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市场的高校科技开发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开发是学校科技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的组织、管理全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市场经济引导着高校科技开发。本文从科技合作的多元化、科技优势领域、服务模式、交易手段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高校科技开发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市场的高校科技开发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科技开发是学校科技与社会(企业)紧密结合的组织、管理全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市场经济引导着高校科技开发.本文从科技合作的多元化、科技优势领域、服务模式、交易手段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分析高校科技开发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决定发布后,技术市场蓬勃兴起,一批高校相继成立了科技开发部(处、办),或科技开发中心,负责科技开发管理工作。由于对科技开发涵义理解不一致,对科技开发与R&D活动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在划分科技处与科技开发部的工作范围上出现了多种划分办法。有的学校从科技任务来源上划分,把纵向(上级下达)任务作为科研,由科技处管理;把横向(社会其他部门委托)任务作为科技开发,由科技开发部管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1994,15(2):4-7
一、目前,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科技企业有哪些规定? 科技企业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早在1987年10月国家科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科技开发企业审批登记暂行办法》,1990年2月25日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科技开发企业登记管理的暂  相似文献   

5.
地方高校的科技开发如何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的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与当地经济接轨,这是学校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分析地方高校科技开发的优势及地方高校科技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手,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一、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工作逐步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科技开发、技术创新工作由原来以高校、科研单位为主逐步转变为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并举,企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已经出现了诸如北大方正这样的一批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企业,并取得了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但是,从总体上看,多数高校校办产业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许多问题有待在实践中研究解决.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和有些负责同志在关于校办产业的界定标准时提到,校办产业由学校创办或参与创办并为主管理,产权属学校所有,学校享有资产收益、转移与重组、保值与增值,重大决策及其任免法人代表等权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科技开发资源优化是高等学校科技开发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合理的科技开发管理和组织模式是高校科技开发资源优化的基础。提出高校科技开发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模式,这些模式已在部分高校运行,促进了其科技开发资源优化和科技开发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下达后,地方各级科委开始创办科技开发经营实体。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科技开发实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大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目前有些科技开发实体的现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特别是地市以下的一些科技开发实体处境更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不断加大了对教学设施的投入。而仪器设备尤其是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是教学、科研和科技开发的最基本硬件条件,因此,有必要对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积极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推广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由于领导重视,政策上给予支持,科研管理部门积极引导,使学校的科技开发工作取得较快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的结合,培养出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深受企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近十年来学校从事科技开发和推广的项目达1700多项,提供技术咨询服务达1400多项。特  相似文献   

12.
“七五”期间,我省(河南)高校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科技兴豫和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我们深感我省高校与本省企业的科技合作做得还很不够,在科技成果实施与推广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障碍。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现状与分析课题组对本省部分高校“七五”期间科技成果实施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尤其对影响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障碍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思考,并专门对我省省市政府、科委系统、经委系统、有关厅局等政府方面的有关专家、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总工程师,以及高校管理专家和在第一线从事科技开发与推广应用的科学家工程师等三方面共172名专家进行了专家咨询。现将我们的思考和对专家咨询的意见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 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教委商定建立杭嘉湖 (绍 )科技开发试验区 ,联合进行经济技术开发 ,并依托浙江大学 ,专门创办了“浙江省杭嘉湖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杭嘉湖公司 ) ,负责对全国高校在杭嘉湖 (绍 )地区进行的科技开发项目提供咨询论证、资金支持和管理工作。杭嘉湖公司始终不渝地坚持依靠高校科技、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宗旨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运行 ,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校科技产业化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 ,并为公司自身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公司向该地区推荐了 1 2 0 0 0多项科技成果 ,有 2 0 0 0多项成果已在企业转化。…  相似文献   

14.
(一)扬长分流,建立了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科技开发队伍。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校在科技开发中,涌现出一批竞争意识强、熟悉科技、善于经营的教师和科研人员。他们大多是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在科技服务已成为高校一项重要工作且量大面广的今天,他们已难以将教学、科研、开发诸方面工作并任一肩。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科技开发队伍。被调查的一些学校中,已建立的科技开发队伍,其中以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为多。如华东化工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高校科技开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高校科技开发的实际,从校企合作形式、成果构成、成果形态、服务模式、交易手段和管理职能六个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开发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高校科技产业是经济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为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产业的新的社会职能,学校必须逐步形成和具备一套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宏观管理下的产业集团公司产业经营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利国、利民、利校.根据1993年12月全国高校产业会议提出的“一校两制”(教学和科研工作按事业方式进行管理,科技开发及科技产业按企业方式运行管理)的产业运行机制及经济社会中的产业工作特点,从宏观管理角度组建一种全面承包形式的产业法人集团公司,是目前产业工作发展的最好路子.法人集团公司是以学校所委派任命的法人代表及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的法人共同组成.法人集团在学校产业内部实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通过资产关系把全校科技企业联结起来,以学校法人代表为核心,以企业法人为骨干,形成一个统一协调、宏观管理的学校产业集团领导班子.学校对产业集团公司将实行以下政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国家管理学校体制大调整,高校招生年年扩招10%,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加大。高校自身管理体制改革也在加速进行,压缩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定岗定编,裁减和调整多余人员。办学体制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高校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越来越少,办学效益越来越高。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工科学校主要组成部分,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效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编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国家管理学校体制大调整,高校招生年年扩招10%,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加大。高校自身管理体制改革也在加速进行,压缩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定岗定编,裁减和调整多余人员。办学体制不断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高校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越来越少,办学效益越来越高。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工科学校主要组成部分,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加强实验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作用,不断提高学校实验室的综合能力和效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编成和效益,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定岗定编成为高校改革工作之一。下面就我校实验室的定岗定编工作,谈一些我们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教育经费与教育投入的紧缺,鉴于此,各高校要多渠道筹集资金,用经济管理的思想管理学校,确立高校投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开拓创新,向科技型股份企业迈进复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其前身是复旦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成立于1984年11月。当时是非独立核算单位,仅有六七个人,靠“四技服务”积累些“原始资本”,到1986年靠技贸赚到了注册资金,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白手起家办起了科技企业。创业之初,尽管条件艰苦,没有经验,但我们树立起了创建一流科技企业的信念。1986年,我们总公司创办了中外合资的华裕科技有限公司,1988年创办中外合资华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不久又创办了两个中日合资软件公司,到改成股份制前,已下属有10家子公司,其中5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并都具有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