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文汇报》“历史写真”栏目中,1998的2月4日曾经发表过钱宗灏先生《爱因斯坦发表演讲的地方》一文,同时配发了原上海工部局市政厅的照片;而《科学时报》摘发的《科学界的憾事:爱因斯坦访华未果》一文中说:“(爱因斯坦)1922年到日本时还曾在香港停留,却始终未能来华。”今年,我就两者之间的差异给《文汇报》写信质疑。《文汇报》把我的信转给了钱先生。不久前,我收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钱先生寄来的一封信,随信还有一份1923年1月3日的《民国日报》第  相似文献   

2.
《文汇报》从2007年1月25日开始,推出“新年新体验”栏目,连续发表一组体验性报道。记者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在社会生活的第一线,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当一天乡邮员、客运服务员、地铁值班长、电力抢修员、列车乘务员、卖场销售员……参加劳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  相似文献   

4.
1999年11月卫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长文《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从不同侧面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的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文坛上有影响的作家一下子成为众多读者关注的人物,尤其是金庸,在王朔“出招”后,这位写武侠小说的高手将如何“接招”,如何“应招”,更成为读者议论的话题。 我是11月2日中午才获知王朔“骂”金庸的信息的。当时的第一个反…  相似文献   

5.
1979年至今10多年来,我撰写了1200篇以“绿色”为主线的新闻、述评、人物专访、见闻、特写、来信、建议与呼声及副刊上的有关环保、生态、植物、园艺等知识小品、征文、小言论直到大块科普作品,在上海的许多报刊以及电台、电视台上发表。我现在是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科技报、上海  相似文献   

6.
强荧作为文汇报特派记者,参加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队,每天发回现场报道,在文汇报上发表。这批新闻作品,现在结集出版。我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业绩丰硕,成就斐然。文汇报一向积极关注中国的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早在1984年11月,中国首次派出国家南极考察队的时候,文汇报就派遣现为文汇报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的陈可雄为特派记者,随队采访。当年受通讯条件的限制,陈可雄未能每天发回报道,回沪时交出了二万多字的长篇报告文学。说来有缘,我受当时文汇报总编辑马达的指派,担当这篇报告…  相似文献   

7.
2004年1月3日,文汇报在一版居中加框发表了《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的报道,并且加了编者按语说,这篇报道提出了一个分配体制中的重要问题:应该以怎样的激励机制来激励人才创新?包起帆获得的十多块“金牌”能否归他所有?包起帆的发明专利能否参与分配?欢迎社会各界参与讨  相似文献   

8.
《文汇报》1997年1月10日于一版刊登了该报驻杭记者万润龙采写的《“15亿件衬衫积压”竟是空穴来风》的报道,在舆论界、企业界引起震动。此稿发表后,各地许多报纸相继转载。中宣部领导在中宣部阅评小组的阅评意见上作了批示。服装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服装行业的厂长经理赞扬这篇报道,认为文汇报敢于及时澄清错误的信息,避免了国家造成更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王朔的文章《我看金庸》,这篇3000余字的专稿对金庸先生的小说作了锋芒毕露的抨击。1999年11月2日,成都一家报纸又以《王朔:金庸太臭》为题在显要位置转载了王朔的文章。同日,国内多家报纸也以不同的标题转载或摘登了王朔文章。王朔与金庸,这两位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均有影响的作家一下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我国新闻媒介上,“专访”作品已成为新闻报道常见的、为广大受众所欢迎的体裁之一。著名女记者——柏生则是“专访”的开拓者。 柏生姓陈。 1949年5月17日(北平刚和平解放不久,新中国还未诞生前),柏生的首篇新闻专访《北平房屋问题条文公布后叶剑英市长发表谈话》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直至199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她采写的最后一篇专访《前沿上的陈氏‘莫比乌斯作坊’》,在45年间先后采写、发表的新闻“专访”达300余篇。  相似文献   

11.
子生 《新闻三昧》2006,(6):36-36
2005年12月2日首都某大报发表整版专访文章《以儒教文明回应西方文明》,赫然提出“人类所有文明形态都是以宗教来体现的”,因此“中华文明的形态肯定就是儒教。”又是整版文章,又是专访学者本人的大幅全身照,足以显示该文的重要导向作用。但是,恕笔者直言,说“人类所有文明形态”乃至西方文明、中华文明都该是“宗教文明”,未免过于武断了吧?其一“,西方文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宗教文明”,尤其它称雄世界引以自豪的那部分,更不是宗教文明。不错,欧洲社会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这1000年,基督教神学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尤其在十一世纪到十…  相似文献   

12.
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先后撰写15部武侠小说的金庸,近日接受了《时代周报》记者的专访。在回答“你从《大公报》出来,35岁时自己创办《明报》.重要的缘故是什么”的问题时,金庸回答:我在《大公报》工作时,《大公报》还是独立、自由的,  相似文献   

13.
(一)在消息标题的制作上力求形象化。如《文汇报》1980年9月19日发表的《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湖北日报》1985年7月3日发表的《请消费者为“荷花”洗衣机“拿脉问诊”》;《工人日报》1980年10月24日发表的《20台“飞人”缝纫机台台“飞”进领导家》;《大众日报》1980年2月29日发表  相似文献   

14.
1941年1月7日,在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重要时刻,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现年93岁高龄的老红军、原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孔诚同志,当年曾在皖南新四军新一支队司令部任警卫连连长,亲历了“皖南事变”及突围的全过程。在“皖南事变”70周年的前夕,他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5.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的本名也许没有他的笔名更为人所知。他的笔名由来也是许多人知道的:1955年,金庸因友人介绍开始写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动笔之前,他从未想过要使用笔名。小说在《新晚报》连载时,主编希望他选一个具有“侠士味”的笔名发表。几乎是不假思索,金庸将他的本名查良镛的镛字拆开,于是如雷贯耳的笔名“金庸”便由此产生。此外,金庸还有“姚馥兰”、“林欢”等笔名。姚馥兰由英文。您的朋友”(Your Friend)读音而来。当时香港报纸副刊相当男性化,金庸就以一个女性化名字写影评,冲谈一下男性的阳刚气。“林欢”的笔名也是金庸写评论用的。  相似文献   

16.
八届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文汇报驻京记者发回的“两会手记”,从3月14日人大开幕前夕以《春天的机遇》作为开篇,连续发表了12篇,对我很有吸引力。市场经济是这次两会的一大课题,市场经济写进宪法,从此我国人民政治经济生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两会手记”巧妙地抓住了一个馅饼风波的问题来写市场经济。连续发了《馅饼风波在两会》、《“无序”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写稿是为了发表;发表了,名利双收;我说:写稿并不仅仅是为了发表,更重要的是为报社、刊物“当参谋”,为民“排忧解难”。我是从1960年开始“爬格子”的,至今已有整整30个年头了。在这30年中,我发表的“作品”恰好是300篇,但更多的是对报社、刊物有“参考价值”,为民解决了“问题”。如我曾与一位同事合写了一封向上海《文汇报》提意见的信,认为该报原来有些文章不仅长,而且“官腔”十足,要求语言更接近人  相似文献   

18.
《光明日报》2000年10月13日“历史周刊”《轩輗自省保清廉》一文,有“明代御使轩輗“、“都御使张纯”等词语。无独有偶,《文汇报》2000年10月18日“笔会”《再说文人无行》一文,有“御使参奏某厨子‘制膳甚咸’”之语。显然,引文中的“御使”、“都御使”皆为误植,正确的应是“御史”、“都御史”。  相似文献   

19.
谈“专访”     
在新闻改革中,文汇报开辟了《本报专访》一栏,几年来已发表专访文章数百篇,题材广泛,有各种职业、各种年龄的人物,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治学、自学成才、家庭、婚姻、发明创造、考古、经济、文学等等,可以说是触及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人们读了这些专访,可以从中熟悉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明确一些观点,增长一些知识,解除一些思想疑问。从新闻的可读性上来看,“专访”是一种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体裁,也是记者采访写作的广阔天地。什么叫“专访”?现在还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简单说来,所谓“专访”,就是选准专门的对象,进行专题采访。它和通讯、特写虽然有着共性,又不同于一般的通讯和特写。它有着自己的个性;它要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使命。我们在开辟《本报专访》这个栏目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20.
《伤痕》发表前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发表青年作者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者对外报道说:"文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文革'罪恶的'伤痕文学'。"一篇短篇小说,为何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当时我是文汇报的总编辑,发表这篇小说的前前后后,勾起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