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体育运动中的人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长期以来,国际体育运动中的人权一直是个被忽略的问题,而其也应当属于国际人权法研究的范围。体育权已被认为是一项人权,作为人权基础的自由、平等和不歧视同样可以被视为体育权的基础。儿童、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应当得到特殊的关照,而第三代人权则与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关系更为密切。联合国组织和国际奥委会在以上方面进行的合作促进了体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界对《欧洲人权公约》(ECHR)与国际体育仲裁的关系研究,主要从ECHR对国际体育仲裁院(CAS)仲裁程序、CAS案件实体问题的适用两个方面展开。除了ECHR第6.1条对CAS仲裁程序具有直接横向效力这一已为实践支持的结论外,学界对ECHR的刑事程序性条款和实体性人权条款在CAS仲裁中的适用效力,仍存在争议。虽然否定其效力者解释了当前实践的合理性,但是支持其效力者的论述更有说服力,他们通过分析体育纪律处罚的准刑事性、体育仲裁的强制性和体育组织规则与人权保护的冲突,呼吁国际体育纠纷解决机构以合体系的方式统一直接适用ECHR相关条款,并建议改革CAS内部机制。既有研究为未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研究可以补充国际法视角:联结ECHR与国际人权法,丰富CAS仲裁的法源;结合传统法理学和新兴国际法学理论,加强规范研究;从不同主体、具体条款着手探索ECHR在CAS仲裁中的适用,以及CAS仲裁对ECHR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际竞技体育在冷战思维阴影下发展的特点,并分析了国际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趋势:国际竞技体育将由二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更强烈;促进世界和平的呼声更高.  相似文献   

4.
国际人权视野下我国公民体育权利的法学诠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国际人权的角度,探讨了公民体育权利的基本涵义和性质。公民体育权利是从生命健康权、社会文化权、社会经济权和社会发展权等基本人权中引申而来的,是由法律法规确定的,每个公民或者组织通过体育锻炼或运动竞赛的方式。享有身心健康或精神荣誉等利益的意志和行动自由;公民体育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在我国属于宪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国际体育赛事中频繁出现的人权争端对国际体育赛事的利益攸关方提出了挑战,但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人权责任不能仅仅归咎于体育组织,而应当由多方当事人组成的赛事组织共同承担。传统上解决体育争端的国际体育仲裁院并不是解决国际体育赛事中运动员人权争端以外的其他人权争端的合理机构。无论是国家法院、区域人权法院还是体育仲裁院处理人权争端,原则上都要将《联合国工商业和人权指导原则》作为衡量当事各方人权责任的标准,国际体育组织也应当在赛事的申办、筹办和主办过程中将该原则作为衡量当事各方遵守人权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旅游已逐渐成为当代全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旅游和体育活动在提高全球化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体育和旅游反映出正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结构的价值、生活方式和亚文化.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吸引物.而一些旅游中的休闲活动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已成为正式的体育项目,例如沙滩排球和滑雪板运动已成为奥运会项目.旅游和体育对社会尤其是对经济的积极影响经常被误解或低估.缺乏理解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可信的数据来反映体育和旅游活动的互动影响.体育和旅游是互相依赖的,它们有许多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秩序的灵魂,人权是秩序的基准。国际体育仲裁折射出的本质是人权保护。在仲裁过程中,程序公正是其必然要求,司法介入是人权救济的最后路径。从人权保护的发展趋向研析,国际体育仲裁具有审查监督国际化、管理机制科学化以及仲裁范式本土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的恶化与北京奥运会并无因果关系,但是在某些政治势力的推动下,二者被荒谬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斯皮尔伯格事件.该事件的发生,使得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国际闹剧达到了高潮.在国际人权法上,体育权是一项久已确立的基本人权.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个人,均有义务保护体育权的行使.政治化北京奥运会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作为国际人权的体育权,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9.
承认与执行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一样,国际体育仲裁裁决也可能需要它国法院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原则上可以适用于外国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但由于当事人身份地位及争议性质等的特殊性,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又具有不同于承认与执行外国商事仲裁裁决的特点.在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体育仲裁裁决(包括北京奥运会仲裁裁决)尚面临诸如商事保留、体育管理和体育纪律处罚争议不可仲裁解决等法律障碍,须从立法上消除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土耳其足球运动员和裁判员起诉土耳其政府的两起体育纠纷案件中,欧洲人权法院判决土耳其政府败诉,法院根据《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否定了土耳其足协强制体育仲裁制度的合法性,维护了运动员和裁判员寻求司法救济和接受公平审判的权利。该判决与此前该法院在佩希斯泰因诉瑞士联邦政府案中认可国际强制体育仲裁制度的合法性并不矛盾:设置强制体育仲裁制度本身(perse)并不违法,但如果该制度中的仲裁机构和仲裁员未能满足独立性和中立性要求、仲裁程序的公正性得不到保证、仲裁裁决不能接受国家法院的司法审查时,强制体育仲裁制度可能会侵犯当事人的诉权,而国家政府会因为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而承担法律责任。参考该案判决,根据中国签署的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要求,在目前中国法院不愿意受理竞技体育纠纷案件、独立的体育仲裁制度并不存在的情势下,应当对以中国足协内部仲裁机制为代表的强制体育仲裁制度进行机构设置和程序规则方面的改革,保障其裁决机构的基本中立性以及裁决程序的公正性,并加快中国外部独立体育仲裁制度的构建,避免李根案之类的尴尬局面再度出现。  相似文献   

11.
欧洲人权法院对德国运动员佩希施泰因案件的判决,确认了《欧洲人权公约》对强制性的体育仲裁必须进行适用,公约第6.1条要求国际体育仲裁院对案件的审理必须公开,同时判决确认了国际体育仲裁院是独立和公正的审判机关。然而,从国际体育仲裁理事会的人员组成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员大名单上的人员构成来看,体育组织能够对国际体育仲裁院施加影响,使得具体仲裁庭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大打折扣,欧洲人权法院持异议意见的法官的裁决更有说服力。国际体育仲裁院是否是依法设立的审判机关也存在疑问。尽管国际体育仲裁院所在的国家瑞士政府赢得了在欧洲人权法院诉讼的基本胜利,但国际体育仲裁院必须坚持改革,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体育纠纷最高裁决机构。  相似文献   

12.
国际政治和国际体育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益”、“国家权力”和体育的关系,表现形式为国际体育社会的合作、冲突与竞争。竞技体育普遍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并不择手段地争取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取胜,其动因在于国际政治的力量,在于竞技体育和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紧密相联。“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体  相似文献   

13.
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军生 《体育科学》2006,26(5):78-82
1)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在初始研究中受到《纽约公约》、《奥林匹克宪章》和国际体育仲裁院《体育仲裁规则》等规定的影响,其间有与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相适应的方面,亦不乏有与其追求的不和谐之处;2)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各国立法承认与执行纽约公约裁决时所适用的程序规则较难以适用于国际体育仲裁;3)对《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精髓的有效运用将有助于国际体育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国际体育大发展的国际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战后国际体育大发展的现象入手,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国家利益是二战后国际体育获得迅速发展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二战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期望;国家战略重心转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亚非拉国家独立的要求;为了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等.最后总结对新时期中国国际体育发展战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国际体育交流,增进体育友谊,使体育真正发挥无语言障碍、无国界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世界和平发挥积极作用,从而保证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演讲成功,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就演讲的开场白、概述、结束语、问答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列举并分析,这对于参加此类会议的相关人员来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体育强国国际影响力的概念出发,分析这一概念的特点,将其界定为体育强国在国际社会中运用自己,包括体育在内的国家实力去影响其他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意愿和行为的能力;回顾并分析了历史上诸体育强国之所以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中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应当以促进世界体育发展的多样性为基础构建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这正是国际体育的整体利益与中国国家利益的结合点.最后,阐述了中国促进世界体育多样性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最近暴发的国际足联腐败丑闻向国际社会提出了如何对国际体育组织展开外部监督和问责的问题。问责的最有力方式无疑是法律问责,它可以克服体育组织内部治理问责机制的失效和不作为。但就国际体育组织的法律问责机制而言,目前仅有依据国内法的问责而国际法上的问责机制缺乏。就反腐败而言,将国际体育组织纳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适用主体范围或者通过跨国公私伙伴关系建立法律问责机制是未来的可取之道。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综述和数量统计方法,归纳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同时从2003~2007年新疆各地、州市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情况入手,探讨了北疆、南疆和东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区域特征,以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论体育赛事的法律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体育赛事的概念体育赛事可泛指各种体育比赛,包括与体育比赛相关的各种活动,赛前的组织、赛后的善后工作与参与比赛的各方的相关活动。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体育赛事可以有不同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竞技体育赛事,商业表演体育赛事,还有业余体育赛事;按照参与比赛的主体,体育赛事可以分为国际赛事、国内赛事、地区性赛事;按照比赛的项目不同,又可以分为综合性赛事和专项赛事。2.我国体育法制状况在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收入问题、比赛中人身伤害的解决问题、与职业俱乐部(雇主)的关系问题、体育协会的地位和作用等等,以及一直…  相似文献   

20.
《奥林匹克宪章》与国际人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影响力几乎波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其纲领性文件——《奥林匹克宪章》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人权保护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宪章保护的人权包括人格尊严权、生命健康权、平等不受歧视待遇权以及发展权等。《奥林匹克宪章》通过体育运动这一没有歧视、人类最直接的本体交流平台,宣扬人权的要义,传播人权的理念,推进人权的国际保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