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乙醇为溶剂,用自制的姜黄素衍生物(L1~L2)和碘亚铂酸钾为原料,合成得到了两种姜黄素类铂(Ⅱ)配合物(A和B),通过IR1、H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它们的紫外可见电子光谱、单、双光子荧光光谱和双光子吸收截面进行了初步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大量文献查阅的基础上,对铂抗肿瘤配合物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铂配合物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较好的耐药性能的结构要求①非离子型;②合适的空间体积;③顺式构型;④与目前临床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结构差异较大酰肼类载体配体和以Cl-作为离去基团.合成并标征了三个以酰肼为载体配体,以氯离子为离去基的铂(Ⅱ)配合物,其中二个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铜(Ⅱ)-普利沙星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利沙星与铜(Ⅱ)结合后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利用紫外光谱、循环伏安法研究普利沙星与Cu(Ⅱ)的结合作用及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比;运用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黏度测定、盐效应等方法确定普利沙星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及结合常数.[结果]普利沙星与Cu(Ⅱ)以2:1形成二元配合物.通过静电和部分嵌插方式与DNA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为9.71×105L mol-1.[结论]普利沙星与Cu(Ⅱ)形成的二元配合物和普利沙星相比,与DNA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4.
以氯亚铂酸钾和自合成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铂(Ⅱ)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测定、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电喷雾质谱等多种物理手段表征了钯配合物的结构,对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成键性质进行了讨论.研究了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低自旋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中离域π键和螯合环的形成使Pt-N键加强,配合物很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构效关系,分析讨论了保留基因和离去基团对铂类抗癌物活性和毒性的影响,介绍了铂(Ⅱ)配合物的抗癌作用机理,列举了已应用于临床研究的几种典型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并总结了其结构特点,简述了科学工作者在非铂抗癌物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2-吡啶甲醛、N,N-二甲基乙二胺制备了一种新的席夫碱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ESI-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呈现扭曲的四方锥构型.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插入的方式与DNA相互作用,且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机制,分子间作用力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7.
本在大量献查阅的基础上,对铂抗肿瘤配合物的作用机制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铂配合物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较好的耐药性能的结构要求①非离子型;②合适的空间体积;③顺式构型;④与目前临床应用铂类抗肿瘤药物结构差异较大酰肼类载体配体和以Cl^-作为离去基团。合成并标征了三个以酰肼为载体配体,以氯离子为离去基的铂(Ⅱ)配合物,其中二个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我们比较研究了铂类配合物与胸腺肽的作用,结果发现,不同的铂类配合物与小牛胸腺肽的作用为吸附作用,但作用强度不同。卡铂能显著改变胸腺肽的吸光值,增强小牛胸腺肽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首次合成了稀土金属钕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的配合物,并应用荧光光谱法、DNA的热变性和黏度等方法,对该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不发生淬灭,黏度减小;热变性温度基本保持不变;Scatchard 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非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该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静电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章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钇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Mn(Ⅱ)四苯并卟啉类配合物Mn(Ⅱ)TP(o-NO2)TBPCl和Mn(Ⅱ)TBPCl,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的诺氟沙星-饵金属配合物,并应用荧光、黏度和热变性等方法,对此化合物与小牛胸腺DNA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配合物与DNA作用时,荧光发生淬灭,黏度增大,热变性温度升高;scatchard图表明配合物对溴化乙锭(EB)与DNA的结合为竞争性抑制.实验结果一致表明,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嵌插结合.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型仲胺类配体L(N,N'-二萘基-1,2-乙二胺)及其四种过渡金属的硝酸盐配合物,利用红外、元素分析、摩尔电导、1H 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结构式为[ML2NO3]NO3(M=CuII,CoII,NiII,ZnII),通过紫外、荧光光谱研究了该四种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Cu-L,Co-L,Ni-L,Zn-L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77×104,1.41×104,2.14×104和1.30×104M-1,表明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插入结合.  相似文献   

14.
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运用荧光光谱、Scatchard图、热变性效应和盐效应等技术手段,研究了3,5-二溴水杨醛缩4-溴苯胺铜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既有静电作用,又有部分的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评述 ,并介绍了紫外、荧光、电化学及核磁共振等一些常用的研究配合物和DNA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乙酰丙酮与邻氨基酚缩合,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三齿配体及其铜(Ⅱ)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的表征提出了它们可能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金属配合物DNA的作用为主要内容,阐述了光谱学和电化学等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在研究金属配合物与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以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杨醛和对氯苯胺合成了水杨醛缩对氯苯胺,将其作为配体合成了Cu(Ⅱ),Zn(Ⅱ),Co(Ⅱ)的配合物,并进行了元素、电导率、红外、紫外光谱分析以及荧光的化学表征。  相似文献   

20.
对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键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评述,并介绍了紫外、荧光、电化学及核磁共振等一些常用的研究配合物和DNA作用机制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