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风眠一生画过许多经典系列的作品,其中以“宝莲灯”最具代表性。1950年,林风眠移居上海南昌路,不久法籍妻子携女儿离国,京戏和地方戏成了孑然一身的林风眠生活的调剂,同时他也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因此,戏曲人物就成为林风眠喜爱的绘画题材之一。他曾说:“我喜欢看电影和各种戏剧,不管演得好坏,只要有形象、有动作、有变化,对我总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2.
李可染     
李可染先生也象徐悲鸿、林风眠等艺术大师一样,走的是“中——西——中”的艺术道路。在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充满了坎坷和艰辛,正如他所说:“我不依赖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苦学派。”李可染,1907年3月出生在江苏徐州,家境清贫。七岁时父母竭尽全力才使他进了私塾,十岁进入小学。这段时间他对美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位叫钱食芝的先生曾为他题诗:“童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他十六岁小学毕业后,即进上海美专善师科学习,  相似文献   

3.
林风眠是20世纪“融合中西”艺术家的代表,他的静物画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晚期一直到他去逝(除去文革蒙冤入狱外),从没有间断过,静物画的探索历程很好的体现了他探索中国画改革之路的轨迹。然而,由于林风眠的静物画作品大多不签署日期,致使许多收录林风眠静物画作品的画册,在断代方面出现了混乱与讹误。依据林风眠静物画的内质与风格面貌特征,分为四个时期四种风格面貌,从而为林风眠静物画的师承渊源、风格演变以及有争议性作品的断代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现代诗人李金发,原名淑良,1900年11月21日生于广东梅县。1916年他与著名画家林风眠及著名作家黄药眠就读于梅州中学。1919年,他与林风眠到上海,同年与林风眠、李立三、徐特立、王若飞、郎静山等赴法国勤工俭学。李金发学的是雕塑,他在名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冬天屋里没有生火,他在课后还要从学校里挑回泥土,和着冰冷的水搞雕塑。1922年春天,他为林风眠和刘既漂做了花岗岩石塑像,送到巴黎艺术沙龙参展,在法国引起轰动,这是中国人的雕塑作品第一次在法国高档的艺术展览会上展出。李金发受到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特和魏尔伦等人的影响,1923年,…  相似文献   

5.
林风眠一生执著于艺术追求,他的绘画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林风眠的色彩语言是当代中国画色彩中最具创新性的形式之一,他对色彩的理解和使用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绘画创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风眠是 2 0世纪中国杰出的艺术家与艺术教育家 ,他的绘画艺术及教育思想对 2 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在艺术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这些成果包括对艺术特征的研究、对原始艺术的研究以及对中西艺术比较和艺术社会化等问题的探讨 ,提出了独特的观念和理论。我们不但应该研究林风眠在绘画创作上的重大成果 ,而且还应总结他在艺术理论上的贡献 ,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一代宗师林风眠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风眠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坚持不懈地进行艺术探索,取中西艺术之长,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绘画风格。本文从林风眠的艺术创作出发,试论林风眠的艺术主张及创作的个性特征,并对他融合中西艺术、革新民族传统技法、体现了时代性的艺术成就加以阐析,他的观念为我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白桦 《中文自修》2012,(10):44-47
写作要抒发真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描写自己对衣着爱好的文章很少见,可能顾虑很多,所以当台湾诗人痖弦为他主编的《联合报》副刊出题做文章,要我谈谈衣着的时候,我感觉到很陌生。我对衣着有过选择吗?再仔细一想,我有。虽然很长一个时期我们是无权选择。这篇《华采衣兮若英》就是我再仔细一想的结果。《一次冒昧的拜访》也一样,我对林风眠先生的拜访何止是冒昧,而且整个过程几乎是无声的,但"相逢何必曾相识",那是一次非常、非常珍贵的拜访。  相似文献   

9.
1900年的冬天,林风眠出生在广东梅县白宫镇。对于幼年的林风眠来说,故乡的一草一木和那“也许并不特别美丽的风貌”赋予了他爱好自然之美的心灵。父亲是一名传统的石匠手工艺人,不过,除了会刻石头之外,父亲还会在纸上画几笔,这让林风眠从小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按着《芥  相似文献   

10.
林风眠作为一位世界级的绘画大师,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他主张艺术上要“调和中西”。纵观中国和世界的绘画历史,唯有他实实在在地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林风眠的艺术思想和成就与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紧密结合的,他的艺术成就中,有着非常深刻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烙印,深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广西教育》2011,(32):65-F0003
林风眠(1900—1991年),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他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上世纪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2.
山的那边     
8月4日晴山的那边,是否也是这样一片天地,是否也有这样一群人,是否也有一个我。也许山的那边,的确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男孩,也许他和我一样,但我更希望他只是跟我长得一样,想法一样。他一定要有一个好身体,跑得飞快,跳得贼高,体育样样都拿得出手。他的成绩可能并不好,但是至少他不会和我一样体弱多病。  相似文献   

13.
飞翔     
他的座位在第四排,和我一样;他跑100米超出14秒,和我一样;他俯卧撑做不到30个,和我一样;体育兴趣小组我选了乒乓球组,因为这符合我的身体条件,可他选了篮球组,和我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谁最先聘请了齐白石到北平艺专任教?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一种说法是:林风眠首先聘请了齐白石,有白石老人自述为证:“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我65岁,北京有所专门教作画和雕塑的学堂,是国立的,名称是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是林风眠,请我去教中国画。”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另一种说法是: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后,非常欣赏齐白石的艺术造诣,于是“三顾茅庐”,请齐白石到艺专任教,使他从此画名大振。因此,徐悲鸿是发现齐白石的“伯乐”。白石老人赠徐悲鸿的诗中,确有“昔庐三请不容辞”的句子。两种说法,都出自白石老人之口,让人如坠云雾,难明就里。或认为白石老人所记有误,林徐聘请齐白石任教只有一人为真。或说二人都聘请了齐白石,但又无法解释既然林风眠聘请了齐白石在先,为何还有徐悲鸿“三顾”之说。  相似文献   

15.
(接上期) 五 说说高林生吧。高林生和李希贵先生一样,现在也是大名鼎鼎、蜚声全国的教育专家了。高林生是我的学弟,在徐州师范学校读书时,他比我低一级。后来,他当了我们鼓楼区文教局的副局长,我才忽然发现他比我高,便不敢直呼其名了。现在他下台了,我觉得他又和我一样了,便又叫他高林生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一桩社会新闻里,我发现了熟人。十年前,熟人坐在我办公桌的对面。他教政治,我教历史。我们大概是共同语言最多的人:学生一样、课时量一样、职业前景一样……不同的是,后来我改行了,从此再不一样。视频,我看了三遍。熟人的衣着、神态、身后的背景,我都没放过。我甚至截图,放大他的办公桌,试图看清楚摆在他案头的那一摞书的书名。  相似文献   

17.
瑞恩的行为,其实没那么复杂,他从小受西方基督教式的教育,基督教新教有个核心思想:别人和你是一样的,你要把别人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因为同情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同情了之后把他看作是和我一样的,那么我就希望他和我一  相似文献   

18.
卓玛:相遇是一种偶然,我在网上遇到了一个人,他和我一样爱好摄影,和我一样喜欢旅游,唯一不同的是他不需要上高中,他已经上大学了。所以,他可以在假期里,骑着单车去拉萨。天啊!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聊得很开心,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和他一起去。可是没想到,计划还没成形,就被我家的“霸王”——我妈妈发现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青春期的儿子总是能毫不费劲地找到他需要的东西。比如我的自行车,如果他自行车的轮胎爆掉了,而他又没有兴趣修好它;或是曾经属于我如今出现在他床下的鞋子,因为我们的鞋号一样大;亦或是我的加长版《教父》DVD,它们总是一再从我的收藏中消失,出现在他的架子上,摆放整齐,却让我感到烦躁不已——这部电影是我生命中的最爱之一,我不想我的教父离我太远。只有一样东西我的儿子从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南下的列车上,突然不可遏止地喜欢上他的。那天晚上,我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知道,我们在一个学校。因为,曾经在图书馆的自习室门口,我和他擦肩而过。我背了书包走进自习室,他拿了一个水杯出来,去饮水机那边。第一眼里,是被他的帅气所打动。然而仅仅是个瞬间的意念,有这么个阳光明朗的男孩子在学校里,真是不错。后来,又在操场边的林荫道上碰见过他。他也一个人,推着自行车,悠然地走着。他的背上是个黑颜色的书包。我不知道他在哪个学院,也不知道他几年级。只朦胧地意识到,他存在于我生活的校园里,和我呼吸着一样的空气,抬头看一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