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他呀,上课东张西望,下了课不好好做作业,真是讨厌!”“他,思维慢,一道题教了六七遍也不会,谁教到他谁倒霉!”“他,不去惹事就好了!”……假如让我们谈谈对班中“差生”的印象,我想90%的教师都会这样说。也许,这位“差生”还有优点。那也只是跟在“不过”后面的“尾词”:“不过,他劳动还是蛮积极的。”以前,我也曾如此评价“差生”,可黄让我彻底改变了。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习作: 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     
考试对于差生来说是“下雪天过独木桥——提心吊胆”,而对于好生只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这不,同学们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捧着书本临阵磨枪,好一片自觉学习的气氛。这在平时可难见到啊!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则习作: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在家里,因为我是中等生,爸妈常苦恼“:这孩子,就一个中等生,看来没多大出息,可放弃又不甘心。唉!”于是,他们为我准备了大量的习题集、辅导书,我每天做得头昏脑涨,可是功课却不见长进。我不想爸妈为我瞎操心,真想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差生,可是……做差生容易但心不甘,做优秀生又能力有限。哎!进退…  相似文献   

5.
重新开始     
王嘉薇 《新读写》2013,(2):62-62
我搬家了。也许你会疑惑,这对许多人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什么好值得大肆宣扬的呢?是啊,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对于我来说却有如晴天霹雳,因为这是一次“跨省搬家”。以“我的户口在上海”为前提,以“让我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目的,我们搬家了。于是,我告别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家,告别那些无比自由的足迹,跟随父母来到了这座被称为“魔都”的陌生城市。  相似文献   

6.
明天,您的孩子会不会离家出走?山东电视台邓海燕“孩子离家出走”这种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只是听说而已,但对我这个电视台的中学生节目主持人来说,却是隔三差五就遇上一回的平常事。不过我却从来没有想把它写出来,或把它拍成电视节目播出。主要原因是我怕在孩...  相似文献   

7.
“我成功喽!我当上了第四大组的组长啦!”我想喊,我想唱,我更想跳,我想让所有人都来分享我的快乐。也许,你会撇撇嘴:“不过是个小小芝麻官,也值得高兴成这样?”  相似文献   

8.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好生”自然深得教师喜爱,“差生”则常被边缘化.教师大多依据作业与分数,对“差生”表达一种“恨铁不成钢”式的焦虑与批评,却没有深入“差生”的内心世界中去考察.其实,“差生”更需要教师的深度关怀,教师对待“差生”的言行尤其要小心谨慎.刚刚结束的教育实习中的一次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生命脆弱时     
成长,是个沉重而又充满期待的概念。在生命的旅途中,它总会构成一幅幅或辛酸或幸运的图片,指引着某人的生命,让某人懂得珍惜,你、我都在其中。刚刚出现了一只飞虫,被我条件反射地拍打致死。我想,它是不是想做个“永垂不朽”的典例,让我永远记住它呢?对于不懂得人生价值的我来说,这,就是全部。我只是想说,我为自己无情地扼杀了一个生命而感到羞愧,也许我只是想证明,我比它强,它的生命掌握在我的手中。从出生到死亡,一瞬间就这样烟消云散,我不知道,对于一个连蚊子都打不到的我来说,还有什么能耐可以在这儿大吹特吹。我打死了一只飞虫——一只…  相似文献   

10.
伊妹信箱     
伊妹姐姐:我现在很烦恼,因为我的朋友中有些是成绩不好的差生。班长出于好意,劝我和好生交朋友,他说和差生交朋友很不恰当,会让我也跟着学坏。所以我现在很矛盾,不知道到底应不应该和差生交朋友?(卜草)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八种智能,即语言、数理、逻辑、音乐、动觉、人际交住、内省和自然观察。从这个意义上分析,“差生”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任何人的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长处,交朋友的时候记得带上善于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伊妹)伊妹姐姐:我是个懂得很多的初一学生,惟一想不明白的事情就是家长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杨健 《中学文科》2006,(9):91-91
所谓“差生”是指无论是学业上还是道德品质方面都差的学生。虽然这样的学生只是极少数,但是却不能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所造在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对这样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帮教活动,把他们的劣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那么也许将来他们就会成为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想谈一下差生的成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张琴 《黑龙江教育》2006,(10):45-46
有这样一则习作: 我渴望当个差生!也许有人会说我"发神经",但我的确是这样想的. 在班里,我是个中等生,在老师眼里,中等生可有可无.优秀生能为班级争光,老师对他们总是宠爱有加.为了不拖班级后腿,老师对差生也是悉心"照顾",而我们中等生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赞而不吹、严而不厉是实现师生心理最佳距离的又一途径。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表扬”和“批评”是常用的两种教育手段。我们怎样利用这两种手段来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实现师生最佳心理距离呢?教学工作中,教师偏爱、溺爱好生,瞧不起、看不惯后进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滋长了好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强化了后进生不易接受批评和教育的逆反心理。这样,教师在好生和后进生心中都无法占住应有的位置。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武器,把握好分寸。对好生,…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差生为掌握现有知识“加班加点”、疲劳不堪,好生是优哉游哉,不思进取,课堂教学中,好生不想听,差生又没兴趣听。如何改变目前的状况?在教学中我做了些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成为文学的的奴隶,这比世贸被炸还突然,家人没有想到,我自己更没想到。小时候我成绩稳居前列,年纪很小却很乖很懂事———懂老师的心事,好生差生意识特强。我不贪玩,之所以努力学习是因为倘若成绩差老师会罚跪还要抽手背,抽得手红肿肿的,这种日子灰溜溜的还要掉好多眼泪多没意思。取得好成绩,能得到老师令人心动的表扬。老师器重我,年年任命我为班干,还要求同学们称我“小老师”,很风光的。我也不负重望期期夺得“三好”。奖状红了半个屋子,父母很骄傲。我不喜欢奖状,其实不过是一张盖了印绘了花的纸。我只是喜欢领奖后拿着父母奖励的几元钱…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何时起,不准称“差生”,而要称“后进生”,理由是“差生”的称呼给学生定了性,“一棍子打死”,“后进生”则是“暂时”的,“动态”的,还可以赶上去。然而仔细一想,“后进生”与“差生”有什么区别?“差生”就不“动态”了吗?暂时差就代表永远差吗?要说“差生”的称呼给未成年人留下心理阴影,难道“后进生”就使人听着舒服?为使这一称呼更加“科学”,人们还作了各种探讨。比如,有人主张称“问题生”。不说学生差,也不讲某某后进,只是暂时遇到了问题。但是大家琢磨过没有,这“问题生”给人什么感受!你们没问题,就我有问题。我不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与你相逢     
也许,我从来没有想过,会遇见你。可是宿命是个多么奇妙的东西,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念头,你便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个世界真奇怪。难道真的有注定这样的事情存在么?不过,我愿意相信,它的存在。此刻,与你相逢无声无息。  相似文献   

18.
星晴     
“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背对背默默许下心愿,看远方的星如果听得见,它一定实现。”身为周杰伦的歌迷,这首歌我再熟悉不过了。没错,这首歌的名字叫——《星晴》。我之所以用这首歌的名字来作为题目,是因为我真的很想每天能看到灰蒙蒙的天空中闪动着成千上万的星,真的很想看看所谓的星晴。其实,“星晴”这两个字对我来说是抽象的。也许,我真的见过所谓的星晴,但我却不知道。也许,它只是一首歌的名字吧。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健康的概念日益普及的同时,“强迫症”,就好像抑郁症一样,由一个新鲜名词变成了很多人的口头语。我也遇到很多来自高三学生的求助:“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强迫症该怎么办?”我想专门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也许能稍微解除一下这方面的困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赵晓花 《新疆教育》2013,(14):163-164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是辛勤的教育者培育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为这点感到自豪,但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也的确存在着一些缺陷。就拿我们对待差生的教育来说吧,“差生”这一现象在教育教学界是客观存在的,绝大部分教师对待差生的态度是置之不理、让他们自生自灭等等。那么针对差生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呢?我想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