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黛玉的眼睛展现贾府的繁华,刻画了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三个主要人物。本文对《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刻画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五节至三十二节。节选的这一部分,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写林黛玉所见所闻。全文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林姑娘到了"。写林黛玉进贾府。黛玉初  相似文献   

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的节选部分,林黛玉进贾府,一个浓墨重彩的"进"字深意读之不尽,细究这个"进"字可谓是意蕴多重:贾府的显赫高贵、森严的等级制度、宝黛初会情缘始生、林黛玉泪尽缘灭于贾府、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女英雄。  相似文献   

5.
潘红娟 《现代语文》2010,(6):140-141
《林黛玉进贾府》是中学语文课本上的经典篇目,因为它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红楼梦》的所有精华:文学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筑的,医学的——可以说《林黛玉进贾府》是解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6.
高语第四册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课文写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介绍了贾府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三春姐妹及贾政、贾赦、邢夫人、王夫人等一大批贾府亲眷。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全书的序幕。《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小说的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在《红楼梦》中第一次展现了贾府这一全书的典型环境,第一次让贾府大批主要人物出场亮相,第一次让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这些内容无论是在序幕阶段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哭』和『笑』《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洋洋洒洒7000字,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概括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人物的身分地位和思想性格,展现了全书的典型环境。这些内容无论在序幕还是在全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林黛玉原是...  相似文献   

9.
王冰雪 《现代语文》2013,(11):107-108
依照常理,名著阅读教学课堂中,诸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节选《林黛玉进贾府》等应该备受高中同学的青睐。因为《林黛玉进贾府》片段中塑造的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早已通过电视或者电影等多种媒体在高中同学们的心目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陈琼 《学语文》2013,(2):52-53
《林黛玉进贾府》(苏教版必修二教材)是《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的主要部分,它在《红楼梦》全书的艺术构思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文章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展示贾府的尊贵豪华以及与皇家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这些内容在《红楼梦》全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抓住文中的一“笑”一“哭”,以此作为学习的切入口,我们便能很好地把握这些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极为忙碌的场面。透过这些忙碌的场面,我们不仅能够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角色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能在此基础上一窥封建等级森严的大家族中的种种繁文缛节,进而更深层次了解到封建大家庭衰落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林黛玉初到贾府的见闻、表现和感受,我们可以从中探知作者笔下的林黛玉美丽文弱、礼数周全、内敛得体、懂事明理的人物本色。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有两篇节选自《红楼梦》。一篇是初三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第四回),一篇是《林黛玉进贾府》(第三回)。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可联系第四回所提及的那张“护官符”。这不仅是因为“护官符”中的史,贾、王三家中的某些人物将在课文中次第出现,而且,还因为作品通过林黛玉进贾府后的所见所闻,从封建剥削、阶级对立、派系倾轧、思想分歧等方面对贾府作了形象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之后,教材变了,但仍保留有不少传统的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药》等。那么,在新课标的要求下这些传统课文又该如何教?下面我就《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林黛玉进府的见闻,第一次正面细致地描写了贾府的豪华、富丽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示了《红楼梦》一书的典型环境。由于内容繁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一些细节极易被忽略,如以下这段环境描写。  相似文献   

17.
张博 《学语文》2008,(3):15-15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选文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拟就其刻画主要人物时对比手法的运用问题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生命铸成的舍利。如何品味这一文学大餐?怎样打开这座艺术的宝库?高中语文课中,编者打破章回结构,根据故事的完整性要求,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一篇。这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思考的。学好《林黛玉进贾府》,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进入《红楼梦》这座艺术宝库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林黛玉进贾府》作为古典文学名著的节选进入职高《语文》教材,编者希望由此而引发同学们产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小说的教学有一些常规的做法: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然后结合环境描写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本课即可分析林黛玉两进荣国府一到...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善于通过细微小事显示人物个性。《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有两句话:“只刚念了《四书》。”“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本文以此为例说明这一点。《林黛玉进贾府》中突出了林黛玉谨慎细心的性格,林黛玉此次进贾府,不仅仅是简单的外孙女到外婆家,而且是以一个客人的身份来到贾府的,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林家的尊严和体面,所以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黛玉初到贾府,贾母看到外孙女自然是爱怜不尽。吃饭时安排黛玉坐在身边,饭后与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