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边城》是一首诗,是二老唱给翠翠的情歌”。的确,《边城》是一篇抒情味极浓的爱情小说,但这篇小说所表现的并不限于爱情,而是一种广泛的人情:除翠翠与二老傩送之间的爱情外,还有翠翠与爷爷之间的祖孙情、天保与傩送之间的手足情及边城普通人之间淳朴的友情等。作者写作《边城》,是“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以往的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式往往依赖老师的讲解,或空洞的说…  相似文献   

2.
卢斌 《教育文汇》2005,(9):61-62
《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的湘西,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纯朴善良的老艄公,情窦初开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生龙活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美丽和谐的生命图景,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3.
《边城》是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这部小说以湘西小山城茶垌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的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情,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边城》是沈从文一部优秀的中篇小说,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那乡土气息浓郁的《边城》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至真至善的美。  相似文献   

5.
《边城》讲述的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小说着力描绘的人物是翠翠,丰富细腻、微妙复杂的心理,透过作家精心的刻画,得到淋漓尽致的展露。作家的心理描写可归纳为三种方法:以景烘托人物心理、以人物行为暗示人物心理和直接的心理描摹。  相似文献   

6.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塑造了翠翠、老船夫、天保、傩送等众多的经典形象。这些人物以及围绕着他们展开的故事支撑起了《边城》独特的艺术世界。但是,这个世界里如果少了翠翠父母的故事,那将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边城》中无论是老船夫、翠翠、顺顺、天保大老、傩送二老等主角,还是杨马兵等乡邻朋友都淳朴、忠厚、善良、热心、重义轻利。然而,他们将这个近乎完美的爱情故事演绎成一个令人心酸的结局。这有其必然性,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傩送、翠翠爱情发展不同步;自然纯美背后的无助;命运导致的悲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边城》在翠翠和傩送的爱情过程中营构出鱼、雨、声音、虎耳草等性意象,把爱情中的生理因素诗意地烘托出来。这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9.
《当代学生》2013,(12):28-29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如诗如画的边城,演绎着人生,也演绎着生活。  相似文献   

10.
《边城》里碧溪岨上二老傩送的一次歌声,使略晓情事的翠翠在梦中摘到了悬崖半腰的虎耳草。虎耳草这个意象在文章第十四节到第十八节中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边城》是一篇令人悲哀的爱情故事,是一首健康自然的人生牧歌。《边城》向读者展示的是一幅生命跳动的画卷,一个人性纯美的世界。湘西有个名叫茶峒的地方,“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人家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女孩翠翠,纯朴美丽,善良可爱,15岁时,被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家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而翠翠只爱二佬傩送。大佬天保无法接受唱歌定情的方式,也不愿与弟弟去争,乘船外出逃避,  相似文献   

12.
《祝福》与《边城》(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二板块的两篇小说。《祝福》写于1924年,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凄苦的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边城》写于1934年,借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俩纯净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两篇作品都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常读常新,但正如同这一板块的题目“永远新的旧故事”一样,因为阅历的局限,环境的变化,小说时间的久远,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教材必修三选了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动荡社会相比,简直就是一处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处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  相似文献   

14.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边城》中的翠翠不知道大佬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愤出走后发生"水鸭子"被溺死的悲剧,她不知道二佬傩送离乡远行也是因为不能得到她  相似文献   

15.
一、优美的湘西,孕育出翠翠至真至善的人性 沈从文的理想是要在小说中表现"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生命形式".在《边城》中,作者通过描绘曲婉动人的情爱世界,也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翠翠的人性之美——美在质朴自然、美在忠诚. 首先,美在质朴自然.翠翠给人最大的感触是自然纯真,不矫饰.翠翠由少时争着渡船渡新娘子的花轿,学小羊、小母牛叫,摘一把野花缚在头上,装扮新娘到小山头,听那迷人的鼓声,到后来的恋爱对象是傩送,她喜欢梦里的歌声,欢喜随着歌声去摘虎耳草,可见她的爱情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大自然赋予了翠翠至真至善的人格.翠翠是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她聪明、美丽、乖巧、纯朴,傩送勇敢、英俊、豪爽、热情、勤劳,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彼此深爱着对方,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男女之情,质朴而清新.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都市在湘西的映衬下萎靡而丑陋。《边城》所描绘的湘西牧歌式的生活,将人带入自然明净的世界。书中几乎每个人都闪耀着纯美至善的光辉。翠翠的纯情,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老船夫的开明,豁达,随遇而安、慷慨大方的顺顺、健康能干的天保、傩送等等。重读《边城》,再探寻人性的冲撞。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在他的中篇小说《边城》中。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歌颂了原始、古朴的农村生活图式和淳朴、完美的人性。构筑了作者心目中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乐园。同时在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悲歌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表现出作者理想模式的坍塌。以期引起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教材必修三选了沈从文的《边城》,小说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牧歌情调。这种情调若和动荡社会相比,简直就是一处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处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  相似文献   

19.
《边城》还在。边城还在。石板街、吊脚楼、田家宗祠也还在……这些景致被大师的眼光定格成永恒。游客一天天多起来,他们寻觅着烧烤的小吃桌,寻觅着阁楼的夕照,金珮银饰中很少再有人问起渡口的翠翠和闯滩的傩送。更加热闹的氛围让我的心寂寞寒冷起来:世人开始淡漠花落的声音,也  相似文献   

20.
《边城》还在。边城还在。石板街、吊脚楼、田家宗祠也还在……这些景致被大师的眼光定格成永恒。游客一天天多起来,他们寻觅着烧烤等小吃,寻觅着阁楼的夕照,金佩银饰中很少再有人问起渡口的翠翠和闯滩的傩送,这样热闹的场面却让我的心寂寞、寒冷起来。世人开始淡漠花落的声音,也在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