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代高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侧重点张少杰,李伟明爱国主义思想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是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一种最为深厚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支柱。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对多民族的大团结,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对多...  相似文献   

2.
党校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它面对的是广大党员和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所以在党校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爱国主义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各自的祖国的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都把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为一种伟大而崇高的思想感情。爱国主义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提倡的。只要国家不消失,爱国主义精神就将存在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是其最基本的精神核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最基本的精神支柱。单纯的对于历史这一课程的教学而言,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其亘古不变的话题。本文主要对怎样利用历史教育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神圣的热爱之情 ,任何民族任何时代都需要它 ,只是不同时代它具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譬如 :在革命战争年代 ,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在建设年代 ,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为祖国的建设能勇挑重担的艰苦奋斗精神 ;今天 ,对广大青年学生来说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刻苦学习本领 ,奉献祖国 ,就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就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表现。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已见端倪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科技落后 ,缺乏强大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 民族精神的教育是分层次的,它的核心是一个中心归属同时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国家意识,第二是文化认同,第三是公民人格,实质是族群归属。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民族精神定义为爱国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提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里特别要讲到的是:民族精神的实质是一个归属。讲到民族精神,首先我是一个中国人,我要有中国人的意识,有国家意识,我要对中国的文化有认同。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2012,(12):36-37
爱国主义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也是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爱国主义是激励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凝聚一个国家团结一致的向心力。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精神都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是大爱,是人类最伟大的爱。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要从孩子抓起。小学语文教程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爱国主义教育从来没有停息过。学习语言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使之延续就是对国家的忠诚。  相似文献   

8.
一、爱国主义教育行为规范化是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千千万万人凝聚在一起,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捍卫自己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尊严。爱国主义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深入到每个角落,关系到每个人。人们的思想言行很多都要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制约和规范,谁也不可能回避和超越。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两个文明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168——169页)这种最深厚的感情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为民族意志和对祖国的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爱国主义是同我国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是经过千百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道德规范,它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它的基本内容是热爱祖国的人民,热爱祖国的山河,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祖国的事业无限忠诚,维护祖国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祖国处于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拯救祖国而进行殊死斗争.可见,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团结的基础,它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精魂孟之列宁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的,这种感情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民改造历史的动力。一个民族只有一个祖国,这就象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一样。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母亲的热爱,在中华民族的人心、人性...  相似文献   

12.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爱国主义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力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没有凝聚力,也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3.
爱国就是爱自己的同胞,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灿烂的文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利益。爱国主义是对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是具有巨大感召力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爱,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民族利益是整体的利益、长远的利益,这种利益高于民族内部的、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个体和国家的利益并不矛盾,爱国主义不是民族利己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他行为。  相似文献   

14.
弘扬爱国主义加强中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思考郭从庶我国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凝重的国家,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源远流长。一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就是中华儿女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奋斗、开拓前进的历史;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全民族发愤图强,推动...  相似文献   

15.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历史课的3项任务之一,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本国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课拥有丰富、详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历史课堂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它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更是明确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改变部分学生认识上的贫乏、思想上的浅薄.作为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历久常新的传统课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但不论任何时代,民族文化都始终是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的“民族血缘”关系所决定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教育,它指的是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包括民族情感、国家意识、社会理想、政治原则等方面的教育。在开放改革、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文化,是加强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的强大武器。  相似文献   

18.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包头市二十四中学李惠英爱国主义具有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存在、发展,要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开爱国主义,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反复阐述这一思想。他说:“必须发扬爱...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1]“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2]自1994年中宣部颁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更明确,行动更自觉,树爱国心,立报国志,已成为大多数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事关国家、民族重大利益的事件中,一些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思想素质方面还存在明显缺陷。这说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远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20.
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换句话说,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激励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欣喜,为国家民族危难挫折而发愤;它鼓舞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而献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