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对原告资格规定得过于严格,从而很难适应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环境行政诉讼的特点,放宽环境行政诉讼中有关原告资格的规定,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单位和个人诉讼制度、诉讼代表人制度、检察机关公诉制度等,在环境行政诉讼中充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更好地实现环境行政诉讼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是行政诉讼法中的重要制度,对第三人的权利保障是该制度的目的与核心。本文在审视当前行政诉讼第三人权利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学习国际先进理论,合理借鉴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出了若干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引入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法理依据及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对和解制度也予以排斥,使得行政纠纷的正当解决渠道过于狭窄,成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一大缺憾。引进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有其法理上的依据:现代社会公权力性质的变化、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完善行政诉讼理论体系的需要;同时中国的传统观念、诉讼经济的要求、降低诉讼成本等优点为构建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奠定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颁行,为我国依法行政提供了又一道法律屏障,由于行政诉讼法调整对象的特殊性及我国立法不够完善,关于行政诉讼审判依据问题一直都是理论与实务界的重要议题,本文仅对此略表拙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发展简介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沿自原南京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1944年5月4日原南京政府制定了专利法共133条,并于5月29日公布(从1912年国民党政府颁布<奖励工艺品暂行章程>到1944年颁布专利法为止,共批准692件专利,摘自赵元果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1947年9月26日又公布了专利法施行细则.上述两法律均拟定于1949年1月1日起施行.但由于历史原因,上述法律并未在中国得到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诉讼法历来将调解排除于行政诉讼之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调解引入行政诉讼已成为一种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调解自身的要素以及行政诉讼的要求所决定的。在我国的行政诉讼中是应有调解存在的空间的,在行政诉讼中引入调解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以及最高法院行政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等司法解释的相关内容,并联系司法实践中典型案件中如何分配举证责任,达到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的目的,确保行政诉讼的各方当事人一个公平公正的诉讼环境,为以后完善行政诉讼证据制度提供实践素材和建议参考。  相似文献   

8.
郭宇聪 《百科知识》2023,(3):27-28+31
<正>我国最新颁布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协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行政协议解释》)创建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履行过程中的救济机制。此机制填补了行政机关在行政协议纠纷中救济方式的空白。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仅规定了协议相对人在行政机关违约后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保护自身权利。但是行政协议的矛盾纠纷并不单指行政机关的违约,协议相对人作为协议主体之一也可以成为违约的一方。为此《行政协议解释》构建出全新的行政机关救济机制,此机制符合法治发展进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程凯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157-158
遗产税是一个较为特殊也较为复杂的税种,其税制的建立和施行都需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与之配套,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建立遗产税制的法律环境,但是相关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就遗产税能否开征以及开征之后将要面临的若干法律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0.
黄若琳 《西藏科技》2014,(5):12-14,10
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已经突破了行政相对人一方,扩展至与该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人,但"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缺乏具体的认定标准,为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与混乱。日本在解决原告诉讼资格方面发展起来的"保护规范理论"为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认定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视角。文章拟在分析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认定的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保护规范理论"及其新近的发展,试图从中进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2005年5月1日开始施行,为人民陪审制在我国的继续存在奠定了法律基础。本文回顾了人民陪审制的由来和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联系实际,从立法角度和实践操作角度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措施,认为要提高陪审制的法律地位和进一步完善陪审法律规定,使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现在已经被广泛重视并纳入国家安全之中,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的生态安全法制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环境立法的现代化进程比较滞后,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生态培训教育制度等具体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很不利于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所以,完善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王振亮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150+112-150,112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是与普通程序并列而存的独立的一种一审程序,体现了诉讼程序的经济原则和我国民事诉讼的两便精神,但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简易程序适用标准不明确,以及简易程序本身疏漏颇多的问题。必须明确简易程序只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法庭审理一审民事诉讼案件,还要对简易程序的本身进行完善,以实现其制度设计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宇  谢军安 《科教文汇》2010,(14):203-204
生态安全现在已经被广泛重视并纳入国家安全之中,但是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国的生态安全法制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但是由于中国环境立法的现代化进程比较滞后,缺乏生态补偿制度、生态培训教育制度等具体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很不利于我国生态安全问题的解决。所以,完善生态安全法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简易程序适用情况及成效简易程序相对于普通程序而言,它是指在一审程序中,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刑事诉讼法在确立普通程序的基础上规定的一种比普通程序更为简便、快捷的审判程序。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条的规定,我国规定了三类案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合同法的现状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合同法主要包括下述法律、法规:①民法通则。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现行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民法通则由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86年4月1日通过,1987年1月1日施行。其中绝大多数规定都与合同有关,如第5章债权一节规定了合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一项司法救济法律制度,早在50年代在我国即已作为一项社会政策实行.正式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起步于1994年.然而<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社会律师承担无偿法律援助义务既与现行宪法相抵触,也与立法原则相违背,与国家已经建立并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秩序不相吻合,这种实行对律师劳动的"行政征收"行为,存在严重的立法瑕疵.  相似文献   

19.
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瑞瑞 《大众科技》2014,(7):200-202
近几年,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方兴未艾,理论界也大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其源于宪法上"各级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的规定。然而无论是深究法律监督权的产生及其发展的全过程,还是细察检察机关的权力属性,都无法从中找到法律依据。应该从宪法的整体规定出发而不是片面地以"法律监督者"角度理解检察机关的监察权,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也不是宪法、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主业,以检察权监督审判权的制度安排来鞭策依法行政才是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真意所在,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也才有合法存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赵讯蔷 《金秋科苑》2009,(24):152-152
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是行政诉讼证据制度的核心问题,也是关系公正与效率司法改革价值目标实现的一项重要证据制度。本文从举证责任的概念、特征、举证期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