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娟 《西藏科技》2014,(8):77-78
文章主要阐述了拉萨土壤特点和拉萨土壤改良方法,最后做出小结——改良土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将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开发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利用合理灌排、精耕细作、科学施肥、合理种植、盐碱土改良、退耕还草还林等科学方法,逐步改良土壤,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经济、社会、文明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我国土壤分类从定性向定量的跨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背景 分类是致力于发现、表征、命名、归类对象,以便理解它的形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分类的目的是鉴别和认识,以及建立一个分类对象的有序体系。分类是所有科学的基本需要,并且必须随知识的增加周期性更新。土壤分类组织了关于土壤知识,提供科学家之间交流的语言,并为土壤使用者提供技术转移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土壤是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和土地的组成要素之一,是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自治区,因其独特复杂的自然条件而发育着许多特殊的高山土壤和其它不同类型的土壤。研究和阐明这些土壤的发生特点、地理分布及其生产利用价值,并予以农林牧利用分类和数量统计,无疑有益于西藏土地资源的质量评价、开发利用及农林牧各业生产的合理布局。本文试从土壤本身的特性及其合理利用的角度,对西藏的土壤资源作一概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样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植被,用不同方法调查了拉萨郊区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和持久种子库的组成和大小,比较了萌发法和物理分离法的结果优劣。结果表明:拉萨郊区样方农田杂草土壤短暂种子库的密度为2719.7个/m2,杂草种子有9科17种,其物种组成主要有金狗尾草、天蓝苜蓿、细果角茴香、油菜、苦苣菜、尼伯尔蓼、密花香薷、白草、圆叶锦葵等。以萌发法分析出的杂草土壤持久种子库的总密度为10371.8个/m2,杂草种子有14科28种,持久种子库的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11~15cm土层中杂草种子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王星拱对科学方法论素有爱好和研究,他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科学方法论的专著。本文主要论析他的科学方法论的几个颇具特色的方面:科学方法及其功能和特点,经验和假定方法,归纳和演绎方法,综合和推较方法,权量、分类和例外之应付。  相似文献   

6.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屹东  王保红 《科学学研究》2011,29(9):1291-1298
 科学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其分类也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科学概念本身的界定出发,运用维度分析对科学从一维到六维进行分类,同时对不同维度的科学的内容、依据、目的、意义和趋向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各种维度下的科学分类形式的内在联系及其整体结构。一维分类是对“什么是科学”问题的回答,二维分类包括大小科学、软硬科学、纯粹与应用科学,三维分类通常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维分类是在三维基础上加上交叉科学,五维分类是形式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六维分类包括哲学、符号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和文化科学。  相似文献   

7.
发展生态旅游对促进拉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保障国家生态系统具有关键意义。将拉萨(七县一区)打造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生态化、民族化、国际化应该成为拉萨生态旅游业发展方向。文章就拉萨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以期促进旅游业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造福地方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藏玛咖种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种植玛咖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对西藏拉萨园区种植玛咖的土壤和未种植玛咖的土壤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种植玛咖后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比种植前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及pH值比种植前降低。可见西藏玛咖种植过程中,磷素和钾素供应略显不足,氮肥未充分利用而在土壤中富集。  相似文献   

9.
西藏拉萨地区传统建筑风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拉萨地区传统建筑的起源、风格;分析了西藏建筑的造型手法、用色特点以及建筑材质的应用;此外,对今后拉萨地区建筑风格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地源热泵的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土壤耦合热泵的特点和分类,能为地源热泵的选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科学图形的演变、界定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潜伟  张翠萍 《科学学研究》2009,27(4):489-499
 科学图形因其具有科学记录工具特点而备受学者们关注。本文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科学图形的演变历程,认为科学图形是科学实验和数学方法发展并结合的产物,经历辉煌到沉寂到再度兴起的曲折过程。科学图形具有科学属性和传播属性双重特征,其构成要素包括定量信息、关联和坐标尺度等。科学图形可定义为:通过坐标尺度等数学化方式,实现科学定量信息及其关系有效客观呈现,并能为视觉识别的一系列图形的统称。文章还探讨了科学图形的分类情况,为科学图形的计量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君  宋文凤 《情报科学》2012,(6):942-946,958
以科学数据价值鉴定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科学数据定义、特点、分类以及科学数据价值方面的研究现状,综合探讨国外学者在科学数据价值鉴定标准、鉴定主体、鉴定过程和鉴定时机方面的基本观点,并指出国外学者在科学数据价值鉴定研究上的非持续性与非系统性特点,提出科学数据价值鉴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亟需进一步开拓探索。  相似文献   

13.
拉萨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离散和连续的小波变换分析了拉萨最近44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得出拉萨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化的一些多尺度演变特征和突变特征,为研究拉萨气候规律和西藏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小波变换中分析小波能量普与小波系数、小波系数的模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最后还讨论了小波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解析了大型科学设施的内涵及其分类,介绍了2020年前发展我国大型科学设施的总体目标、方针和重点领域的初步设想。同时对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拉萨周边地区、易贡藏布流域、羌塘自然保护区三个区域初步调查研究,对拉萨周边环境绿化带建设、易贡藏布流域植被恢复建设和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特点做了初步探讨,总结了西藏部分典型区域的生态建设的特点,对下一步环境建设提出了构想,对西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中科院拉萨高原生态试验站(以下简称"拉萨站")在20世纪80年代大规模青藏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在孙鸿烈院士的主持下于1993年建立。拉萨站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海拔3 68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农业生态试验站,隶属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站2003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CNERN),2010年作为依托单位成立了西藏高原草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源调查及气象条件分析,科学地提出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的方案,且进行了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可达性分析,最后提出了本功能区划分的管理规划措施和综合防治措施,对加强环境管理,保护拉萨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孝芳 《资源科学》1983,5(1):87-92
1982年2月8—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第十二届国际土壤学会。提交会议的土壤调查,发生和分类的论文共72篇,其中没有讨论、补充或修改目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拟定的世界土壤分类或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oil Taxonomy),也没有提出某一国的土壤分类。向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所引的土壤分类命名,大都是按照美国系统分类的名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会上提出了些倡议和概念。例如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下设的土壤管理支援局计划组组长埃斯瓦仑提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与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发展、分类、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在检验检疫系统实验室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学会》2015,(9)
欧美科技馆的运行模式具有历史悠久、运作模式成熟、社会作用显著等优点,并具备以下特点:科学中心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多元,科学中心公共服务由多方共同决策,科学中心公共服务分类清晰,具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我国科技馆管理改革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