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西北回族话中,至今还保留了不少宋元明白话词汇,包括形同义同词、形同义异词和形异义同词,这些宋元明白话中的常用词,在西北回族话中的大量出现,表明了宋元文化对回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回族话是以回族社会和回族文化为语言基础,在回族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许多富有民族特征的语言词汇,这些民族语言词汇,就是回族社会文化的反映。回族先民的语言的确丰富多样,表现出了多元的特征,但这些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即以伊斯兰文化为基础。回族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以伊斯兰文化为核心,也不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成份。如在回族常用语言中,也有不少儒家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是少数民族尤其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回族口头传统是回族民众活态的生活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保护对于保存回族的文化基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是保护回族口头传统的最佳途径,不仅能够彰显回族文化的魅力,而且有助于形成有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4.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中亚回族所操母语源于我国汉语西北方言中原官话.内部区划主要有陕西话和甘肃话.陕西话属中原官话关中片,甘肃话属中原官话陇中片.在130年的历史发展中,二者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互相交融,形成了共同使用的书面语和文学语言,但在各自乡庄的日常口语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语言特色,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西北回族文化经过一千多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回族文化,但自清代回族族体壮大以来,回族文化就背负着两大困境,即族别间文化非适应和族内间文化相排异的困难。时至今日,这两大困境愈加凸显,日益成为束缚回族社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聚居将难以维持,以聚居为形式的城市回族社区将会逐渐消失,借助伊斯兰教这一回族文化传统,西北回族社区将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实现整合,建立一种以宗都为纽带的精神社区。  相似文献   

8.
陈建伟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6):57-59,70
苏州是一个地处沿海的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回族是苏州市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其语言情况值得关注。对苏州回族居民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掌握程度、语言态度的调查表明,在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生活中,普通话、苏州话、其他汉语方言的社会分工明显。苏州回族居民普通话、苏州话掌握得较好,回族别同用语掌握得较差。在感情和理智上,他们更认可普通话和苏州话。  相似文献   

9.
经堂教育与教争是清代西北回族历史的两个独特现象.经堂教育是明末清初兴起的一场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和文化传承运动,而教争则是伴随着西北回族教派的分化和门宦的产生而出现的争夺宗教资源的现象.学界论及经堂教育往往注重其进步意义,但却忽视了经堂教育实际上也推动了教争的出现这一消极作用.准确认识经堂教育与清代西北回族教争之关系,无疑对今天西北民族关系的团结与稳定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甘宁青回族新式教育早期发展缓慢,直至30、40年代时期获得蓬勃发展,本文将当时回族和中国两个内外因素结合起来,对其发展原因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国民政府时期甘宁青回族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当时回族文化运动、回族军阀集团主持的甘宁青早期现代化、开发西北运动、抗日战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刘乐婵 《考试周刊》2011,(82):40-41
回族花儿是自唐代始陆续由亚洲诸伊斯兰国家迁徙落籍西北一带的回族同胞传承发展的一种通称为花儿的山歌种类。内容十分丰富,多为表现爱情传递的情歌及描写回族人民的现实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回族花儿的传承,只能顺应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潮流,所以近年来回族花儿的内涵也在不断改变,不断转型。本文主要从回族花儿传播与发展角度对回族花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述,引起更多读者对回族花儿音乐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有两大文化圈:一个是以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圈 另一个是以回族、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伊斯兰文化圈。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属于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需要以适当的方式进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并以此来加强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藏区回族文化认同研究——以甘肃省临潭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出发,辨析了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异同点;通过对甘南藏区文化背景的介绍,剖析了甘南回族文化中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透视了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流文化中回族的文化认同。最后指出甘南回族文化在中国回族文化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和独有特色,阐明了研究回族文化认同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一个主要回族人口聚居区,因此构建宁夏地区回族文献信息服务平台,对于回族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回族辉煌的文化成就并更好地学习回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经过不断的进步和充实,回族文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性文化,它融合了回族人民的风俗民情、饮食、思想情感等内容。回族文化不仅渗透到回族人民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而且对回族舞蹈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回族文化在舞蹈创作中,结合回族文化,及反映了回族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优秀创造力,极大地推进和弘扬了回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出发.辨析了回旗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异同点;通过对甘南藏区文化背景的介绍。剖析了甘南回族文化中异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透视了一个以藏族文化为主流文化中回族的文化认同。最后指出甘南回族文化在中国回族文化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和独有特色,阐明了研究回族文化认同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8.
“花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谣,在我国西北大地上流行广泛,尤其在各少数民族中传唱甚广。但是,这些不同民族的花儿无论是唱词上还是在唱法上都表现出不同民族的特色。回族尤其如此。回族花儿在唱词中表现出了她的族源性;在唱法上运用尖音唱法,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中的典型性;回族花儿中的语言禁忌,表现了回族花儿演唱过程中的民族性等都表现了回族花儿的回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回族社会的重大蹙变,民国政府实施了针对西北回族伊斯兰教的一系列民族政策。这些政策之实质仍然是延续自满清以来模糊的民族政策,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回族伊斯兰教推行了认可与控制同行、维护与同化并存的两面性民族政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也反映了民国政府时期对待西北回族伊斯兰教民族政策的实际水平和真实状况。  相似文献   

20.
民俗旅游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对游客有强烈吸引力的、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业已成为当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回族的风俗文化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具有极为典型的伊斯兰文化特征,作为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开发潜力巨大。在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对内容进行精选。一是要重视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其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差异性,突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增强回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二是充分体现并尊重回族的民俗习惯,防止将回族民俗文化庸俗化、伤害回族民族情感的猎奇行为。三是注重回族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增强回族民俗旅游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民族文化特色。回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是寻找回族民俗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契合点,重点围绕回族清真饮食、回族节庆、回族服饰、回族艺术、回族民俗观赏等方面内容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