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天是萧萧15岁的生日,15岁了!萧萧顿时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好高兴! 一大清早被菱子拖到街上说是买手套,菱子叽叽喳喳的,看起来兴致很高,可就是绝口不提萧萧过生日的事。难道她忘记了吗?萧萧有点失望地想。但萧萧还是认认真真地帮着菱子挑选。“就买蓝色的吧!在白色的雪世界里一定很美。”看着菱子开心地包着手套,萧萧轻轻地说。  相似文献   

2.
《萧萧》是沈从文重要代表作,被选人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里。《萧萧》作于1929年,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保留了一贯的作风,那就是竭力表现乡下人物“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品质。小说主要通过萧萧命运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中影响萧萧命运发展的人性与制度的矛盾冲突,来探讨这个  相似文献   

3.
《萧萧》是沈从文重要代表作 ,被选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步高和丁帆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里。《萧萧》作于 1 92 9年 ,沈从文在这篇小说里保留了一贯的作风 ,那就是竭力表现乡下人物“更有人性、更近人情”的品质。小说主要通过萧萧命运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中影响萧萧命运发展的人性与制度的矛盾冲突 ,来探讨这个主题 ,以此来歌颂人性和人情的胜利 ,揭示偶然和变数改变不了整个生命循环的自然规律。萧萧嫁作童养媳 ,其实就是一个变相的免费劳工 ,由婆婆娶进门来看护仅三岁大的小丈夫 ,并且肩负照管家务事的工作。童养媳在乡下是极平…  相似文献   

4.
胆小的萧萧     
萧萧的胆子小极了,在别人看来一点也不可怕的事,她都会吓得“哇哇”大叫。这天,爸爸收拾阳台,突然,一只小老鼠窜了出来,萧萧吓得一头钻进爸爸怀里,脸都吓白了。爸爸笑了:“一只小老鼠就把你吓成这个样子,真是的,爸爸把它捉住。”爸爸用竹竿东捅捅,西捅捅,小老鼠终于躲不住了,“噌”地一下蹿出来,爸爸飞快地用鞋盒一扣,就把小老鼠给扣住了。爸爸把小老鼠装到一只大玻璃瓶里,对萧萧说: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1929年写作的<萧萧>描绘了一个天真纯朴、心智混沌的湘西少女萧萧的成长经历.萧萧经历了嫁做他人妇、性意识的初萌、怀孕生予后走向了成人期.但这种成长蜕变却未能实现萧萧心智上的成熟,萧萧的成长一直被悬置和延宕.这折射出沈从文对待湘西少女和现代文明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默写杜甫《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竟有一半学生将“萧萧”写成“潇潇”,这让我很是吃惊,这两个词怎能分辨不清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萧萧”形容马鸣声或风声,“潇潇”形容刮风下雨或小雨。于是我对学生解释:“无边落木萧萧下”即无边无际的枯叶在萧萧秋风中纷纷落下,“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登高》中并没有写雨,  相似文献   

7.
《萧萧》是沈从文先生用文字为音符奏出的温馨背后满怀忧伤的田园挽歌。田园天堂一般,令人难舍,但它老了,朽了,又值得诅咒。而萧萧只是作家特立的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8.
萧萧的父母带着她来咨询,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是一个看起来有点儿淘气的女孩子,白白净净,说话口齿清楚,甚至显得有点儿伶牙利齿,一双眼睛左顾右盼,透着机灵劲儿。可是,萧萧的妈妈却说:“这孩子记忆力特别差,上课学的知识,放学回来以后我问她,她就什么都不记得了。老师要求背课  相似文献   

9.
在电影《湘女萧萧》中,导演谢飞对小说《萧萧》的改编是一次个性化解读,既解读过去又倾注着当代意识与情感。影片在呈现出小说中对原始人性赞美的同时,将文化批评和道德批判有机结合在一起,用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道德关怀去审视人性与封建传统文化习俗,产生了与小说文本不同的语义效果。  相似文献   

10.
5月19日星期日晴第一次上网聊天,我太高兴了!“Hello,小荷,我是‘秋风萧萧’,很高兴与你交谈。”哇,这么快就有朋友了,“秋风萧萧”,多好听的名字。“Hi,秋风萧萧。”很快对方就“陈列”出了他的有关情况:“男,在二中初一年级与书‘交朋友’,在班上虽说是‘威风凛凛’,但还没捞到一官半职。”哇,“秋风萧萧”竟是个男生!“小荷,女,一中初二(1)班的班长,本人爱好写作,但有时也加入那些男孩子的足球行列。”“班长大人,与你交谈,‘无名小卒’深感荣幸也!”就这样,我与“秋风萧萧”聊起来了。我们从天谈到地,从古论到今,无所不谈。我第一次尝到了上网的甜头。5月23日星期三阴 今天,我在医院看望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姑娘,她是我的小邻居。看着她那苍白的脸色,我多想帮帮她啊!可……回家后,心里总是闷闷不乐。唉!打开电脑。“干什么?”秋风萧萧正在问话。我把今天遇到的情况告诉他。“我想发动大家为那个小姑娘募捐。”秋风萧萧很快就表了态:“OK!”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2002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对李白《送友人》一诗中的“萧萧班马鸣”是这样解释的: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其中对“萧萧”的解释是毫无争议的,但对“班马”的解释和对全句的理解把握则有值得商榷之处。查阅  相似文献   

12.
张悠 《初中生》2002,(21):66-67
5月19日星期日晴 第一次上网聊天,我太高兴了! “Hello,小荷,我是‘秋风萧萧’,很高兴与你交谈.”哇,这么快就有朋友了,“秋风萧萧”,多好听的名字.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沈从文笔下的《萧萧》被评论者片面地解读为底层人民对生命意识的毫无自觉。但作为作家小说创作成熟后的第一部短篇小说,《萧萧》成熟地表现了其所竭力追求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试图借助萧萧这一自由、快乐的童养媳形象表达对自由生命的赞扬。这个敢于冲破陈规旧俗的童养媳在实现个体生命欲望的同时,展示了旧中国妇女缺乏的坚韧美,这种美蕴藏着浓厚的风俗民情,让人感慨和向往。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2002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对李白《送友人》一诗中的“萧萧班马鸣”是这样解释的:友人骑的那匹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其中对“萧萧”的解释是毫无争议的,但对“班马”的解释和对全句的理解把握则有值得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同一种色彩对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反应,而不同色彩的组合所产生的奇妙诗境更给人带来丰富的心灵体验。台湾当代诗坛的萧萧就是一位善于通过舞色弄彩来表现自己诗思的一位优秀诗人。在萧萧的色谱中,"白色"语汇是非常独特的一类意象,白在萧萧的诗作中通过表达、变形,展示了丰富的意象含义。其诗作中的白可以分为"超脱现实的白"与"直面现实的白"两种类型,其中既包括富有禅意的色彩,又包括对自然生态的感叹和人生衰弱的感伤。  相似文献   

16.
《萧萧》是苗族作家沈从文的短篇小说名篇,表现湘西童养媳制度下生命悲喜剧,其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看似不经意之处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矛盾冲突,诸如童养媳制度衍生的婚外情、萧萧女学生梦的起与落、私生子风波与沉潭闹剧与童养媳悲剧的重演,让人感到荡气回肠。这些矛盾冲突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沈从文小说的普遍性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第一眼见到萧萧,没有人会不承认她的美丽。与她聊天,从头至尾不曾改变的语调,令我想起了许多人对她的评价——庸懒又任性的小猫。可爱与性感兼得、天真与成熟并存。喜好摇滚的女子,就是让人捉摸不透。究竟是暗藏着张扬的热情,还是无限冷漠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京派小说流派中的沈从文与废名创作思想极为相近,皆以叙写乡村的风土人情为主题,追求一种优美而又和谐的生活方式。但是仔细品味《竹林的故事》与《萧萧》这两部作品,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细微的差异:《竹林的故事》中清悠自然之韵与《萧萧》里古朴拙野之美,田园生活和谐中的人性美与矛盾中的人情美,命运无常之凄凉与麻木蒙昧之哀婉,顺乎生命之自然与张扬陋习下的人性美。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对《竹林的故事》与《萧萧》进行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9.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似文献   

20.
萧萧梧叶     
胡博 《考试》2014,(11):64-64
<正>秋风乍起,吹红了满山的枫叶,也吹黄了乡村路旁的那几棵梧桐树。黄昏,夕阳似血,泻满了大地,伴随着秋风,金黄的梧叶无边萧萧地落下,在夕阳的掩衬下如同金黄的蝶儿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独自踱在洒满梧叶的乡间小路上,脚踩在满是梧叶的地面,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声响,满眼别致的暮秋景致,伴着满耳的自然音籁,不知不觉地令人忘却了自我,使人置身于这迷人的秋色之中,与这暮秋的景致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