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试论罪刑法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刑法定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理论。罪刑法定原则首先在法国被用于刑法典。1997年,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写入刑法典。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不仅铲除了封建主义的罪刑擅断,也为现代司法确定了适用准则,正确地进行司法解释,严格执法程序,做到依法定程序执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罪刑法定原则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论述了罪刑法定的概念、思想渊源、基本要求、范围和意义。指出我国新刑法在罪刑法定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思想经过数百年的洗礼,已经不容置疑地成为世界各国国内刑法的最基本原则。文章在阐述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基本含义和发展历程之后,一方面肯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在国际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地位,一方面探讨了其在国际刑法的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根基。它是对罪刑擅断主义的彻底否定。这一原则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至今,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原则,甚至成为国际人权公约的内容,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我国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在摈弃了类推制度之后于1997年新刑法中正式以立法形式予以确认的。其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新刑法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于清末修律时从西方引入中国的。虽然中国古代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罪刑法定原则,但其萌芽却古以有之,并相沿数千年之久。明清处在封建社会的末期,此时罪刑法定原则的萌芽又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制度上和思想上。  相似文献   

6.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理论中三大原则之一,以限制权力、保障权利为己任,顺应了现代社会民主和法治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涵角度切入,通过对罪刑法定原则文义的深入考察,探寻其基本内涵及价值定位,并从中引申及对罪刑法定与诸如有利于被告人原则、酌定量刑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关联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角度探讨中国修订后的<刑法>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规定,通过从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彻底废除类推制度、从旧兼从轻原则、限制法院自由裁量权、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要件科学化、"责之法定"、"刑之法定"等七个方面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罪刑法定原则可以说是刑事法的王牌原则,也是现代刑事法治的基石;在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涵,可归纳为依法定罪量刑、以刑事法律为依据、禁止类推、刑法不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以及法条具有明确性等五个方面,从而全面而透彻地解读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的视角,对我国新刑法确认的罪刑法定原则,从三个方面作了探讨和论述。作者认为,罪刑法定原则是促进全人类文明、进步、民主的世界性刑法原则,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保障人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罪刑法定原则虽由资产阶级所创制,但在我国新刑法中却得到了具体体现;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中居核心地位,是其他基本原则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也是现代刑法人权保障价值的集中体现.罪刑法定原则如何在一系列的价值理念和机能相冲突的情况下寻求一种平衡,直接关系到这一原则的发展与刑法功能的发挥.因此,司法人员正确理解罪刑法定原则的历史价值,从社会发展的需要赋予它新的历史涵义,才能使这一原则得以继续坚持与发扬,捍卫刑法基本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是经历了长期而又艰难的考验与争论后,在中国立法史上取得的阶段性胜利。然而.罪刑法定原则的真正最终实现却依赖其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适用。目前,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司法适用中还存在着种种缺憾,为了克服罪刑法定司法化的障碍,其理想设计即是规则与解释和裁量的平衡适用。塑造其坚持在罪刑法定原则实际代价中的人权保障与罪刑法定原则框架下的社会保护相统一的刑事司法品格,从而树立起罪刑法定原则在刑事法治领域内的权威.使其名符其实地成为刑事法律中的帝王规则。  相似文献   

12.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是对刑法规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非难。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有一定体现。但在现有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还更需要通过对法官适用法律解释权认同的回归和刑事法解释专业体系的兴立的确立,从而更好地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以马克思刑法理论为主线,集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刑法哲学中的刑法价值,刑法功能,刑法的两个基本原则:罪行法定和罪行相适应原则,同时介绍孟德斯鸠与贝塔里亚的刑法理论,将它们与马克思主义刑法理论做比较,揭示马克思主义刑法理论在现代生活的所占据的重要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各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罪刑均衡经历了古典学派的一元均衡,实证学派的一元均衡,发展到一体论的二元均衡。罪刑均衡的内涵随着刑法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也逐步演进并更加合理。我国现行刑法确立、贯彻体现了罪刑均衡原则,成为以报应为基础,兼顾功利的二元罪型均衡的刑法典。当然,在一些微观层面上的不足,也是以后的刑法立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法条竞合是我国刑法学界颇具争议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以保险诈骗罪为例,通过对法条竞合中"重法优于轻法"原则的批判性分析,指出法条竞合是对犯罪客体的误读,并认为犯罪客体在认定犯罪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罪责刑相适应与罪刑相适应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我国刑法中的基本原则,后者是两百年前西方刑事古典学派所提出的刑法基本原则,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刑事古典学派所倡导的罪刑相适应原则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因而受到新派刑法学者的挑战,然而争论仍在继续。鉴于新派和旧派一样,其理论既有合理的因素又有其负面作用,所以各国在刑事立法时都有所取舍,我国刑法顺应这种历史发展趋势,本着批判与借鉴的科学态度,将罪刑相适应原则发展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表现了我们试图调和新派与旧派所做的努力,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却发现我国刑法对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下面笔者把这些问题拿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价值是人权保障,通过对罪刑法定原则核心价值五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出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未来罪刑法定核心价值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以期进一步推进对罪刑法定核心价值未来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表述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其核心价值就是限制权力,保障人权。我国刑法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为了保障人权,我国刑法大部分是禁止性的法律规范,也就是说我国是通过刑罚权的行使来达到保障人权这一终极价值,但为了防止刑罚权的滥用,我国刑法将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首要原则,以保障人权。[1-2]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妇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会通过第19条宪法修正案后,美国妇女获得了和男人一样的选举权。但是,美国妇女选举权的获得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她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妇女的“黄金时代”并未到来。她们在选举、就业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仍受到严重的歧视,这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的全部精神是通过消极地限制刑罚权,积极地保障人权,核心意义是人权保障。试从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实质、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意义、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方法三个方面,阐释人权保障理念之光照耀下的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