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文章发表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有特定含义和多个种类。它与编辑、出版、发行、传播既有关联又有不同。章发表具有作主体性、精神作用性和批量复制性。发表既能对写作自己,更能对广大读一社会产生巨大效应。发表心理总会始终贯穿并且支配或影响整个写作过程。发表的章在价值和影响上可以分为至高、亚高等五个层次,发表媒体的外在层次也可以从多角度划分。发表主体应当遵守各种有关规则,并且投合社会需求。把握正确方略,以求发表成功。  相似文献   

2.
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的小说向来以晦涩著称,个别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针对这些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时有讨论文章发表。如朱前珍老师的《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解析》(以下省称朱文)。细读该文,发现其论述到的一些具体描写,与我依据小说文本作出的理解有颇多差异,而这又涉及怎样理解该作品的一些核心问题,特撰文讨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文章作品虽然一直在质朴、藻饰与返朴之争中徘徊,但是讲究语言声韵的美丽,始终是许多文章作者所追求的,同时也是许多文章读者所期望的.人们普遍追求和期望的是一种“出水芙蓉,天然艳丽”的美学效应.“写气图貌”、“属采附声”既是达物的需要,也是达意的需要,更是达情的需要.声韵美是文章作品的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作品的音义兼美、情文并茂的结晶,是文章作品的和谐的声调、鲜明的节奏、悠扬的旋律等音律美和协调匀称的句式、自然协和的韵脚、参差错落的音节等韵律美以及深长的情韵、无穷的意韵、生动的气韵等神韵美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开创阶段: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受挫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当年共有6篇涉及到中学或小学生的文章发表到期刊上,这为研究起了开创性的作用,随后又有一系列的文章发表,  相似文献   

5.
提起文学作品中的线索,大家并不陌生。它可以是一个人物或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地点,还可以是一个时间或一种感情。它贯穿全文,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主题深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一篇作品一条线索,阅读者较容易把握,如果一篇作品中有两条线索,那就增加了阅读的难度。那么,怎样把握两条线索,更好地理解作品呢?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几篇经典文章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关键词汇的含义。 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3.针对文章所阐述的故事,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也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才能真正把握思路、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课标·教材·学情】 预习阅读有关胡适的文章,了解本文的背景,为理解母亲性格打下基础。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主要学会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思想内涵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1年初识《教育文汇》时,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记得第一次读《教育文汇》时我十分惊讶:原来教育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呀!于是,我就停下写了七八年的诗和小说,写了几篇实实在在的属于自己生活的文章投给《教育文汇》。不久,我便接到编辑部的电话,说打算用我的一篇。当时我真的很激动,放下电话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那篇文章发表后,我每年都要在《教育文汇》上发表文章,有一年还发表了4篇呢!  相似文献   

10.
读编交流     
《大学生》2012,(11):75
北四环中路33号非媒体相关专业,甚至相关专业同学未进入媒体行业前,应该很难接触到"发稿单、发稿系统"。平面媒体"发稿",不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过程。和图书行业一样,平媒实行三级审稿制,初审、复审、终审,稿件每过一审就有一番意见,也就需要修改一个版本,加上做选题时的交流探讨,其实没有哪篇文章是纯"个人作品",都有集体智慧的成份。就在写这段话时,新版发稿单翩姗而至,增加了很多选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有关数学版权,大学生杂志已经正式进入数学付费阅读时代了,同学们可以在龙源期刊、读览天下上原貌地阅读我们的文章,也可以根据目录和摘要选择感兴趣的文章阅读.手机、电脑.平板电脑都可以。这是谨慎的一步,也是开始的一步。至于数字付费阅读这种形式你是否使用?如果用,最常用哪个平台?还希望同学们不吝相告。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日伪在沦陷区出版界实行出版统制政策,通过建立出版统制管理机构、颁布出版法规、检查出版物、查封进步出版机构、迫害进步出版界等多种方式,向中国出版业进行渗透和统制。沦陷区出版业出现了出版资产大量毁坏、出版营业额与出书种数大幅减少、报纸期刊纷纷停刊等严重萎缩局面。  相似文献   

12.
选题策划成功与否,关系到出版产业的兴衰存亡。综观今日之出版界,选题所涉及的文化领域之广、学科门类之多、知识层次之复杂、读者需求之多样是前所未有的。对出版选题进行归类分析,旨在寻求每一种类型的选题之间所共有的策划规律与特性,以便在选题策划和决策中认识其差异性,把握其共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选题的经营风险,实现其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大学发表政策导致的学者仅仅满足于发表的批评一直不断。在欧美国家,类似的批评早于1960年代就已经出现。就大学发表政策导致的上述取向产生的制度因素而言,市场化、功利化等二战后兴起的大学改革趋势固然贡献颇多,大学自产生以来被逐步确立为一种惯例、制度原则的专业主义,则在很大程度为大学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盛行提供了可能。要改变这一状况,知识分子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要做的,就是要走出书斋,走出由繁琐、晦涩的学术语言构筑的沉思默想的世界,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直面社会现实,直面普通民众对知识的诉求。  相似文献   

14.
纸质出版物作为传统的出版形式,其地位在数字时代备受冲击。有人认为,纸质出版很快就会被数字出版替代,但也有不同的意见。其实,两种出版方式各有优缺点,出版者只要保有打造经典,出精品出版物的理念,数字出版物就不会替代传统的纸质出版物。  相似文献   

15.
对提高高职学报影响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学报近年来有较大的发展,但影响力不大,高职学报如想扩大影响,办刊时应选准定位,选用稿件贴近现实,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办好地域文化栏目,特色栏目,精心修改稿件提升稿件质量,努力在学报形式上显示个性特色,拓展传播渠道等。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1931年飞机失事后,为了纪念徐志摩,《新月》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出了“志摩纪念号”,其具体出版日期不详。相关资料关于其出版日期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通过查阅《新月》第四卷第一期刊登文章的写作日期、其他文献资料对《新月》第四卷第一期文章转载的记录以及《新月》第四卷第二期至终刊的出版日期,认为《新月》第四卷第一期“志摩纪念号”出版日期为1932年8月1日。  相似文献   

17.
邹韬奋在丰富的办报实践中形成的新闻出版思想,一是报刊要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目的,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发挥其独特的指导作用;二是刊物要在遵循新闻事业的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三是刊物要把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文风力求大众化;四是新闻从业人员要有独立的人格,要具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和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五是新闻媒体应严格把好广告关,无论是广告的数量还是广告的质量,都必须以为受众负责为基本准则,决不能以牺牲受众利益为代价,甚至做出有辱报格、国格的广告。这些对当今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Prospective authors submitting articles to The Clearing House or other professional journals should realize that publishing success depends, in part, on game strategies. This article by the Executive Editors of TCH identifies ten strategies, based on metaphors from competitive sports, that can help authors win at the publication game.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实践自由,顾名思义,就是人在实践经验活动中要求实现作为人的本性的先验自由。具体来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实践自由的形式方面的先验自由和作为其内容方面的经验自由。前者指虽然人受自然因的限制,但其意志仍然具有一种独立自主地开启一个因果序列的本性和能力,它是人之所思所做的无原因的原因,即自由因;后者指先验的意志自由在经验世界中的外化和实现。马克思的实践自由之新闻出版自由是二者的一个统一体。这一实践自由尤其蕴涵在马克思关于新闻出版自由的三个文献中,三个文献无不彰显和放射着新闻出版自由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