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藏传佛教在新疆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信仰与否,当地蒙古族与它都有紧密的联系,受多种因素影响,牧区蒙古族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更加紧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牧区蒙古族的宗教情感现状.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是指在中国藏民族地区形成,在藏族、蒙古、土、裕固等民族中普遍传播和信奉的具有明显民族性、区域性特点的宗教文化.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和滋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蒙古族游牧文化,对草原文化的本体要素、教义内容及藏传佛教等方面,论证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藏传佛教来源的时候,有些论者只强调印度佛教的引进之功,而忽视了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从藏传佛教的形成渠道、发展环境及教义内容等方面考察,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传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藏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和历史联系性,是藏传佛教民族与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成员加强团结、共创美好未来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4.
曼荼罗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的象征意义无处不在,通过对桑耶寺、塔尔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布局进行分析,从曼荼罗图像特征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布局型制形成之缘由,阐述曼荼罗与藏传佛教寺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曼荼罗在藏传佛教寺院中的象征意义无处不在,通过对桑耶寺、塔尔寺等藏传佛教寺院布局进行分析,从曼荼罗图像特征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布局型制形成之缘由,阐述曼荼罗与藏传佛教寺院布局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制度化的政治功能式微以后,藏传佛教的寺院影响力、活佛与僧团的权威优势、传统制度及习规等都发生了弱化、单一化等变化.当然,藏传佛教自身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调适和改造,作为化解民间纠纷、辅助政府行政的重要力量,其与政治的联系并不可能中断,当中有益于现代民主社会的价值资源更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祭火文化是蒙古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族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从产生、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论述,特别分析了新疆蒙古族藏传佛教祭火文化的历史缘由、祭火习俗的宗教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1987年9月1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在北京著名的古刹西黄寺内正式成立,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招收来的藏、蒙活佛,开始学习宗教、政治、科学文化知识,标志着藏传佛教培养活佛的教育由经院式教学改变为现代化教学,这在藏传佛教教育史上尚属首次,是藏传佛教在培养高级宗教人才方面的一个历史性改革。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加上地方上的西藏佛学院、青海佛学院、甘肃佛学院、四川佛学院等,使藏传佛教教育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藏传佛教在藏族、蒙古族群众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与两个民族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代,河湟洮岷汉人多受藏传佛教影响,在民间社会,丧葬、祭祀活动中常有藏传佛教僧人的身影,藏传佛教也借助节庆、法会吸引汉族信众;汉族士人对藏传佛教或持批判态度,或示以宽容,他们的言论行止中亦可循迹藏传佛教对汉人社会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文章以藏传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的基本过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藏传佛教在蒙古族地区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和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