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维是唐朝很有才气的诗人。由于他对黑暗现实不满,后半生隐居乡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诗,《鹿柴》是其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一首。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不仅是诗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广泛,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这首诗体现了诗、画、乐的完美结合。教学这首纯写景的五言绝句,一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山”不是指空旷无草木的荒山,而是指空寂清冷的山…  相似文献   

2.
寓情于景王维善于通过描绘美好的画面来含蓄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苏东坡说他的诗中有画,确实是抓住了王维诗作的主要艺术特点的。《辋川集》中的不少诗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是“以景见情”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王维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王维(七○一——七六一)在晚年买进唐初诗人宋之间的蓝田别业(即别墅),在其中过了三十多年亦官亦隐的生活。蓝田别墅在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旁,终南山山麓。王维在这里居住期间,“与道友裴迪(也是  相似文献   

4.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又是画家。他的画极有成就,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他常常把美术中的反衬对比艺术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去,产生了惟妙的效果。《鹿柴》便是其中一首。诗所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首句“空  相似文献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的这首《鹿柴》,以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显著特点,千百年来,为历代的人们所喜爱。不过,在我看来,除此之外,这首诗还另有其美妙的地方,那就是动景与静景的相互映衬。  相似文献   

6.
王维后期山水田园诗诗境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运用了诗歌、绘画、音乐等全部艺术手段来创作山水田园诗,把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引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最突出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这一点,前人有透辟的论析。苏武云;“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活之画,画中有待。”这是千古名断。王继还常常以动静相生的手法造成诗境;空寂中有流动。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这是一幅秋山落照图。“空山”,“深林”,林下“青苔”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寂静无声、色调冷暗的图画;但诗人给这幅画面着意点…  相似文献   

7.
《辋川集》是研究王维诗歌“以禅入诗”艺术特色的重要作品,但对这一特点的认识是从宋末刘辰翁首次评点《辋川集》后才日益受到重视并使王维籍此获得“诗佛”的独特地位。王维习禅众人皆知,《辋川集》诞生后长时间内无人认识到它的独特风格,一个原因可能是《辋川集》没有得到及时的流传,更直接的原因在于《辋川集》自身的特点与唐代对五绝的特殊要求相矛盾。这证明一些文学作品的价值要历经漫长的解读过程才会逐渐显露。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八册第29课选有王维的《鹿柴》一诗。柴,课文未有注音,不少老师都教学生读为“chái”。上海市文改会主办的《汉语拼音小报》第237号将‘鹿柴’也注为”“lú chái”。这是不正确的。“鹿柴”系《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辋川集》是王维编辑其在辋川别墅所作的诗而成的,全系咏写辋川一带景物的诗作。原集有序云:“余别业在辋川山谷,其游止,有孟城坳、华子冈、文杏馆、斤竹岭、鹿柴……与裴迪闲暇,各赋绝句云尔。‘由是可知‘鹿柴’是辋川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答题。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提。2.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但写法不同,甲诗是通过描述_,讽刺了_;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__的感慨。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一2题。闻刀匡鹿集韦应物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相口”“无情”? 2《台城》与《鹿柴》中都运用了“空”字,请问这两个“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绝句,…  相似文献   

10.
《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王维身在朝廷却心存山野,亦官亦隐,纵情辋川山水寓情于诗文。这二十首诗语短情长,清幽空寂的诗境中包含着诗人特殊的情感心态,既有入世的惆怅迷惘,也有避世的幽寂孤独,还有忘世的潇洒愉悦。《辋川集》二十首,是王维仕隐复杂情感心态交织的集中写照。  相似文献   

11.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世称“诗佛”的王维,字摩诘,其名和字取自《维摩诘经》中佛门弟子维摩诘居士。他的山水田园诗,大都是他晚年皈依佛教,退隐辋川时所作。《山居秋暝》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二十里.原为初唐宋之问的别墅,其间园林清幽绝俗,山水明媚宜人.仿佛是《般若经》中所谓“净土”的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指寂静空蒙的秋山,经过一  相似文献   

13.
盛唐著名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尤为后人称道,他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所作《辋川集》20首,更称得上是山水田园诗中一丛清新可人的小花。本文拟从五绝诗体、诗中有画、禅意禅趣等方面分析《辋川集》的语言特色,恳求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电影配景的角度来分析王维的山水诗。我这里提到的“电影配景”是指能够引起视觉和立体作用的描绘。作为一位山水诗人,王维对画面特别敏感,他的诗歌里的用词和配色都是很清晰的,最重要的是,他的诗有着时空的立体感。《辋川二十首》就是王维美学思想的结晶。在《辋川图》中,  相似文献   

15.
谢敏强  滕韧 《中学文科》2007,(10):123-123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佛”之美誉。在《辋川集》中,王维将他的性格、心境和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综合地反映于20首五言绝句之中,赋予了这20首绝句强大的生命力。也体现出王维诗歌中处理情景关系的独特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典隋感经历的不同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辛夷坞》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这组诗全是五绝,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很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不仅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往往从景物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7.
诗人爱用“影”字,这在我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是绝无仅有的。唐代著名的田园诗人王维曾吟:“山空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台上。”(《鹿柴》)诗人通过反照的日影把它的绚丽的阳光洒在深林青苔上的画面,描写了  相似文献   

18.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诗句。生读:《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师:同学们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生:诗句中都有“山”。师:不错,都写到山,而且山的前后都有一个“空”字。这位喜用“空山”意象的诗人就是盛唐山水诗人王维。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首有“空山”的山水名篇《山居秋暝》,看看他又为我们创造了怎样一种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诗人和画家,还精通音律。由于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上仕途坎坷,所以四十岁以后就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隐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思想情感倾于消沉。从此颂扬咸阳游侠少年和边塞生活的诗,再也没有了。但是,由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细致和善于创造意境,田园山水诗写得非常清新隽永,富有生活情趣,写景状物,细致入微。所以人们都赞美他的诗,“诗中有面”,称誉他的画,“画中有诗”。《竹里馆》是王维晚年所作的《辋川集》绝句之一。这首诗的语言明朗清丽,笔调婉转多姿,没有一处费解。短短二十个字,将  相似文献   

20.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