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美的发现”是冀教版七册教材第一单元的“阅读链接”,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美的发现”而编排。开头以罗丹的名言引入,提示了本文的重点在于学习了本单元有关一些写美景的文章后,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表达美。这部分教材有2个“链接点”——“分享他人的发现”,“我眼睛里的美景”。“分享他人的发现”在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去发现美。一方面提示了活动的方法——搜集图片或音乐、阅读有关写美景的书籍等。一方面提示了有关的表达美的方法——图文的形式或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概括等。“我眼睛里的美景”则提示学生到生活中、到自己的身边去发现美,表现美,并提示了发现美的方法一一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拍摄下美景等。  相似文献   

4.
群文诵读位于"群文阅读"的概念之下,其是在共同的教学目标引导下,把同一单元内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相同意义的文章,或是教材外具有紧密关联性的作品结合起来.群文诵读兼顾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发现与鉴赏"这一结构层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芦燕 《教师》2008,(14):115-115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本文从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把握涌读体会节奏美、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教学机智回味幽默美4个方面探讨如何让学生倘徉在“美“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可以从对内容的阅读欣赏中更好地感受其中表达美感的手法,在阅读中感受美、发现美,并最终实现创造美的目的。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策略,以此更好地提升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现实的信息社会中,要获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阅读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阅读,读者能获得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而获得情感的历练.当然这种历练过程,包括对美的感悟与品味.在生活中美是处处存在的,只不过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打开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美、领悟美、体验美的眼睛,从而唤醒学生的个体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本文就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课文中的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我们应该抓住古诗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美学的高度去领会、去体验、去感受诗中的美感,并从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去发现这种美.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的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美的语文课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高尚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而比较阅读是我们发现美,欣赏美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  相似文献   

12.
刘君 《教学随笔》2013,(18):132
我们要充分借助这些优秀的课程资源。散播美的信息、渗透美的哲理。促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在实践中制造美,从而逐步形成钟情于美的"稳定心理品质"。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自然美。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丰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用已学过的表达方式或文中有关写作方法,写一处自然景观,从而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从美育的角度去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美、人物美和环境美,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渐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师教会学生认识美、感受美,保持"心灵赞美之情和善良之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教学要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引导学生确立追求真理的意向,丰富语文学习的内涵,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只要教师善于营造审美气氛,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就能让学生感受到美无处不在,体验到审美的乐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视听结合,提高审美情趣;审美阅读,培养学生美的感悟;启发想象,训练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师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要善于挖掘教材美的内容,善于发现学生审美的特点,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构思,让学生理解美;用现代教学媒体,给学生展示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鉴赏美。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课本里蕴含着美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发现美、挖掘美、创造美,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美的意境,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8.
各科教材中都客观地存在着大量的审美因素.雕塑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应以美学的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它,欣赏它,品尝它,体味它,领略它,直到自己感觉身心都融入其中,感到"相看两不厌",甚至达到迷醉的程度,然后再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去体验、分享这种美,才会达到既能"教懂"又能"教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赏  相似文献   

20.
数学本身处处充满了美的韵律,教师认真体会教材中美的内涵,从审美的角度进行教学,将学生认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变成绚丽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去感受、去发现、去欣赏、去创造数学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