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蝉诗三绝     
蝉,俗名知了,栖于高树之上,古人误以为蝉靠饮露为生,因此视为高洁之物,加以偏爱,歌以咏之,生产了一些咏蝉诗作。在唐人咏蝉诗中,有三首深受后人称道,被誉为蝉诗“三绝”。“一绝”是虞世南的《蝉》。虞是隋朝旧臣,由于才高学广,为人正直,被唐太宗重用,声名远播,因此有感而发,托物寓意。诗为:“垂绥清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咏蝉诗很多,其中以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最为出色,被称为“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更是把蝉清逸的形象与诗人高洁的品格融为一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的下垂部分,诗中以此比喻蝉头部伸出的触须。“饮清露”写蝉的生活习性,暗含生性高洁、清雅之意。次句写蝉声因桐“疏”无阻隔而远传。三、四句随次句而下,水到渠成,有“桐”所以“高”,有“流”所以“远”。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晴之笔,一“自”一“非”,一正一反,告诉人们品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而自能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3.
说蝉     
《说文》云: “蝉,以旁(膀)鸣者。”认为蝉是以翅发声之虫。又云: “蜩,蝉也。”考《方言十一》: “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蜩,秦晋之间谓之蝉,海岱之间谓之蛴,其大者谓之崂,或谓之虫面马,其小者谓之麦(札虫),有文者谓之蜻蜻。”可知“蜩”“蝉”其实同虫而异名。  相似文献   

4.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赏析:虞世南的《蝉》是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为后世人所称道。首句中的“垂”,就是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故称“垂”。蝉停歇大树,喝的是“清露”,品性多么高洁啊!次句中的“流响”  相似文献   

5.
话蝉     
蝉,俗称“知了”、“马几”,为同翅目蝉科的昆虫。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我国一百多种,常见的有蚱蝉、蛁蟟、蟪蛄等。随着盛夏的到来,我们的周围就会响起时高时低的蝉鸣声,不过,不是所有的蝉都能鸣叫,会鸣叫的只是雄蝉。蝉的性别很好区分:腹部末端有锋利、锯齿状的产卵器而没有发声器官的为雌蝉;而腹部末端较长、没有产卵器,但有发达的发音器官的为雄蝉。古书《淮南子中记载:“蝉无口而鸣”。这恐怕是古人唯口能言的误解。的确,蝉的鸣声不发自于口,不过蝉也并非无口,它的口被称为刺吸式口器,  相似文献   

6.
<正>一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是夏蝉的别称。生命仅数天到数周的夏蝉,知春知秋太难了。蝉按从土里钻出来的时间分为春蝉、夏蝉和寒蝉。春蝉出土早,在古书上被称为聍母。最晚出土的叫寒蝉,过寒露才鸣,叫声哀婉而凄恻,“寒蝉凄切”“噤若寒蝉”等词句由此而来。蝉具有禅意,蝉是一种有智慧的生物,在长久黑暗中蛰伏,  相似文献   

7.
唐代“咏蝉”诗中以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咏蝉》、李商隐的《蝉》最为人称道,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各具特色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相似文献   

8.
蝉的话题     
夏天雨后的早晨,于洋一进门就举起纸盒大声喊:“你们猜这纸盒里有什么?”孩子们愉快地猜测着:“是一只蚂蚱。”“是一条大青虫。”“是一只蝴蝶。”于洋得意洋洋地打开纸盒说:“都不是,是一只知了!”孩子们顿时议论开了:“我知道,它叫‘蝉’。”“这是一个损害树木的坏蛋。”我问:“你们知道它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谁也说不出来。看到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我想:现在正是蝉多的季节,何不带他们去寻找幼蝉呢?  相似文献   

9.
蝉(节选)     
一、蝉和蚁我们大多数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曾读过拉·封腾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斥责的吧,虽然拉·封腾并不是谈到这故事的第一人。故事上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只是终日唱歌,而蚁则忙忙于储藏食物。冬天来了,蝉为饥饿所驱,只有跑到它的邻居那里借一些粮食。结果它遭了难堪的待遇。勤俭的蚂蚁问道:“你夏天为什么不收集一点食物呢”?蝉回答道:“夏天我歌唱太忙了”。“你唱歌吗?”蚂蚁不客气地回答:“好啊,那么你现在可以跳舞了。”它就转身不理它了。但在这个寓言中的昆虫,并不一定是蝉,拉·  相似文献   

10.
一、看似容易却艰辛蝉是北方极晋通的一种昆虫,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成语中有“蝉联”、“金蝉脱壳”、“噤若寒蝉”等,诗词中有“西陆蝉声唱”(骆宾王)、“临风听暮蝉”(王维)、“初闻征雁已无蝉”(李商隐)、“寒蝉凄切”(柳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等  相似文献   

11.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知了,知了!”是谁叫得那么欢?当然是蝉了,它们的叫声非常响亮。  相似文献   

12.
在唐代诗坛,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相同题材的“咏蝉”诗,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由于作者地位、遭遇、气质的不同,虽同是托物寓意,却显出各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请看这三首诗:  相似文献   

13.
在古典诗词歌赋中.人们往往借助“蝉”这一物象,运用比兴、托物言志等艺术手法来表情达意。蝉,也叫知了,本身是一种昆虫。主要生活在夏季和秋季。常常在枝头呜叫。这是它们的习性使然,然而被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听来,就赋予了“蝉”不同的意味。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中.犹以唐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最为后人所称道,被誉为唐朝“咏蝉三绝”。  相似文献   

14.
张伟问:《蝉》的段落可否作适当调整? 《蝉》是节选自原文的二、四两部分,其段落分明清清楚楚,似乎没必要进行调整。其实,《蝉》的段落虽然清楚,但仍有不尽合理的地方,因而,很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整。“蝉的地穴”中的第一节,只是交代了作者研究蝉的习性有很好的环境,根本没有提到蝉的地穴。因此,用“蝉的地穴”作小标题,似乎就有点“文不对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参认为:开始一段表明自己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不是有关蝉的地穴情况(第145页)。五省(区)高中语文教参第一册认为:“蝉的地穴”的第一节,写对蝉的习性的研究。这既是第一部分的总起,也是全文的总起(第65页)。既然是全文的总起,何不将它单独作为一段,使之真正成为“总起”?而要达此目的,只需将其小标题移至这一节后。  相似文献   

15.
咏蝉     
唐代虞世南有一首《咏蝉》诗:“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端不借秋风。”诗人着重抒写蝉的“饮清露”,在高树上鸣叫,所以声音传得很远的特点。清代沈德潜对这首诗批道:“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代骆宾王在唐高宗时任侍御史,不久便得罪入狱。他在狱中感慨万端,写了一首有名的《在狱咏蝉》诗。诗中说:“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既如实写出了蝉的形象,又巧妙地比喻宦海艰险,冤屈难伸。唐代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  相似文献   

16.
捕蝉     
暑假,我去外婆家玩,一天,太阳火烧火燎的。我们村前的几棵大树上,传来了“知了,知了……”的叫声,好像开着热闹的音乐会,我多么想捉上几只蝉啊!经过一番准备,这天下午,我提着一只自制的笼子,扛着塑料网,竹竿等捕蝉的工具,向柏树林跑去。一只蝉正趴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我高兴得跳起来,举着网兜扑过去,网兜在空中晃动,还没等AONIANZUOWENFUDAO到下罩,蝉便“吱”地一声飞走了。我太激动了,反而成不了功。这时,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了课文中学过的清代诗人袁枚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首诗…  相似文献   

17.
让语文课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我的教学追求. 《蝉》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文章中作者首先写了蝉的“烦”和微不足道,表现了厌烦的情绪.直到后来朋友告诉她蝉的生活历程之特殊、生命历程之短暂,她的心灵才受到震动,思想也发生了转变,进而对蝉有了好感,甚至是敬意.  相似文献   

18.
    
蝉也叫知了,学名蚱蝉,属昆虫纲,同翅目,蝉科。为昆虫界里较为有名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19.
螳螂怕蝉     
老螳螂在捕到蝉吃掉了它的同时,也被自己身后的黄雀捕到吃掉了。对此,小螳螂心惊胆战,时刻引以为鉴。这一天,小螳螂发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沙沙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原来是一片被风刮过来的枫叶。又一天,小螳螂发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咚”的一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原来是一枚从树上掉下来的野果。再一天,小螳螂发现了一只蝉,刚要去捕,忽听身后传来“吱”的一声。不好,一定是黄雀!小螳螂跳出了老远,回头再看,竟然也是一只蝉—前后共有两只蝉,本来,自己吃哪一…  相似文献   

20.
诗以言志,歌以咏情。古诗言语简洁,寥寥数字,却表达无限情志,恰如滔滔江水,昼夜流淌,无有尽时。然而,也许华夏民族骨子里涌动着惰性血液分子,也许数千载的儒家“哀而不悲,怒而不伤”的恕道在作怪,仅数言的诗句往往不是直抒胸臆,高唱“大江东去”,而是借助风、花、雪、月等天地造化之物,运用比兴手法,抒发哀乐之情,歌咏志向,意义隐晦含蓄,着实令人咀嚼回味。唐朝初期的伟大诗人骆宾王,在《在狱咏蝉》中,就是巧借秋蝉这一微物寄托了心中的愤慨,达到了人蝉合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