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都认为知识的建构是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是情境化的,并且要通过学习来发展,尤其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只有从真实情境中把握语词和相关规则的含义才能在具体情境中提高正确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情境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环境,以情境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促使学生形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学者让·莱夫和爱丁纳·温格于1990年前后提出了情境认知理论。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给学习带来意义,揭示出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个学习理论是在对传统学校的批判中形成的,其出发点是在对自身研究的反思,转变与强化了人们对学习的认知水平,也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新的变化。情境认知理论主张知识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有情境性的。学习是在自然或人工的情境下,通过学习者与情境,学习者与学习者、指导者之间的互动,即人际间的协作互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它的本质内涵是  相似文献   

3.
李亮 《今日教育》2023,(3):58-59
<正>20世纪90年代,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或意义的获得是与情境脉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是通过活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是在实践活动和具体情境脉络中建构形成的。将情境认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则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情境中,通过类似人类真实实践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习者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受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写作教学不应是文章学的知识告知,其最终的结果会出现众多应试性的“小文人语篇”,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情境认知性理论。他们认为知识是工具,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把握和理解。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外语知识的学习。另外,外语学习是文化的适应,而文化存在于社团。根据这种理论作者认为:外语教学应尽可能创造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只有这样,语言学习者才能向说母语者的角色迁移。  相似文献   

5.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真实情境和具体实践中呈现的,认为知识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英语第二课堂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文章阐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学习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以"情境中心"为指导思想,结合教学实际,使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情境中,感知构建新知识乐趣,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语言"强化理论"的内涵,同时探讨了语言"强化理论"对英语学习的启示,使外语学习者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本质并且掌握外语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英语外语教育(英语作为外语,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以下简称“EFL”)实践和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大多数EFL实践仍然是教师主导学习过程的传统语言学习形式,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此外,EFL学习也因为学习者很少有机会在课堂之外进行实践而受到置疑.以学生为中心、有意义的、情境化的语言学习实践能够解决EFL当前所面临的这些困境,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具备创建这种学习实践的潜力,它们不仅仅能建立在学习者需求和经验的基础上,并且可以让学习者参与课堂之外的整个学习过程.此外,很多关于移动学习的文章强调移动学习能够为学生创建情境化、有意义的、真实的学习机会.本研究选择33位EFL的大学本科学生,在一个16周的学期中进行设计研究.研究中,学生们通过移动电话访问Facebook,并由此体验情境化学习.本文得到如下结论:移动社交网络媒体,比如Facebook,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化的课外语言学习机会,拓展了课堂学习环境.此外,移动Facebook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学习体验,学习者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实现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提出,语言学习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相联系的。利用现实情境所提供的场景,学习者将自身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和知识与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相连接,将新知识吸收并结合纳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如果原有经验和知识不能同化新知识,就会引起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如此循环往复,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补缺假说”理论强调语言学习与语境的密切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和文化知识测试,发现高职学生英语文化语境缺失,易形成“汉式英语”和跨文化语用失误。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教材和真实语料,构建学习者心理文化语境,实现英语文化语境的补缺。  相似文献   

10.
<正>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就像语言的发展一样,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情境性、真实性、社会性、应用性、互动性,重视"知识的情境性",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使学习者在情境中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贡献者。这种教学创造一种情境化的教学条件,提供对学习过程的动态指导,使学习者通过活动在其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教学设计者要在教学中开发、设计综合的教学环境,如设计适当的"情  相似文献   

1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研究的热点。它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心理学的情境观,融合了人类学的理论。情境教学法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它给大学英语课堂注入了活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现基于情境认知理论提出英语教学的具体设计,以期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习得语言。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习离不开情境,Second Life是把语言学习建立在Web 2.0平台上的三维虚拟社区,该社区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境。Second Life可以支持普通在线学习,也可以支持诸如基于项目(问题)的语言学习模式或研究性语言学习模式。本文以情境认知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Second Life的英语学习模式并对其前景进行了瞻望。  相似文献   

13.
传统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缺少交互和有效反馈,这不仅不容易实现师生互动,也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近年来兴起的情境认知理论,主张通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对指导英语听力课堂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学习环境设计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支持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对“社会-文化观”下的情境认知理论、活动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等三种理论的主要观点加以概括,并详细分析了它们为学习环境设计所提供的指导原则。笔者认为,好的学习环境设计应该得到理论的指导但不能成为理论的奴隶,设计者应该根据具体学习情境的约束和给养,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真实的情境、活动和任务。  相似文献   

15.
情境认知理论作为一种基于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学习理论,与物理实验教学有着天然的适切性。从教育心理学和人类学双路径对课堂与学校环境的功能性实验教学与生活情境实验赋予理论诠释,以此建构物理实验教学的操作要素及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非良构问题是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职业实践中的一类问题。对于成人学习者来说,非良构问题解决技能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有效、顺利地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因此,在成人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策略应以非良构问题解决为基础。基于非良构问题解决的成人教学策略源于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理论,具体可以围绕形成问题情境过程、协助问题解决过程和执行评估监控过程展开。  相似文献   

17.
"旋律方法" 是一种能将英语学习与音乐欣赏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或唱英文歌曲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唤起积极参与意识.该方法对学生产生愉悦记忆体验、增强语感、克服"聋哑英语"、提高人文素养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with promise for supporting meaningful shifts in practice. We begin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etical principles underlying ou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with a focus on explicating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llaborative inquiry in a learning community (Lave, 1991, In L.B. Resnick, J.M. Levine, S.D. Teasley (Eds.), Perspectives on Socially Share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Lave, & Wenger, 1991,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and teachers’ self-regulated learning. Next, we report on successes and challenges within a 2-yea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artnership. We recount how participating teachers reflected on practice, constructed conceptual knowledge about teaching, and made important instructional shifts. We also detail features of our model that teachers found most effective. We close by discussing our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in-servic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外贸函电是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和商业相关活动的重要工具之一。针对当下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英语语言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脱钩问题,文章将对该课程教学如何结合社会需求,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加强教学中的实践,进行一些探究和思索。  相似文献   

20.
将课外阅读纳入英语阅读课程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和功能语言学中的篇章分析都为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将课外阅读纳入英语阅读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将课外阅读纳入英语阅读课程体系,在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管理上对传统的教学进行改革,对于扩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