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表演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演项目编导是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表演项目很好地宣传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关键人物。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如何提升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编导水平进行探究,从理论水平、专业素养、职业、选材与训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中国现行使用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比赛规则及裁判法进行分析和探索,谈谈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我国政府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目标,对比赛规则及裁判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的发展作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3.
表演项目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表演项目素材的选择与创编直接影响表演项目的作品质量和比赛成绩.当前表演项目素材的选择与创编存在素材选择方面缺乏典型性或过于强调艺术性和观赏性等问题.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练员的职业、带队经验以及对创编原则的理解等因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受"一点四方"与"汉族中心主义"的传统史观影响,少数民族教育史研究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史的研究,有着促进中国教育全面和整体发展的现实功能,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更为深刻的表征,而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将会对构建"多元一体"教育史观,焕发教育史学科活力与促进教育史学科学术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表演项目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以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文化体育活动,一直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各族人民对表演项目的踊跃参加与共同分享,体现了各民族不断增进向心力、凝聚力的共同愿望.利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获取有关资料,并运用逻辑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其表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行再思考,以期为传承和保护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更快、更好发展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6.
武国亮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2):82-85,93
本文在阐述人口转变理论基础上,从人口再生产、生育率与死亡率和制度与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讨论了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人口转变,认为少数民族的生育率已经处在2.0以下的水平是人口转变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能说明少数民族人口转变实现了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文中试从民运会表演项目的位置演变谈起,力图寻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与趋势.以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繁荣我国的民族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8.
第八、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分别在广州和贵阳圆满落幕,55个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体育项目,精彩绝伦的歌舞表演,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基于第八届和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数据,分析了两届民运会表演项目所呈现的特征,阐述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以期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现代化发展,进而将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黔东土家族“肉莲花”的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军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4):103-104,124
“肉莲花”是流传于黔东土家族的一种传统体育舞蹈,其动作粗犷,神态自然,表演独特,深受黔东土家族人的喜爱。在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挖掘“肉莲花”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对于保护和发展黔东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表演"是音乐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在第一度创造基础上进行的第二度创造,即对音乐作品的再加工过程。而"投情"作为音乐表演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支配着表演者的内心情感,是一种将作品情感基调与作品创作分析融合表演过程,属于表演心理学范畴。本文试图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断桥遗梦》钢琴伴奏,运用音乐美学相关理论,尝试分析艺术...  相似文献   

11.
从省民运会看昭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昭通市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情况的回顾和分析,提出昭通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提高管理和认识,大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重点扶持具有较好基础和优势的竞技项目和表演项目;成立相对稳定的少数民族体育科研机构,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体育干部和体育骨干I加强民族体育理论研究;完善民族体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10日,全国第9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拉开帷幕。来自55个少数民族的运动健儿,带着本民族人民的厚望和运动绝技,在抢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等比赛和表演项目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积淀了其族群长期的生存智慧,并予以民族个体或群体持续的形塑与滋养。然而,在文化"众神狂欢"的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遭受着巨大的冲击与抉择。以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为例,探析了其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及原因,并藉此提出苗侗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14.
黄梅戏作为地方大戏,其传承与改良的形态样式主要包括:扎根传统,推陈出新;嫁接借鉴,与时俱进;改良求变,个性缺失;关注现实,去粗取精.黄梅戏的发展,应时刻警惕娱乐时代对其形态样式的冲击与侵害,在剧目创作、表演样式和音乐风格上应把握好"度",应在高度保持其音乐特质与表演样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体育事业迅速发展起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是必然的。以广西壮民族传统体育"抛绣球"为例,论述它由民间娱乐走向现代体育的发展过程,试图从民族学角度来分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以及对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国家法定的重大体育活动",不仅是少数民族的体育盛会,更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对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闭幕式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现行国家主办与地方参与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举办模式中,国家与地方以及作为运动会主体的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既有共生共存的部分,也有游离与变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由龚琳娜德国丈夫创作的《忐忑》完全背离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她的怪异表演更是深度背离主题,两者的混杂产生了歌曲与表演的惊世怪象。但是,许多人在怪象面前丧失了判断力和对美的感知力,甚至饶有兴趣地模仿。怪异地表现所谓的"忐忑"这种情况与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现实、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相去甚远,不能不引起有识之士的忐忑、担忧。  相似文献   

18.
加强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发展民族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重要保障.应该在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理论与现实基础上,确立和完善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课题。本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多元文化检视,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文化特殊性,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困境及文化诱因,进而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可能路径: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对新媒体文化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结合伊犁师范学院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在分析少数民族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