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进行作文写话的初始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在写话上的认知、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具体的训练手段有很多,包括细心观察、发挥想象、进行表演、自主绘画、口语表达等,都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这些训练需要语文教师精心指导,为学生创设多种情境,不断训练学生的作文写话能力。一、指导学生依托观察进行作文写话训练对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身边的环境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无论是清新美丽的大自然,还是热闹的活动场面,都可以为学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9,(93):28-29
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面对的重要学习任务。良好的写作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开阔的观察视野与独特的解读能力。而对于结构设置、情感表达来说,素材很多时候是第一位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丰富逼真的素材,作文才能有血有肉,进而确立主题与情感。但当下,在学生的写作中,由于素材缺乏而导致作文内容千篇一律、情感空洞。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对写作的步骤性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理解素材对于写作的支撑作用。故而,采用发散性思维挖掘写作素材对于学生的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写好一篇作文必须有三种准备:素材、语言、情感,其中,素材是作文的先决条件。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重要的一环。观察有二:一是观察范文名篇;一是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学生思维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为了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笔者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进行片段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使其积累作文素材;根据学生特点,激发作文兴趣;组织学生实践活动,使其获得作文素材。通过以上实践,学生作文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改变作文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在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下面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引导观察,积累习作素材观察、思维、表达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三个具体训练环节,而观察则是构成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写作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  相似文献   

6.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图画或照片所提供的素材及其意境来写文章。它是对学生进行观察、思维、想象、表达的综合性训练。看图作文不仅要求有一定的观察、体验和研究、分析生活的能力。而且要求对图画、照片等艺术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认识不了画面,也就无法作文。  相似文献   

7.
唐俊 《学语文》2002,(4):9-10
观察、思维、表达,是中学写作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作文教改的目的就是提高观察、思维、表达训练的效果。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许多老师做出了成功的探索。现将本人通过开设思维训练课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若干思考和实践写出,以请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8.
新材料作文教学不仅能够透过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素材以及教学模式切实改善和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能够有效展开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将会有很大帮助。一、作文命题上注重思维训练新材料作文教学中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也是让学生的习作更丰富的一种方式。鼓励学生讲真话、讲实话应当成为作文教学的一个主旨,学生只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才会对写作过程更为钟情,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作文水平是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写作训练要有素材,本文探索从语文教材中挖掘写作训练的素材,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搞好初中作文教学,我进行了多年的探索.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明确总体目标后,我将所教班三年的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设定阶段教学目标:七年级进行记叙、描写的专项训练;八年级进行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专项训练;九年级以综合训练为主.目标明确,我们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1.
李江叶 《考试周刊》2014,(43):65-65
搞好作文教学、提高写作能力要从培养兴趣入手,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挖掘素材,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写身边的所思所想所感,写真情实感;为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要冲破思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鼓励学生写放胆文,这样作文才会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才会更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98):31-32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是将文学积累进行外在表达的一种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期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要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性的思维,做到内容充实而具体,情感表达真实,特色鲜明,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搜集广泛的生活素材,合理运用生活化视角来进行习作,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夏琴 《考试周刊》2014,(79):57-57
<正>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前搜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中应注意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后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写作教学中捜集素材、处理素材、总结观点这一过稈的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逐渐形成小学生作文有效训练的基本内容’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针对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捜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旨在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毅 《成才之路》2013,(26):67-67
为进行初中作文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语文教师更应该致力于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研究和探索,采取个性化习作训练的教学策略,这也是作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必由之路。一、张扬个性是初中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新课标》提出了写作个性化的目标:"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一目标的指向是要求学生的写作首先是自己需要写作,完全是自主的  相似文献   

16.
周伟丽 《成才之路》2010,(35):41-42
传统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局限在老师对作文素材的讲解,由于平时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性不高、理解力不强等原因,造成对作文素材理解程度有限。在新课改背景下,需要对作文教学的意义重新认识,需要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作文素材进行深入理解。本文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情景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并通过启发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作文写作,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表达的训练,而应当是观察、思维、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意遵循《实验纲要》的要求,坚持观察、思维、表达相统一的原则.观察是思维和表达的基础.作文,首先要有材料,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有一次,我们布置学生写一篇参观记.作文前,我们带领学生参观了我处生活站的花房、宁夏石油技校的展览厅和长庆五中的实验室.目的是把作文训练引向生活,让学生占有材料.在解决写作内容的同时,培养观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体验生活,捕捉素材 即兴作文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临场发挥的口头作文。即兴作文简单易行.方便实用,能够让学生享受作文的快乐。在快乐中作文,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即兴作文对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十分重要.是写作教学的基础性工作.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的每个示范都可能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中不乏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的人才;诚惶诚恐、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也大有人在。平时有的学生作文下笔难.究其原因是日常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说、写训练不够.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观察和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19.
初中学生作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有些学生缺乏写作的积极性,畏难情绪比较严重,作文基础弱,写作的素材和词汇积累少;二是教师未能从实际出发,指导不得法。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相似文献   

20.
正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到棘手的方面,因为它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语用基础知识,还需要他们观察一切能观察之事物,挖掘可写之素材,同时还要追求作文内容的思想性和表达方式的得体性,它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需要突破过去刻板的作文教学方式,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一、解放个性,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追求学生的个性化作文写作,就必须将在作文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想"为主体。写作是一种表达自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