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施蛰存的自由心性与文艺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蛰存内在个性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他的自由心性。“自由心性”是一种带有审美意味的人生心态,是一种在生活积淀的基础上,融情感与理智于一体的个性倾向。施蛰存的自由心性是他传统文化教养、现代思想意识、文艺趣味和个性气质等心理结构的产物,这鲜明地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和文艺追求上。从施蛰存的整个人生立意上看,自由心性是他热情而不拘执的达观的人生态度的表现,是他在积极入世的文化作为的背后一道淡远的人生风景线,他的融“游方于内”与“游方于外”于一体的生命境界,既有一种人生的无奈,也包含有一种人生的智慧。在施蛰存既热情执着又淡泊自处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多种个性侧面的矛盾和统一,而其中有着施蛰存最深隐的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名牌鞋之战     
儿子想要一双名牌球鞋,但他心里清楚,想让一年四季总是穿“菜市场牌”的妈妈拿出银子供他挥霍,是门儿也没有的事,所以他只有自己省吃俭用存零用钱.没想到,好不容易存够了钱,没掏一毛钱的老妈居然主动要求帮他选鞋……  相似文献   

3.
"施鲁之争",也就是施蛰存与鲁迅的"《庄子》与《文选》之争",归根结底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传统的问题。鲁迅先生是新文化健将,力倡白话文运动。他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必须依托白话文的推广而存在;他担心旧文字背后负载的腐旧思想借古文来借尸还魂。而施蛰存所关注的则是新文学自身的语言建设。他认为青年人的文章拙直、字汇少是因为没有古文功底的结果。鲁迅是思想家,他着力改造的是一代人的旧思想;而施蛰存只是一介书生,他所关心的只是文学本身。  相似文献   

4.
小明的储蓄罐中有5400元钱,这些钱小明暂时用不到,他想把钱存到银行里,三年后上初中的时候,取出来交学费。可是怎么存呢?一年一年地存还是存定期三年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现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及施蛰存的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汶(杜衡)在<现代)一卷三期发表了<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从而引发了20世纪30年代的"第三种人"论争.因为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编辑,所以施蛰存也被鲁迅和左翼作家称为"第三种人",虽然施蛰存说他在<现代>编辑这场论争的文章时,"始终缄默无言."但我以为,施蛰存白始至终有他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宏宏的妈妈问:今年是宝宝第一年拿压岁钱,虽说不是很多,但我还是打算替他存起来。各位有经验的妈妈,你们是怎样打理宝宝的压岁钱的?菜菜的妈妈:存一部分,用一部分。我们在银行给他开了个账户,宝宝大部分的压岁钱,存教育储蓄,少部分的压岁钱用来给宝宝买图书、玩具等,并告诉他这些  相似文献   

7.
施蛰存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学者、翻译家和编辑。从1905年出生到2003年去世,施蛰存走过了将近一百年的历程,他的一百年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不论是文学创作,还是翻译、编辑、教学工作,他都不愿意走别人走过的路,他的口号是“另辟蹊径”,是求新求异。施蛰存最大的贡献是标新立异地运用心理分析和魔幻色彩等现代主义表现手法,使心理分析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感情,就像钱存在银行一样,存多了利息也多,他对你的感情就好。批评则像从银行取钱,你若存得多,可以取得多,你若存得少,却取得多,那就透支了,麻烦也来了。  相似文献   

9.
许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根据施蜇存和穆时英、刘呐欧等人的交往,或他的小说中有一些与新感觉派相似的东西,就把他划归为新感觉派。实际上我们纵观施蜇存当年的小说创作,却能明显感觉到他与新感觉派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施蜇存小说和新感觉派作家创作的不同之点,借此证明两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正初识张存学先生时,正是文学特别吃香的年代。存学先生的课堂,无论语言、文选还是写作,都注入了浓郁的文学元素,从而使刚步入杏坛不久的他,成为极受欢迎的教师。此时存学先生年轻帅气,英俊洒脱,一身深蓝色的确良衣裤,属于既大众又时髦的服饰,他面容白净,黑发如漆,挺胸阔步,朝气蓬勃地从校园里走过,会吸引很多女同事和女学生的目光。现在回想,受业存学先生的两年,用充满沧桑的话说,是"浩劫之后百废待兴"的时代,我们的精神天  相似文献   

11.
施蛰存是现代文史创作研究的一代大家。同时,施蛰存还是一至性至情之人,对相交的朋友,他总是牵记于心,历久不忘。这朋友中,丁玲可算是一个著例。  相似文献   

12.
连绵 《成长》2005,(9):55-56
凌晨1点钟,女生楼402宿舍里还映出电脑的绿光,存存还在宿舍里继续看他的作家梦,虽然这年头喜欢码字的人已像处女一样稀罕了,突然,宿舍里的晶晶强制性地把存存的电脑关了,让她瞬间由梦回到了现实中。  相似文献   

13.
周济寄托理论中的“出入说”周济既是清代常州词派继张惠言之后的重要作家,只是常州词派的理论中坚,他的词今存《味隽斋词》,又有《存审轩词》;他的词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词辨序》和《介存斋论词杂著》中,虽涉及范围较广,但最有创造性的则是他的有关词的寄托理论。常...  相似文献   

14.
陆九渊认为,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应该放在教育的首位。而要实现这一教育应该从下列三个方面去进行:首先是“存养”,其次是“剥落”,最后是“减担”。“存养”即是“自存本心”,是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最重要的功夫。陆九洲号“存斋”就是反映了他存养本心的思想。他说:“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将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吾心之害。”意思是只要保持、恢复人的“本心”,世上万物道理自明,但是要保持“本心”  相似文献   

15.
颁奖词     
<正>信守一一份份承承诺诺,十十几几年年来来,坚坚决决不不收收一一分分赞赞助助费费,却却收收获获一一身身正正气气,他他存存君君子子之之度度;;坚定一种目光,燕去雁来,敢于正视每个毕业生,因树就育才尊严,他有师者之风;执着一个方向,寒暑易节,丹心培育千万中国梦,更热衷公益事业,他怀仁者之心。  相似文献   

16.
青春的敌人     
诸葛亮曾寄语他的儿子:"志当存高远."他是个聪明人,他这样说,一定是因为他曾认为自己的儿子有潜能,符合高远之志,否则他不会勉为其难.  相似文献   

17.
施蛰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创作特色的作家,在文学史上,他同穆时英和刘呐鸥一同被归为“新感觉派”。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施蛰存似乎并不完全属于“新感觉派”,他与中国“新感觉派”存在一种“疏离”。这点可以从他所受外国作家的影响、作品的内容、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8.
觊觎     
老人正在医院处于弥留之际,除了我,每个人都希望他死去。他们希望他死,因为他们可以存他死后得到某些东西。  相似文献   

19.
李琳 《家长》2010,(8):65-65
儿子从小就喜欢机器猫,所以在他8岁的时候,我送给他一个机器猫储蓄罐,他看到后高兴极了。 机器猫的脑袋上有一道细长小口子,用来塞钱进去,但口子很窄,无法伸手进去把钱拿出来。“好处就在这里,”我向他解释道,“我们都可以把钱存进去,这个储蓄罐存的钱是咱家共有财产,作为咱家的活动经费,任何人不可以擅自使用。”儿子开心地点点头。储存罐就放在他的房间里。  相似文献   

20.
“存亮,你该起床了!今天要去高先生那里呢!”父亲叫道。存亮“嗯”了一声后,仍然躺着。不是他贪睡,而是他不想去高先生那里学什么中医。暑假,本来是可以自由自在地学,自由自在地玩。可父亲一定要他去跟高先生学中医,说中医是国医,以后必定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