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社会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而历代土地所有制形式变化多样,同一个朝代前期和后期也不一样。“古者田皆在官”,“后世田有官民之分”.我国古代同时存在着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有土地、地主的土地、自耕农的土地。在封建社会里,国有土地和地主的土地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就阶级内容而言,均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所占有,都是对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的农民进行剥削的手段;地主的土地和自耕农的土地虽然均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范畴,但在性质上,两者却截然不同。地主的土地是所有者对佃农进行剥削的物质基础,自耕农的小块土地则是地主阶级及其政府掠夺、榨取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中学教材在谈到封建剥削时经常讲到“田租”和“地租”这两个词。二词看上去非常相似,使用时也比较笼统,如“抗租抗税”“减租减息”等。“租”究竟指什么,这两个词能否通用,经常困扰着中学生。辨析这两个词对中学的历史、政治学习很有必要。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基础。在这个制度下,国家承认土地私有。私有土地的形式具体说来包括各级官吏所占有的土地、地主土地、寺庙土地、自耕农土地等种类;同时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也就成为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相应地,封建性质的剥削分两种情况:一是大土地所有者(广…  相似文献   

3.
一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凡是经济上升、国家强盛的时期,总是以个体生产的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而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壮大,土地兼并集中于大封建主或豪强地主,则每每伴随着社会的动乱或兵灾战祸。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地方豪族、大地主势力壮大,就标志着国家权力相对削弱;由于大地主的兼并土地,就必然使自耕农民破产,失去土地。阶级矛盾尖锐,动乱和不安也就随之到来了。另一种是战争年代,由于战乱兵祸,个体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封建主为了维持其本身利益,不得不采用大土地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4.
秦汉社会性质奴隶说与封建说,都包含着真理,但在三个问题上都有所忽略,即把佃农与自耕农统称为农民,并以此与奴隶作对照;把奴隶制与地主制对立起来,认为它们是此消彼长;仅争论奴隶占秦汉总人口中的多大比例。按马克思理论,一定的生产关系如能决定社会中其它一切生产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则能显示出社会性质。秦汉时期奴隶制、封建地主制和自耕农制三种经济长期并存,地主制与奴隶制实力相当,两者共同占社会经济主导地位,共同决定自耕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因此,这两者决定了社会性质,即:秦汉是半奴隶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5.
一均田制度,从法令上看来,是一种国家土地所有制。因为它规定了土地的授给和归还,限制或不准土地的买卖,封建政府掌握着对土地的处分权力,而私人则没有所有权。在土地私有制已经很巩固的封建社会里,为什么还能实行土地国有而没有遇到反抗?更具体地说就是:在均田令颁布之前,一些私人地主(也包括自耕农民)已经长期地保有他们的私有土地,为什么一道令文颁布之后,他们便顺从地放弃了土地所有权,而听任封建政府的摆布呢?  相似文献   

6.
自然经济就是小农经济吗?否!小农经济一定是自然经济,但自然经济不一定是小农经济。因为,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后者包含了前者。为什么呢?小农经济,强调的是个体农民在固定的土地上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经济形式。主要特点是:①在中国,它是生产力发展到铁农具普及、自耕农大量出现程度的产物。换言之,自耕农的出现,是小农经济产生的前提;②以小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自给自足,很少交换;⑤是封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⑥商品经济只具有从属和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的生产资料,而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则是生产关系的首要环节;因此,弄清楚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将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国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更清楚地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地位和生活情况。它也有助于我们对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以及上层建筑的许多现象的认识。所谓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就是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有人认为土地是归皇帝或国家所有,这就是土地国有制;有人认为土地是归封建地主所有(也有人认为自耕农民也有一部分土地),这就是土地私有制,或地主土地所有制。近几年来,国有制和私有制的争论很热烈,现将争论的情况和问题综合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以前,四川农村的封建经济结构的基本形式,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这种小农经济,包括自耕农和佃农,是历代封建王朝赋役剥削的基础,也是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对象和地租剥削的对象。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后,由于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软弱,资本主义没有能够得到发展,在四川统治的是军阀地主,继而是四大家族。军  相似文献   

9.
解放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存在着封建土地国有制(以下简称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地主大土地私有制(以下简称大土地私有制)占主导地位,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唐代前期,继北魏、北齐、北周和隋朝之后,仍然推行均田制,这是客观的历史事实。但对均田制的具体内容和性质,即诸如均田制的范围是否包括了当时所有的社会耕地;均田制是否否定了社会上私有土地的存在;国家各类受田的性质;均田制下  相似文献   

10.
革命前的英国社会经济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如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一样,是资本主义结构在封建社会内发展成熟时开始的。革命前英国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家。全国居民有四百五十万人,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住在农村。农村的土地多半属于国王、教士与贵族。英国农民在法律上虽然有了人身自由,并能独立经营农业,但他们没有土地。为了生存,农民必须租种地主的土地,为地主交纳封建地租和负担各种各样的封建义务。英国国王实行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小农经济,人们很容易想到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法国大革命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改造,采取的是分期付款、分散土地的方式,“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这样农民获得的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造成法国小农经济的发达。那么,法国的这种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吗?首先明确,法国的小农经济不是封建经济,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确切地说,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富农经济。其具有的资本主义因素是十分明显的,即采用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的需要量较以往有明显的增长,于是在永佃…  相似文献   

12.
<正> 学术界均侧重从各个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性质、土地制度、生产力水平等主要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而对这一时期自耕农的形成发展问题则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古代自耕农形成并初步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自耕农,按其演变顺序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小阶段:春秋中期前是自耕农的预产阶段;春秋战国之交是自耕农大量产生阶段;战国前中期是自耕农的稳定发展阶段;商鞅变怯到秦统一是自耕农的破产和再生期;秦统一到秦灭亡是自耕农分化破产加剧阶段。也就是说,从春秋中期前到秦灭亡,自耕农的演变轨迹状似一条中部高两端低的峰式正弦波。自耕农胚胎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时的公社成员。原始社会末期的父家长制村社已出现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说的富裕普通工商业者,是与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来存在的并一直占着很大势力的官府的和与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势力相区别的.在封建经济正在兴旺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一般说官府的和封建土地所有权、封建特权结合在一起的工商业几乎不可能变成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经营这类性质工商业的阶级势力也很难转化为资产者.封建大地主、大官僚或封建性的大商人,只有在封建经济衰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开始解体和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转化为资产者,特别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相似文献   

14.
领主制是叶尔羌汗国基本的政治制度,汗与各城的长官阿奇木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阿奇木又民属下人户的领主。领主制同时构成叶尔羌汗国基本经济形态、土地制度的基础。叶尔羌汗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分为国有土地、大土地所有制,小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国有土地国家与农户平分收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主要是"燕齐"和自耕农。  相似文献   

15.
仓廪一直是封建帝国财政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仓廪事业中的常平仓和义仓在缓和阶级矛盾,保障自耕农维持再生产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文章从常平仓和义仓的设置、运营及效用,绩效评估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对唐代的仓廪事业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诺曼征服之后,英国土地彻底封建化,无没有领主的土地。封建领地逐步成为英国土地、纳税与封臣服役的基本单位。不过,随着骑士役务与领地的分离,英国土地的封建性质开始转变。封建地产运动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过程,封建性质的领地日益发展成为作为生产资料的市场性土地。  相似文献   

17.
一、专题要点指要1、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和鲁国的初税亩;北魏至唐实行的时间长影响大的均田制;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西汉、曹魏、北周和明初实行流民与土地相结合的屯田制。我国封建社会的三种土地占有形态:封建土地国有制(如均田制、屯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我国封建社会实行的与土地有关的赋税制度,如田租、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8.
秦汉经济立法服从与服务于农为国本思想,土地私有权法律地位的确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汉时期由于统治需要和发展需要,封建政府从立法上扶植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秦汉封建政府通过调整国家与官僚贵族、富商大贾、农民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关系来实现社会经济相对协调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社会经济参与者的至高追求,封建国家势必通过立法来约束经济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9.
土地问题是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革命前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统治地位,法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君主专制国家。而封建制度是建筑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十八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拥有二千五百余万人口的农业国家,但占全人口约百分之一的贵族统治集团(王室、教会高级僧侣及贵族领主)却占有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九(包括世袭租地农所占用的土地)。  相似文献   

20.
<正>秦汉时期繁荣起来的自耕农经济,到了东汉末年,由于长期的战乱,使这种软弱的个体经济遭到空前的摧残。在战乱中抛弃家园的自耕小农,或沦为流民,或投靠大族豪强而成为私家的依附民,或被政府收编而为国家依附民——士家或屯田客。但是,在三国时期的农民中,除了这些公私依附民之外,仍然存在大量的自耕小农,除了屯田这种国有土地形式外,还有许多自耕农的小块土地。过去学术界重视了对于屯田制和依附农民的研究,而对于自耕农及其小土地所有制则未予足够重视。今就此问题略述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