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社会的科学能力的物理模型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劳动是社会的“一般劳动”,是一种“生产的特殊方式”。因此,社会的科学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科研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关系,它们在通常意义下仍然遵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则。由此,我们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生产力问题是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所谓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相结合而构成的征服、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劳动能力”单纯看成体力、体能方面的能力,把“生产资料”看成有形的如机器设备、矿山、  相似文献   

3.
19世纪后期,达尔文学派关于“人、猿同祖”的科学理论终于被确立。1889年,德国的进化论者海克尔指出:人是从猿进化来的。在猿与人之间有个过渡环节,这是科学上尚未找到实证而缺失的环节。他将这个“缺环”的代表叫做“猿人”。寻找这一“缺环”成为古人类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纵观文化发展的历史,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整体实践与不断交流所形成的倍增力量从中推动的结果。图书馆以社会化共享为基础,使文献交流和传播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文献成为一种资源、主要在于阅读行为转化为社会劳动的专业性分工。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阅读行为是社会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是人与技术相结合的工具,以此为取向形成潜在的,自然的社会文化积累。  相似文献   

5.
一、凿岩机具——中国得天独厚的“资源-高科技-外向型”支柱产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生产力=人 工具”。人类历史的分期,以工具的状况为标志。马克思说:“采掘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利用铜铁工具手工凿岩,已有三、四千年历史。中国火药11世纪传入欧洲,逐步用于军事和采矿。1862年瑞  相似文献   

6.
《手稿》直接地说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批判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把经济学的劳动范畴与劳动主体即人结合起来,得出了“人类的特性愉愉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结论,并且,按照费尔巴哈“从感性出发确定东西”的原则,将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置于感性的基础之上,劳动的主体是现实的感性人,劳动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设定物”。这样,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形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双向超越。相对于这种理想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是私有制及私有制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源,是人性丧失的根源,要达到人性的复归,就要消除异化,毁弃私有财产,达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7.
高之栋 《软科学》1993,7(1):50-54
<正>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的三要素是参加劳动的人、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无一不同科学技术紧密相关。参加生产劳动的人的素质主要是科学技术索质的高低决定着他们生产劳动能力的大小与创造使用价值的多寡;生产工具的发展变革特别是由于科技发展引起的巨大变化,成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劳动对象是随着人类科学视野的扩大而扩大,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开发和社会资源观念的更新,影响到社会劳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所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内核。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揭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鲜明  相似文献   

8.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认为,人类文明有三大物质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这三大支柱都离不开人类的制造活动。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道:“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可以形象地讲,人的历程是从制造第一把石刀开始的。制造业是“永远不落的太阳”,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是工业的主体,是提供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的手段以及它们进步的依托,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群众文化,并不断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文化发展的历史。恩格斯在《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创造了人,使人有了语言,有了意识,有了创造工具的能力,并且在社会的共同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最初的艺术"。从我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看,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初级阶段上的群众文化。在这一时期,宗教祭祀活动开始盛行,随之出现了所谓能够  相似文献   

10.
李好平  王莉 《软科学》1991,5(4):5-8
<正>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科学  相似文献   

11.
党和国家对老科技工作者提出“老有所为,再做贡献”的要求是由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学观点产生和形成的;人类从猿进化演变到人的发展历史,人是高级动物,人能劳动创造世界,人的一生有生、老、病、死不可改  相似文献   

12.
寻找人类的远祖人类的祖先究竟是谁?自达尔文的“人猿同祖论”战胜“上帝创造人”的谬论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究,从埋藏在地下的化石中寻找证据。距今140年前,在法国出土了一枚灵长类动物的牙齿,经过人类学家的鉴定,发现它兼有猿和人的共同特点,科学家们将它定名为“森林古猿”,认为它是人和现代猿的共同祖先。紧接着,世界各地的人类学研究家,又从地层中挖出了五六百个“林猿”化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无疑是开启“中国梦”的一把至关重要的“钥匙”。习近平非常重视“科技”和“创新”,他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通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简言之,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是伴随科技飞速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必然结果。尽管从人类社会开始,人们的生产劳动也有知识渗透其中,比如原始人所制的石斧、石刀等,为了便于剁斫,刀刃比刀脊要薄。很显然,我们不能把原始经济叫做知识经济,也不能把整个使用手工工具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即农业经济叫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15.
《手稿》直接地说是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的批判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合理思想 ,把经济学的劳动范畴与劳动主体即人结合起来 ,得出了“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结论 ,并且 ,按照费尔巴哈“从感性出发确定东西”的原则 ,将这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置于感性的基础之上 ,劳动的主体是现实的感性的人 ,劳动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而不是黑格尔所说的“自我意识设定物”。这样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 ,马克思形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双向超越。相对于这种理想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下的雇佣劳动就是一种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私有制及私有制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源 ,是人性丧失的根源 ,要达到人性的复归 ,就要消除异化 ,毁弃私有财产 ,达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的概念在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中已经作了详细的阐述:生产力就是社会生产力,也称物质生产力,是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它是由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料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构成,是在劳动过程中结合在一起的生产、物质因素的总体能力。上述因素中人(劳动者)的因素在生产力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大量实践证明,只有当人(劳动者)拥有了物资、掌握了生产技能和科学技术,并在实践中将它们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在现实中成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宋学峰  王成周 《科教文汇》2007,(7S):154-154,15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具有两重性: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非主体性”。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正策划人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种植农作物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一代代劳动者凭借双手辛勤耕耘,不仅让华夏儿女得以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生不息,更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组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技术创新组织的历史沿革技术创新组织在工业革命前,主要是作坊、手工业工场和行会。作坊是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体,其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铁农具的推广提高生产效率,个体劳作使单独耕垦成为可能,而形状短小、一具多用的农具又使力单势薄的小农家庭能够添置数量与种类无须甚多的工具,这些工具能应付掘地、中耕、收获等多方面的劳动过程,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劳动组织出现,村社共同体及其“耦耕俱耘”集体劳作便出现了动摇。作坊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经济组织,种类繁多,包括煮盐、冶铁、酿酒、纺织、粮食加工等。开设作坊不只…  相似文献   

20.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生产中也包括科学。”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力属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存在,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