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一个篮球队中如果有一名灵活性好、技术全面、反应较快的高大中锋,全队就可以围绕他制定多种进攻战术,例如中国队的姚明。但如果没有或缺乏这样出众的高大中锋,那就可以采用双中锋逐渐进攻的战术。双中锋战术较单中锋战术对破解对方人盯人防守有其独特的优势,具体战术实例图解如下。图一:队员站位。(5)号和(6)号队员是双中锋位置。  相似文献   

2.
NBA篮球中锋队员进攻技术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的发展,对中锋队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中锋队员在进攻中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个人得分技巧,而且还要具有善于在困难情况下拚抢篮板球连续进攻和完成由守转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战术意识,能与全队融为一体;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参与快攻和助攻。由于中锋队员在多数情况下是背向和侧向篮板,因此掌握背向和侧向摆脱防守抢位接球是进攻的前提。快速地转身、隐蔽地传球和果断地突破是中锋队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杨浦区嫩江路市充一村76号1304号苗长永来信:7月11日,我看了中国国家男篮与美国梦之三队奥运热身赛的电视转播,很有感触。对照贵刊今年第七期“双中锋战术适合中国男篮吗?”一文,我想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双中锋战术是依靠两名 高大中锋在场上的相互配合来弥补个人单兵作战能力的不足,由此来提高全队攻防的水平,特别是在篮下的进攻和抢篮板球方面。但这仅仅是全队攻防策略的一个方面,其不足的一面也是显而易见的:①很  相似文献   

4.
三届全运会中,我们曾对几个男子队的中锋作了一些概括性的技术统计和分析。各个队的中锋在比赛中均发挥了不同的技术特点,并在全队战术上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队把中锋作为制定战术打法的基础,现将中锋所表现的技术和在全队战术中的作用分述如下:一、中锋技术类型(一)固定站位的中锋这类中锋固定站位在罚球区斜线上的篮下左侧,利用其高大的身材控制篮下,发挥进攻和防守的制高作用,他的活动区仅在篮下2—3米内(如图一)。解放军队15号中锋穆铁柱身高2.20米,体重125公斤,100米18秒,纵跳40厘米,他的技术特点,在防守时能控制篮板  相似文献   

5.
踢球入门     
这期介绍全队进攻战术。 全队进攻战术是指比赛中一方获得球后,通过队员之间的传递配合达到射门的目的而采用的配合方法。与局部进攻战术相比较,全队进攻战术的进攻面比较广,参加进攻的人数较多,具体运用中变化也更多。 全队进攻打法包括边路进攻、中路进攻、转移进攻和快速反击等。  相似文献   

6.
《篮球》2006,(10)
篮球战术是篮球比赛中队员所运用的攻守方法的总称,是队员个人技术的合理运用和队员之间相互协同配合的组织形式。篮球战术依据攻守双方可将其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依据参加战术的人数又可将其分为个人战术、基础战术(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  相似文献   

7.
踢球入门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项目,它是由进攻和防守这对矛盾所组成。足球战术是指比赛双方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特长,进攻对方弱点,取得比赛胜利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根据攻防的基本特点,足球战术可分为进攻战术、防守战术、比赛阵型三大部分。在进攻和防守战术中,又分别包括个人、集体与全队的攻防战术。在这里我们只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加以简要介绍。 一、集体的局部配合进攻战术 集体战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员在比赛中为了完成全队攻防任务而采用的局部协同作战的配合方法,它包括“二过一”、“三过二”战术配合和反切配合等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8.
<正> 历百余年桑沧的水球运动,和其他球类项目一样,随着训练方法日趋科学,设备日渐完善,竞赛交往日益频繁,技术、战术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在迅速的发展、提高。现代水球战术可用“快速”、“多变”括而言之。以下就常见战术略舒一二浅见。寓以新意的中锋战术:水球中锋战术自1952年后由于匈牙利等国水球队采用崭新的游动战术而被认为是落后、陈旧的战术,因而被称为“死中锋”战术;四、五十年代的中锋战术之所被认为是落后被动,主要是由于这种战术将全队的进攻赋予中锋一人身上,在对方轮换防守和频频游动反击的情况下,担任中锋的队员往往被弄得筋疲力尽而丧失攻击能力,又兼当时规则不准换人所限,就造成中锋回防慢而处于五防六  相似文献   

9.
第31届奥运会中,中国男篮小组赛5战皆输无缘晋级.中国男篮中锋在进攻与防守能力上存在许多问题:个人的进攻技术水平不够全面,身体对抗能力差,战术配合意识比较薄弱、移动速度慢、作风不够硬朗、防守比较积极但犯规过多等.建议加强中国中锋的对抗训练,提升战术配合意识.  相似文献   

10.
试述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的基本打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是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来的,它的出现对整支球队战术打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符合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与规则,符合当今篮球战术的战略思想、战略体系;中锋外拉进攻战术打法能充分体现中锋在比赛中的作用,同时它也丰富了篮球比赛的战术配合和内容,使整支球队的战术打法趋于灵活多变,比赛更加流畅并更具观赏性。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锋外拉进攻战术基本打法的研究,提出建议,以求进一步完善这种战术打法。  相似文献   

11.
手球进攻队员的位置意识是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关系到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进攻技术和战术配合的正确性和灵活性,进攻队员的位置意识分为个人位置意识和全队的进攻位置意识。个人进攻位置意识要求运动员要充分知道本位置在局部和整体进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是由进攻与防守交替对抗所组成的一项由若干个体参与的集体性对抗性运动项目。进攻与防守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个人防守技、战术是全队防守战术的有机组成部分,篮球的攻防技、战术是通过其各体互相配合来实现的,个人防守的技能与整体防守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个人的防守能力是全队防守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全队防守的成效。个人防守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个人身体素质因素、个人技、战术因素、意志品质因素、个人防守的判断与反应因素、进攻方竞技能力因素等。  相似文献   

13.
<正> “1—3—1”队形移动进攻法的教学与训练移动进攻法是五人有组织有目的地配合行动,五人不停顿的移动、传球、空切、策应、推护、队员轮转换位,内外交换,在移动中创造攻击机会的一种既有固定移动路线,又无固定移动路线、灵活机动多变的战术。“1—3—1”队形移动进攻法是移动进攻法中的一种队形,双中锋上下站位进攻。80年代的篮球运动,由于攻击性防守技战术的发展和运动员身体素质及个人技术不断提高,进攻战术围绕中锋固定战术配合少  相似文献   

14.
二传队员作为全队的灵魂,一方面要做到灵活、准确、多变、实效的组织好全队技战术进攻;另一方面应具备强有力的个人进攻能力,成为全队有效得分手,这是当今高水平排球比赛的需要,也是现代排球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基层排球队战术单调,对青少年二传手的要求不高,二传手的”核心”作用不明显。同时,对青少年二传的创新性也不够,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高速度激烈对抗的篮球运动节奏,就个人与全队快慢、动静掌握及其协调配合进行了论证,指出提高进攻节奏观念是提高全队战术意识和作战能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五人制足球比赛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其趣味性、灵活性、易开展的特点能更好地丰富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2007年秋季三峡大学开设五人制足球课程.鉴于室内五人制足球与篮球在比赛规则和攻防技术等方面的相似性,借鉴篮球战术完善五人制足球大中锋、底线进攻、个人进攻、集体进攻、个人回防、集体回防等战术.  相似文献   

17.
根据足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及比赛中运用技术的情况,我们把带球、假动作、射门(用脚和头射门)和进攻守门员列入到个人进攻战术中。因为运用这些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足球运动员的个人战术训练水平。进攻中的个人战术是发动作为集体战术表现形式的集体进攻的基础,是为集体战术服务的,因此,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一切个人行为都必须以全队的集体战术利益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球队所面临的任务。l带球的战术带球在足球运动发展的起始阶段,曾被认为是足球运动的基础,但是随着足球运动技战术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1、策应传球的概念 中锋策应传球技术是指进攻时以中锋队员为枢纽,通过传、接球,把左右和内外的其他队员连接起来,组成一定的战术配合的组合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19.
进攻战术可以将进攻战术看成为破对方球门而采取的技战术行动的组织方法,可分为个人进攻行动、组(三人锋组或锋卫五人组)进攻行动和队进攻行动.个人战术个人进攻战术是每个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实现某一具体目标而采取的战术.多方面的技术训练水平是个人战术的基础.根据具体情况,每个运动员要具体选择最适宜的个人战术.个人进攻战术种类繁多,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0.
在篮球比赛中,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是进攻战术配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进攻人盯人防守时必须掌握的基本进攻战术之一。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进攻单靠个人摆脱是很难奏效的,所以每个队员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多种形式的无球队员之间的掩护配合,加上良好的战术意识,才能审时度势,使全队形成有组织的配合力量,以保证每个队员的技术得到发挥。下面,对此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无球队员之间掩护配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