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是目前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重在处理好大学内部各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利配置以及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等交互作用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路径之一。临沂大学把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通过政策引导、营造氛围、利益机制调整等改革措施,引导人才资源向教学和科研一线流动和聚集,弱化了“官本位”,强化了“学本位”,取得了显著改革成效。  相似文献   

2.
重构高校治理结构: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论题。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体现为权力在管理的各阶层和高校内各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以及它们相互间的权力作用关系。这种权力结构,实际上就是高校的治理结构。一般认为,大学内部的权力表现  相似文献   

3.
农村新课程改革现在面临一大阻碍:参与课改实施的各群体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源于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各级政府之间、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以及学校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等。从参与新课程实施的人的利益的角度考察这些矛盾,是从对物质条件和政策的关注到对新课改实施中的人的关注的转变。进一步对利益冲突进行制度分析,宏观地审视新课程改革的制度体系,有助于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归因和提出化解策略。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我国大学权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绘制1988-2012年我国大学权力研究情况进行文献计量。观察发现,我国大学权力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学生权力、学术自由、学术管理等是大学权力研究中的热点主题,其中尤其以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研究最为热门,相较于此,大学权力研究中对学生权力以及其他利益群体的权力问题研究较少。一批优秀的高等教育研究者、高层次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机构成为大学权力研究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GHM理论的扩展分析,文章将剩余控制权分为名义剩余控制权与实际剩余控制权,并以此探讨我国教育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目前教育产权制度设计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名义剩余控制权的不完全,以及由此产生的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和寻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教育产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G-H-M理论的教育产权制度缺陷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产权理论,通过对G-H-M理论的扩展分析,将剩余控制权分为名义剩余控制权与实际剩余控制权,并以此探讨我国教育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目前的教育产权制度设计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为:实际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不对称,名义剩余控制权的不完全,以及由此产生的预算软约束、委托代理和寻租等问题.可以尝试从明确教育资产所有者的财产权利、界定所有者权利与教育机构法人权利、建立完善的教育产权激励机制等方面对教育产权制度改革与优化.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多校园大学系统已经成为美国公立高等教育管理的主导模式.总校与分校之间在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以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的划分是多校园大学内部管理的核心问题.管理和运作一个多校园大学事实上就是一种不断寻求平衡的行为和过程,关注及思考总校与分校、效率与效益、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深入讨论美国多校园大学管理模式是有相当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利益冲突是学校变革过程中各种冲突的焦点,主要表现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以及不同主体的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产生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威及权力结构分配的不平等,以及"集体行动逻辑"所导致的"囚徒困境"。基于此,要化解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冲突,一是要实现良性的利益冲突管理;二是要关注学校变革的公共利益,实现利益共享。后者需从建立"经济人"和"道德人"相契合的人性观、实现异质合作以及激发主体的道德使命感三方面为着重点,真正实现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交服务市场化改革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显性效率后,迎来了改革的瓶颈。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企业、公众等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不断加剧,表现为效率至上与服务均等之间的较量,公交公益与企业赢利之间的对立,公众期望与政府诉求之间的偏差,政府责任与企业伦理之间的博弈。这些利益冲突源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地位不对等,公交服务不同属性之间不兼容,公共性与经济性价值取向不协调,市场化目标与国有化手段不一致。市场化初期,这些利益冲突虽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构建相应的利益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规制机制进行一定的化解。  相似文献   

10.
对于处于变革中的学校组织来说,冲突无处不在,但利益冲突却是学校变革中冲突的焦点。学校变革的利益冲突表现为多种形式,而产生利益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权威及权力结构分配的不平等,以及"集体行动"逻辑所导致的"囚徒困境"。基于此,化解学校变革利益冲突的策略主要包括利益冲突管理以及实现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共享",而后者则需从达成"经济人"和"道德人"之间的契合、实现异质合作以及激发主体的道德使命感三方面切入来实现学校变革中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1.
传统管理与现代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概念性差别,一般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的高校垂直监管,高校治理比较关注和其制度运行存在利益关联的群体利益诉求,在多元利益群体参与中,平衡高校管理价值,提升其管理效率。高校实行多元化参与治理模式,对高校群体利益冲突、决策信息不对称以及学术原则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极为有利。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校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一方面需要改变其管理理念,另一方面还需要管理体制的支持与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中出现了忽视教师利益的问题。教师利益可以分为教师个体的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以及教师群体的学术利益。与美国大学教师聘任的比较发现,中国高校学术评议机构泛行政化导致了学术利益表达不畅通;行政权力过大,损害和压制了学术利益;教师个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制度的支持。实施聘任制的关键是:改革学术评议机构,限制行政权力,增强学术权力,促进教师聘任程序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里,大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和行政人员群体的冲突是学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三者之间最主要的冲突就是权力冲突和利益冲突,这些冲突为我们提供了看待学校管理的新视角,可以通过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来缓解冲突。  相似文献   

14.
从利益的视角而言,高等教育的管理制度在本质上也是利益协调制度,是协调和维护不同利益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学分制改革当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多元化的利益冲突。当前学分制改革困境缘于政府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存在权利利益、经济利益、观念利益以及知识利益的冲突,难以得到有效整合。要构建制度化的教育利益表达机制,保障多方群体利益渠道;放权与定责并进,法制、民主、责任意识与制度共建;整合高校利益分配,加大教学资源投入的利益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中基层政府与农民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群体利益冲突的视角,探讨了群体性事件中基层政府与农民群体利益冲突的原因,并提出化解两者冲突的对策建议。要调和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体利益的矛盾冲突,必须从政策法律上保护农民利益、从制度上减轻基层政府政治和经济上的重负,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加强对基层政府行为的监察力度。只有这样,基层政府和农民利益才能形成一个大体均衡、和谐发展、共同受益的局面,从而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处理好大学组织结构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是我国当前大学制度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基层组织是大学学术权力存在的重要部门,充分关注基层组织的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层面考察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和变革路径,通过对基层学术组织合理的权力配置,构建充分关注教师群体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学术权力的基层权力主体。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教育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围绕教育软件的有效应用,从教育信息化利益相关者角度,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形成了教育软件企业、教师和学生、政府人员、专家等不同利益群体。教育软件企业之间、企业与教师之间、政府人员与企业之间、专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形成了多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利益群体在不同策略选择下的付出、收益和风险,探寻可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及谋求理想的共赢状态,这就需要建立规范来协调,以合作代替冲突,平衡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选择互利性的博弈方式,达到各群体之间的社会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基础工程。大学文化中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和谐共存对大学文化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大学组织内部亚文化的差异主要是由两种文化主体之间的权力格局、个人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别而引发。因此,要从大学的文化特性、文化管理、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创新、不同群体利益关系调节等方面入手,积极协调,以培育和发展和谐大学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参与者众多的、把矛头指向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行为属于集体行为的范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产生既是以对某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失望为基础条件,又是以对党和国家的信赖为基本前提。社会转型期的大多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民众为维护其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地方权力和强势群体的侵害,改善行动者在当地具体的生存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利用国家权力来维护自己权益所作出的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参与者众多的、把矛头指向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行为属于集体行为的范畴。"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产生既是以对某些地方政府机关及强势群体的失望为基础条件,又是以对党和国家的信赖为基本前提。社会转型期的大多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都可以被看作是民众为维护其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不受地方权力和强势群体的侵害,改善行动者在当地具体的生存环境,依靠集体的力量,利用国家权力来维护自己权益所作出的集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