,这一词汇从电子商务领域迅速蔓延到新闻业,从业者热衷于讨论“大数据”将给新闻业带来什么新的变化;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新闻业面临颠覆与重构,因此,媒介融合也是新闻业务探讨的焦点;另一部分有关业务的研究集中于信息赋权,关注自媒体和公民新闻给新闻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假日经济旺了假日新闻去年“五一”、国庆和今年春节、“五一”四个长假期间 ,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空前火爆。据报载 ,仅去年国庆节7天期间 ,云南旅游日进亿元 ;12万人涌进韶山冲 ;300万人在京城涌动。今年“五一”更是有7376万人出游。这种场面 ,着实让人感到假日经济的魅力 ,有学者更是断言 :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从此汇入休闲消费这一世界性的潮流。假日经济一路利好 ,这使得与人们休闲消费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新闻媒体当然不可能置若罔闻。假日新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所谓假日新闻 ,顾名思义 ,是由假日经济这个概念延伸…  相似文献   

15.
周桂极 《视听界》2001,(1):58-58
1995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从此我国有了“双休日”。1999年国务院又决定增加我国公民假日的时间,全年达到114天,占一年365天的31.2%,从1999年10月国庆长和12月喜迎澳门回归,新千年元旦到2000年“五一”期间,假日消费市场出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空前“火爆”,于是引出了“假日经济”的话题,与此同时,也引出了新单位如何做好“假日新闻”这篇文章,更好地为“假日经济”宣传服务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此命题,谈一些浅见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新闻前哨》2002,(9):23-23
节日新闻版,顾名思义就是节日期间报纸各新闻版块的新闻报道内容。众所周知,在一年365天中,有许多重大的节假日,从元旦开始,“三·八”、“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春节”等,一年中有数十个节假日,有的节假日的假期长达一个星期,如春节、国庆等盛大而传统的节日里,放假时间较长,无疑会造成新闻版的稿源缺乏,质量下降,给报纸的出版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从此我国有了“双休日”。1999年国务院又决定增加我国公民假日时问,全年达到114天,占一年365天的31.2%。从去年10月国庆长假到今年“五一”期间,假日消费市场出现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空前“火爆”,于是引出了“假日经济”的话题。常州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总编辑张建平曾针对“假日经济”的出现,进而向各台的编辑记者提出了一个研究课题:如何做好“假日新闻”这篇文章,更好地为“假日经济”宣传服务?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本着“新晨报,新追求,新品位”的改版理念,我们隆重推出了新的《江准晨报》。我们在内容和形式先行一步的基础上。不论是选稿取向还是版面包装,都有了质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大亮点:一是强调民生、强化社区新闻,包括帮办新闻、热线新闻、社会新闻等,因为2008年必将是民生年.谁抓住了民生。谁就能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19.
陈杰 《新闻爱好者》2008,(12):188-189
总体上来看,2007~2008年的新闻实务研究,延续了前两年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新闻策划、党报改革等。同时,由于新闻实务研究与新闻实践结合得最为紧密,而2007~2008年又是新闻实践的“多事之秋”,研究者往往立足于新闻实践中的某个环节、某篇报道,敏锐地发现问题,并结合新闻理论进行解剖和分析,寻找问题原因,探讨解决办法。新闻实务研究先天所具有的贴近实际、目标明确、导向作用强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在近两年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0.
激烈的竞争催生激励新机制。2000年春,北京日报出台了“新闻监测”。所谓“新闻监测”就是每天安排一位要闻中心编辑收看采集京城各媒体(报纸、电视、网络等)刊发的独家或有特色的新闻,写出评价意见和建议,并在每天的编前会上讲评研讨,对缺失新闻进行拾遗补缺,对新闻资源科学整合,以优化量化本报新闻采集编辑运作方式的过程。“新闻监测”至今已刊出500余期。报社考评办编发的“编委评报信息反馈”与之相呼应,它主要是采集编委对本报当日新闻、版面、标题、照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