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课标中对小学交际能力的明确要求,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朗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朗读教学不仅是教会朗读,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尤其对于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朗读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进行在低年段语文朗读指导时问题频出。针对种种问题,教师应多给予学生朗读时间、加强阅读技巧指导、着重情境渲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低年段朗读散发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3.
[背景]课堂教学中的朗读低效 朗读背诵一直是古代语文教育的"看家本领",我称之为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活动.可以说,每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都离不开朗读背诵.如何形成朗读专长、如何使用朗读,这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老问题.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此关注甚久,在此谈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从古至今,朗读一直是学好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朗读会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提高小学生朗读水平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和形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梁亚峰 《考试周刊》2014,(82):35-35
从古到今,朗读训练一直都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但就初中语文朗读训练现状来看,开展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朗读训练缺乏正确认识,从而忽略朗读教学。另一方面是因为中考压力逐渐增大,促使学生的读书声被教师的宣讲声淹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现状,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对朗读训练的重视度,以此使朗读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朗读一直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朗读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正因为朗读教学的特殊功用,新课标在每个学段提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明确朗读目标,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制定科学的朗读规划,在朗读的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以及流利是教学中易点,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两千多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语文教学上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能促进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要范读感染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训练,要依据不同形式的朗读作用引领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  相似文献   

10.
陈荣 《成才之路》2014,(25):78-78
正语文教学一直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学所培养的"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关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及阅读能力。而朗读能力则是本文所谈的重点。一般而言,教师要求学生能较正确、流利以及有感情地进行普通话朗读。朗读要求中的正确及流利,是教学中的"易点",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教学的难点。在此,笔者以三部曲的形式泛谈"感情朗读"。一、创设朗读情境是前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手段、最重要的方法,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古诗在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入情人境地朗读古诗一直是难点,笔者尝试通过探究性朗读寻求古诗朗读的突破口。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所谓探究性朗读,是探究以适当的声音形态表现文本感情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是师生不断与文本对话,反复揣摩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读",一直以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教师"教"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学"的主要方法。本文试着从朗读能有助于创设文章情境、朗读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朗读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角色,《课标》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最近在语文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多了,朗读又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了,朗读现象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4.
朗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朗读教育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本文就朗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广大教育工作者交流。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朗读一直都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朗读的作用和意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略。因为在教学中,很少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朗读文章,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问题,通过朗读让学生具有更丰富的情感,也让学生大大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朗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也为小学语文教师所重视,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从教近三十年的切身体会、观察和思考,就这些问题以及优化朗读教学应当采取的措施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石园园 《教师》2013,(21):69-69
朗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然而目前农村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本文试就谈农村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一、农村朗读教学的现状(一)朗读时间不足,朗读面过窄1.朗读时间不够充分农村"讲问教学"充斥课堂(虽然近几年随着年轻教师的增加,情况有所好转,但长期的传统教学使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挤掉了原本属于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一直作为教学开展的主要内容,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影响深远。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朗读时间开展不够、不充分以及教学评价单一等。针对朗读教学的开展进行具体分析,进而提出改善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又主要是通过朗读实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然而,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却一直是语文教师觉得棘手的事。他们常常为了使学生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而煞费苦心。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语文教师如果在指导朗读中善"变",就会给语文课堂增添妙趣,使语文学习更富有诗意,文本解读更有深度。  相似文献   

20.
"朗读"一直都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低年级更要重视朗读的指导。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小学低年级朗读有效指导进行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