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创争快报     
社区教育推出“百科全书”本刊讯在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进程中,作为城市的重要细胞,社区教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由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办事处主编的《社区教育大纲》,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推出,这也是我国首部正式出版的社区教育大纲。延吉新村街道是上海最早开展“建设学习型社区”活动的社区之一,也是上海学习型社区的实践基地,他们倡导的社区、学校、家庭为一体的“没有围墙的大学校”理念,为建设新型城市社区设定了远大前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年教育实践的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社区老年教育活动的特性决定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角色的特殊性.此研究通过对优秀社区老年教育教师的访谈,基于Nvivo软件分析,将社区老年教育 教师扮演的角色归纳为集“教学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学习促进者”、“教学艺术家”、“学员关怀者”、“学习研究者”等六大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  相似文献   

3.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中,师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实际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不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管理还有待改进。小学要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就要提高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从组织管理方面探讨与其他教育活动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4.
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社区教育作为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塑造上海“城市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总体看来,上海社区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很好地贴近社区建设的实际,或者说社区教育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区建设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这很可能成为上海社区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本文拟从社区建设与社区教育互动发展的关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上海社区教育发展的思路和策略。一、社区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工程社区是一个城市和社会的基本单元。在…  相似文献   

5.
社区教育的理念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一、社区教育的兴起现代意义的社区教育是本世纪先从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尽管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与社会结合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古代社会就已出现。我国古代的“乡校”、“乡约”、“社学”等都还有社区教化、社区自治、社区建设等社区教育的色彩。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参与和谐社区建设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区校合作形式。大学师生与社会工作者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探索研究,将为今后社区工作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社区也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课堂,为大学生的教育及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实践场所。高职院校关注民生、服务社区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耗蝎状况,有助于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发展.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合肥和芜湖两个城市的一百名专职社工的职业耗竭状况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合、芜社会工作者出现中等程度的职业耗竭状况;同事朋友支持、工作环境和社区归属感是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的显著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增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支持力度、改善工作环境、发挥社会工作者主现能动性进行自我调节等方式,改善社会工作者职业耗竭现状,防止职业耗竭状况的恶化,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而这一过程需要社会工作者、社区、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以构建学*--3型社会。这不仅明确了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更明确了社区教育的社会责任。社区教育具有“教育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本质特征。但目前在社区教育实践中往往重视其教育功能而对其社会功能的关注度明显薄弱,社区教育研究中也缺乏社会效益的研究。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社区教育活动对教育目标群体和当地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社区教育社会效益评价是对社区教育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的持续评价活动。其社会效益评价意义:一是推进构建完整的社区教育评价体系;二是全面促进社区教育工作。社区教育社会效益的抽象性、迟滞性和不易测量性的特性.使其社会效益评价更适合采用综合测评和质性研究的方法,呈现评价客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复杂性、评价主体的协同性、评价实施的全方位和持续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樊永生 《广西教育》2023,(18):83-86
本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中存在党建领航作用发挥不够、对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协同管理效能有待提升、智慧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从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视角,提出通过实施浸润式、下沉式、场景式、参与式、贴心式育人,打造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时代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聚合微观的社区空间内,社区教育旨在推动教育与社区的融合,使得教育赋能社区治理具备实践基础。遵循社会资本内涵逻辑,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有着“互为因果”的有序循环关系,即社区教育的主体增能、组织培育、要素融合等功能属性基于社会资本的“信任合作、制度规范和扩大网络”破解“参与弱、主体不足和资源分散”社区治理困境。基层案例表明:基于“学”“育”和“联”模式实践,社区教育通过学习共同体、社会组织和资源聚焦等载体展现出教育的“柔性力量”,激活和创新社区治理的内容和途径。面向未来,社区建设通过强化学习共同体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和扩大资源供给等策略推动“教育+治理”模式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运行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终身学习的教育场景。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发外来务工人员开放教育市场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在农民工继续教育上有着根本的利益,农民工聚居社区的政府、企业、农民工,甚至学校,他们在农民工教育方面也都有着共同利益.外来务工人员是一个非常好学的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愿意为自己的继续教育买单的,平均每人年继续教育开支的意愿达700元.必须把教育基础设施建到农民工的身旁,在每个拥有1~1.5万元左右农民工的聚居区建立一个学习中心,一辆短程的公共汽车就能把一个学习中心和周围的学习中心联结起来,形成一个社区/开放大学.农民工需要职业技术培训和学历文凭相结合的教育项目,成人补习教育、娱乐休闲教育等需要创造性地运用网络和面对面授课相结合.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开放大学:即是没有门槛;教育超市;开放教育市场.我们建议“政府自上而下推动“ “有创意的红娘“ “社区利益相关者共建“的模式.中央政府和工业区密集的地方政府可以分别设立“工业区社区大学专项资金“,鼓励“有创意的红娘“来申请“赠款“,举办工业区的社区大学.工业区建立之前就存在的成人学校挂上一块社区大学的牌子来面对今天农民工这批新产业工人的多样性教育需求,弄得不好就是“刻舟求剑“、“削足适履“.因此,鼓励大学教育家举办社区大学,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所有制的大学,也不是民办大学,而是既有国家“赠款“,又有社区(镇/村)公共投入,还有企业和其他社会团体和民众投入的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大学.这种社区大学是真正非盈利的,可定性为新兴的“事业单位“,产权完全归社会所有.当中国在五到十年内进入下一轮高等教育扩张时,可能这种“全工半读“的“开放大学“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力,一种提供“只要愿意,肯劳动,人人都可上大学“的新通道.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扩展阶段(1993年以后)、实验创新阶段(1999年至今)。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受到进一步重视,社区教育课程内容趋于拓展和丰富,课程呈现特色化。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今后如何发展,需要在其价值取向上达成共识,因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基于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在课程建设上必然表现出一种倾向性的观念。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等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影响较大,呈现出实用性取向、民主与公平取向的特征。所以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总体趋向是,课程建设采取分权为主、协调统整政策,课程设计采用多方参与基本方式.课程实施和评估重加科举期.范.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将直接影响他们的融入城市进程。要充分利用单位、社区、教育机构及服务组织等多种社会资源,加强对他们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他们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社区教育具有教育目标多重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社区教育能促进社区发展,要有效开展社区教育,必须加强政府的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开发教育课程,建立高水平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越来越庞大,其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对城市的管理和秩序的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制约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现代化的进程。要解决这一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种重要且必然的途径。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区教育又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形式,必不可少。所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在社区教育体系下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中国社区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入21世纪后,迎来了繁荣发展期,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教育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其发展,学术界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系统地对近20年来我国社区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发现从2000年以后,我国的社区教育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07年)主要以社区教育的实验探索、国外的经验介绍为主要内容,并以大量的相似讨论主题为主要特点;第二阶段(2008—2018年)主要以全国开展的社区教育试点及思路的反思为主要内容,并以谋求社区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为主要特点。虽然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但是从当前对社区教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社区教育仍然存在内涵界定不清晰、缺乏宏观的空间规划、教师队伍建设能力不足、管理及保障体制机制等内涵能力建设研究不充分等问题,未来可以加强对社区教育的宏观空间格局演进及规划、微观的社区教育资源配置以及数字时代的内涵能力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中国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当前关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权益保护、制约因素、政策措施等一些宏观层面,而对于他们城市融入和城市社区教育的关系等微观层面研究较少。本文以增权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求,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典型社区教育实践,探究促进城市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提出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模式和可行性方案,更好地帮助农民工的未来生活就业以及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院校孤独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其专业化水平也日益提高。随着社会上孤独症人群的逐渐增多,孤独症教育引起了我国特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提高孤独症教育水平,培养孤独症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促进孤独症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国特殊教育面前的一件大事。孤独症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领域中一个较新的专业。如何更好的开展孤独症教育、如何办好孤独症教育专业,这对特殊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对孤独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体系进行阐述,以期能够为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龄在业人口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庞大而又特殊的队伍,分析,把握老龄在业人口的现状特点与变动趋势,对于合理开发,利用和转化老年人潜在的“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老龄在业人口的现状特点是:在业人口在业程序偏低,与人口经济发展阶段不相称:老龄在业人口的化教育构成和职业,行业构成不合理,影响着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就业程度,女性老龄人口的在业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迅速发展的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为背景,对北京市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了该地区民办高校在教师资源高效利用上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对兼职教师、公办高校退休教师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对社区、工商业人才的开发与运用,以及对双肩挑复合型人才的开发与运用。总结提出民办高校长足的发展必须在高效的人力资源利用的同时壮大自身的专任教师队伍,提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