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文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工科先驱和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典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基于科举活动史的视野,纵观唐文治求学、为官和兴教的经历,科举是贯穿其间的关键词,他早年志于科举而勤读应考,中年得益于科举由学入仕,晚年图变科举无望而顺势兴办教育.通过分析唐文治所奏《请挽大局以维国运折》中所提的科举改革建议及其辅导门生应科举试的观念发现,唐文治对科举存废所持的是一种代表与时俱进的温和改良派的取向,与晚清立废科举和渐废科举的派系主张具有明显区别.受科举教育的深刻影响,为"保存国粹",唐文治弃政南归兴办教育,尤其是创办无锡国专的巨大成就,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教坛丰碑.  相似文献   

2.
中国兴科举1300年,废科举已逾百年,然而,兴科举的利弊得失,废科举的功过是非,却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些年似乎又成热点。掌握和运用历史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或许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基于这种认识,提出“历史地看待兴科举和废科举”,即从科举考试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和改革废除的全局的历史演变加以考量和评价,才能获得有益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废科举对教育的影响可谓是利弊兼得。从利的方面看,废科举使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带来了女学的兴起。从弊的方面看,废料举使得教育的普及失去了制度的推动与保障,并造成新式教育的贵族化倾向。废科举于其时的教育虽带来弊大于利的影响,但历史的脚步无人能阻,且废科举在开辟现代教育之路这一点上的积极意义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4.
李鸿章本是科举之路的成功者,却在接触西学后批判科举弊窦,主张以经世致用为标准培养和选拔人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具有"抡才大典"之称的科举制度。他还极力奏请清政府设立算学一科,推动了晚清的科举变革,为之后的科举变废奠定基础。可以说,李鸿章不仅是科举时弊的批判者,也是科举制度的冲击者,还是科举之变的推动者,更是清季科举变革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5.
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晚清教育改革相辅相成、同步运行的两大工程,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步骤.新式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的转变、办学主体和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以及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觉醒等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促使“高度合一”的政学关系开始松动,而且也唤醒了现代教育的主体意识.全面考察科举革废这一历史进程是正确认识现代教育主体意识诞生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废止前后,维新派的一些领袖人物对待科举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梁启超是其中的著名代表。晚清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止。制度废止以后,鉴于对当时社会现象以及西学了解的加深,他们对科举制度又进行了重新的合理评价。这种转变过程打上了深深的时代与个人烙印,反映了他们随着社会发展对科举制度存与废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是对中国历史上教育、政治、化等各方面起过重要影响的考试制度,“科举学”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以科举制及其运作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学。由于“科举学”具有重要性、独特性、广博性、现实性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学术的一门显学。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事件,为纪念中国科举制废止100周年,我们特约请“科举学”的倡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教授组织了这组“科举学”笔谈,以飨读。  相似文献   

8.
科举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起了巨大作用。科举的废止,造成清末社会人心动荡,城乡分割日重一日,政局遂变得混沌脱序。废科举所带来的社会震荡,说明对重大的社会和教育制度的变革,必须遵循渐进的原则。在对待高考的态度上,废科举的政治影响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思:在没有找到更佳的选材方法前,我们不应贸然否定和抛弃而应坚守和健全现有的相对科学、合理与公平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9.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10.
晚清小说《学究新谈》生动地表现了晚清科举革废后士人的种种命运,以及他们向近代知识分子转型的复杂历程,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晚清科举革废与士的近代转型的小说,也是历史文献。其意义和价值应该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元杂剧作家的绝大多数是在科举教育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科举情结也自然流露于作品之中。在元代科举停废的情况下,元杂剧作家主要从下层文人的生活、遭遇、社会地位等角度呼唤着科举,以向世人展示下层文人的人生价值,从中也表达了下层文人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2.
论作为科举考试的一类题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高宗时期论即被纳入进士科考试,及至中晚唐,论成为独立的考试题型。宋代科举普及经史论,论的写作格式逐渐定型。清初试论围绕基于《孝经》抑或《性理》命题有过政令反复,因易藏关节,乾隆后期不再基于《性理》命题,清末短暂恢复试史论,随着科举被废,论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科举试论初期增加了考试的多样性、灵活性与实用性,中后期程式化写作则限制了士人驰骋才思、自由论辩的空间,影响了考生个性发挥与考试公平。科举试论于今仍具启示:1)考试题型与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国家的施教理念与育人标准;2)考试题型与内容应立足人才选拔的需要,当其展露弊端时应及时调整、改革乃至废除;3)应稳妥推进考试改革,把握好公平与效率、规范与个性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唐代安史之乱后,科举改革者对当时仕进文人的素质提出质疑。礼官杨绾彻底废除科举制度的动议,引发了整个思想领域的重整。尽管之后科举试诗赋取士仍时有反复,但经义取士的趋势在中唐明显强化。中唐礼官的科举革废之争对中唐文人的政治情感、政治价值取向、政治行为模式的冲击是巨大的,促成了中唐文人由文词空言治道向文学与政治结合的素质转型。  相似文献   

14.
蒲松龄大半生累于科考,科考失意使他对科场黑暗现象充满深切的怨愤,而个人理想与价值期待又使之终生对科举功名有着难以割舍的迷恋,这种情结反映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对科举的批判就体现为鲜明的个体主观色彩,体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15.
近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是西学东渐的“舶来品”,也是传统高等教育变革的结果。在废科举百年之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套科举学丛书,厦门大学副研究员张亚群博士的专著《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就是其中之一。该书系统考察和论析了科举考试的变革、废止与近代高等教育演化的互动关系,揭示科举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规律及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史料翔实,文笔简洁,拓展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研究领域,是“科举学”与教育史研究的一部佳作。本书一大特点是,独辟蹊径,系统深入。它从科举变革的视角,深入考察、分析近代中…  相似文献   

16.
陈兴德 《中国考试》2006,(3):33-37,49
在中国科举史上,围绕是否保留科举制度至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理论论争,其间科举制还曾经数次中断,但总是旋罢旋复,无怪清季有人断言,“终古必无废科目之虞”!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内部统治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面临崩溃边缘,科举制度日益成为批评的中心。其结果导致了1905年光绪皇帝作出废止科举这一“可惊可骇”之举。重新检视科举在近代的遭遇,不能不说当年的“改科举”(主要是取消八股)与其后的“废科举”在观点上有重大区别。废科举后,包括严复、梁启超在内不少学者都对废除科举的做法表达过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清末以来种种对于科举制的以  相似文献   

17.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具有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显著优点。同时也有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发展等消极影响。但两相比较 ,科举利大于弊。清废科举既有积极作用 ,也有深刻的教训。其仓促废除科举而无相应的替代制度 ,对准备科举者的出路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 ,导致人心的急速流失、政局的更加混乱和政权顷刻间的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8.
与宋代相比,元代福建的科举事业远不及宋代繁盛,在南人地区内,也没有一定的优势。据《八闽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36名;而据《重纂福建通志》记载,元代福建进士及第73名。元代福建科举的暂时低落是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其一,元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制约了士人的科举活动。其二,元初福建人民抗元斗争和元末的战乱,使得生灵涂炭、人口锐减、经济萧条、文教荒废,对福建的科举活动也必然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三,元代福建行省的置废分合十分复杂,大大增加了闽人科举考试的难度,严重打击了闽人科举活动的热情。尽管如此,元代福建科举还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明清福建科举再创辉煌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科举制度对于塑造传统士人的个性及集体心理影响深远。不同身份的士人对科举的认同心理、应试心理明显不同。举人群体在整个科举士人体系中承上启下,研究其独特个体,对于窥视整个群体心理和集体行为,意义重大。晚清士人左宗棠以举人身份建功立业,对科举爱恨交加,认同科举的同时,又为科举竞争的残酷深感无奈。他虽要求子女积极应考,但又笃信福报思想。举人身份使左宗棠建功立业过程尤为艰难,导致了他自信与自卑交织的个性心理。  相似文献   

20.
科举政治是指以考试选拔为官员主要录用方式的官僚政治.科举时代多数中高层官员由进士出身,而科举牢笼天下英才,不仅能消弭反叛力量,所选拔者尤多报效国家的志士.科举与古代地缘政治、吏治、朋党等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科举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大部分政治精英从科举选拔出来,科举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产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科举政治研究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撑着科举学,促使科举学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