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592年,日本发兵侵略朝鲜,从而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明王朝抗倭援朝战争。天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通过多方警备以及大量转运援朝物资,使其起到内地屏障、援朝基地的作用,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地处川、陕、鄂交界的。郧阳",是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忘农民起义军的基地.在这场战争中,郧阳人民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为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推翻来明王朝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海岸线北起福鼎县,南至诏安县,横亘今24个县市,其长达3324公里,相当我国海岸线总长度的五分之一。明代的海禁政策对福建政治、经济、军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明朝“嘉靖时的‘御倭’战争”,“是一场海禁与反海禁、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而“这场战争完全是明朝政府挑起的,如果明王朝不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实行海禁,……会发生这场战争吗?”笔者认为,这种观  相似文献   

4.
平播战争是明神宗万历朝三大军事活动之一,其目的在于镇压以播州土司杨应龙为首的地方叛乱势力,这场战争以明王朝全胜而告终。关于平播战争的文献主要见于《明史》、《明神宗实录》、《明史纪事本末》、《万历起居注》、《贵州通志》、《四川通志》以及杂史等。另外,时人的奏议、碑铭、文集和其他地方志也对此有所记载。上述文献对研究平播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明朝军队使用的战略战术等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学是观察社会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一种视角,其理论构建对于思考民族边疆问题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明王朝与播州杨氏土司间的政治博弈,在明王朝的控驭下,从双方互利合作到失衡、对抗最终爆发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明朝铲除了杨氏在黔北七百余年的统治。探讨明王朝与黔北杨氏土司的关系及其变化的基本历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总结明代治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明朝末年,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衰落,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族兴起于东北,并于万历四十四年建立金国。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伐明,结束了对明王朝的臣属关系,打响了夺取辽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明金战争是在清王朝建立前,明王朝与后金政权之间的生死搏斗。作为战争双方,明朝是为了消灭新兴的后金政权,恢复其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旧有统治,而后金国则是为了摆脱明朝的统治和压迫,建立自己独立的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并从明朝手中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最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7.
韩琦,北宋中期朝廷重臣,他一生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在朝为相长达10年之久,在北宋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御夏战争是韩琦所参与的政治活动中的一件大事.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韩琦在这场战争犯有重大错误,而对韩琦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认识不足.事实上,韩琦在这场战争中既有错误,又为结束这场战争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1941-1945年在广袤的苏联平原上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倾国之力,动用了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能够动用的战争手段,其战争的残酷性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不多见的。但是在这场战争之前战争双方却有过一段不寻常的关系亲密期。  相似文献   

9.
伊拉克战争自3月20日爆发以来,战事瞬息万变,惨烈的战争使无辜平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人们在关注这场战争进程的同时,也开始了对这场战争新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由于美国拥有超强  相似文献   

10.
闫栋栋 《孩子天地》2016,(6):267-268
唐朝建立之后,逐步与朝鲜半岛三国建立了宗藩关系。但高句丽在权臣盖苏文的专政下,一再破坏这种宗藩关系,攻伐新罗。于是,唐和新罗开始联合打击高句丽及百济,而学术领域有关这场战争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对战争性质、战争原因、战争影响等方面。本文将从战争前的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影响,和战争的性质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1.
1.下图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在某场战争后围绕相关相关问题进行谈判的场景。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对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12.
怛逻斯之战是唐朝天宝年间发生于唐朝与大食的一场大战,史学界对于战争爆发的讨论集中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上,众说纷纭。在研究这场战争时,只有将战争还原到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中考察,才能理解和把握这场战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是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而引起的一场国际性战争。英国反对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扩张,要求维持欧洲的均势,加入了这场战争,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战争持续了13年,整个欧洲几乎都被卷入进去。对于这场战争,以往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试通过论述在此战争中英国对法国政策演变的过程及其原因,认清此次战争的实质,这对我们客观地把握当今的国际斗争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距今一百年前的1894年7月,日本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一年因是中国农历的甲午年,故这场战争以甲午战争之名载入了史册。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恶梦,曾使中华民族蒙受奇耻大辱。 1868年至1873年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从那时起明治天皇就确立了对外扩张政策,主张以武力“开拓万  相似文献   

15.
自从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由于民族立场及研究角度的不同,中外政治家、史学家对这场战争的评价历来就不一致,英国称之为扩大贸易而进行的通商战争,而中国称之为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学者多从政治角度研究这场战争,而港台及海外的学者多从近代化的角度来研究这场战争。我觉得应遵循理性的精神,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鸦片战争。  相似文献   

16.
明代,安庆是南方重要的都市。安庆城池不仅是明朝在地方统治的象征,而且它在当时有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地位。明代安庆城池的变迁与明王朝的盛衰兴亡密切相关。安庆城池的四次变修与当时的战争变乱、自然灾害、政治变迁、社会文化发展紧密相关,以明代安庆城池的历史变迁作为切入点,有助于了解明王朝的兴衰历程。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大学生应当如何认识这场战争,如何认识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从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中认识到:自已的使命与责任这是需要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我们祝愿同学们能够从这一重大纪念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西洋火器引入与徐光启对外新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名臣徐光启受到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深刻影响,为了明王朝与清朝的战争获得胜利,在澳门葡萄牙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功推动了从澳门引入先进西洋火器.与此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新式作战工具所带来的对传统冷兵器时代战争观的颠覆性变革,阐发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崭新的进攻与防御思想.在这种努力的背后,显露出中国知识阶层对17世纪初外部世界认识的微妙变化,特别是引发了对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华夷秩序下传统对外观念的反思和冲击.虽然新式武器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改变了北方战场上的力量对比,但却无法根本挽救明王朝的衰落.值得关注的是,大规模引入西洋火器的行动激起了明王朝内部新旧观念的激烈斗争,迫使徐光启的计划最终半途而废,而且明王朝使用先进西洋火器反过来也刺激了清朝在此领域的迅速发展.徐光启引入西洋火器,其主要目的无疑是为了挽救明朝覆灭,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他希望能借此机会改变南京教案后明朝确定的排斥天主教政策,推动天主教在华的进一步发展.徐光启抱憾去世后,他引入西洋先进火器和战争思想的努力,间接地为清朝彻底击败明朝,统一国家,拓宽疆土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80):27-28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决定雅典发展方向与终极命运的重要转折点,而瘟疫在雅典爆发肆虐,使得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优势尽失并最终失败,雅典开始走向衰亡。本文探析瘟疫对雅典军队、个人、社会的影响,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雅典在这场战争中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是由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而引起的一场国际性战争。英国为反对法国的霸权扩张,维持欧洲的均势,加入了这场战争,与法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十三年,整个欧洲几乎都被卷入进来了。本文试通过分析论述在此战争中英国与法国直接对抗的原因,从而认清此次战争的实质,对我们客观地把握当今的国际斗争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