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中。  相似文献   

2.
对于普通人,读武侠小说有什么好处?是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素养的,我们整个社会提出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如何发展现代人,我们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民族国家、对待全人类、对待自然界?这些的综合就是我们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什么     
《教育》2008,(3):8-8
《今日文摘》2008年第1期刊载《文化是什么》一文对文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的剖析,文中提到: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它与人类如影随形,是漫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行为的总结。“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文化的重构。自主、合作、民主、宽容、反省、创新,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找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就得明了这一点。历史教育的本质,乃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包括古人与今人对话,教师和学生对话,学生和学生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希望自己能抛弃愚蠢,学会睿智,忘掉仇恨,增加理解,生活更加美好。在对话中,教师如何对待历史,就是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如何对待学生,就是如何对待自己。  相似文献   

6.
巴学园 《中华家教》2012,(11):17-18
提高孩子的交往技巧,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需要家长格外用心和用功。我认为以下功夫如果做到了,孩子与人快乐交往、顺利融入集体、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将都不是问题。家庭亲密打基础一个家庭中,关系先于教育。而在家庭的各种关系中,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夫妻一方如何对待另一方,如何对待老人、孩子,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对自己、他人和世界关系的看法。孩子如何对待自己、朋友,并发展与  相似文献   

7.
儒家伦常法则:忠恕之道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恕之道作为儒家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伦常准则,包括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他人两个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的层面。"忠"侧重如何对待自己,它实际由"中"派生出来,强调的是通过"执中"、"正己"而"尽己成性",与三代以来的尚"中"精神一脉相承。"恕"着重如何对待别人,它强调通过推己及人、以成全他人,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两种表述形式。依儒家之见,"忠恕违道不远",只有既正确对待自己,又正确对待别人,我们才能达到"在邦无怨,在家无怨"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这篇课文节选自1980年第24期《红旗》杂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原文共有五个部分,它们的小标题分别是:第一,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上级的指示;第二,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的工作;第三,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我们国家的大事;第四,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群众;第五,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概括了一个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人对己、对上对下、对党和国家各个方面应有的正确态度。文章的开头指出:“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这对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做宣传工作、理论工作、报刊工作的干部,是一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对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知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的功用就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从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对社会来说,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决策指导和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师德评价形式化、内容窄化、过分量化、外部管理导向、以奖惩为主要目的等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师德评价应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几个层面 ,依据教师如何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对待师生关系等内容 ,运用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1.
哲学是对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知识以及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的功用就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从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境界;对社会来说,为和谐社会提供了决策指导和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2.
人生在世,都有一个如何对待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问题,由于各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答案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对待三者,我的看法是:一是生活上要常知足,不断节制自己的私欲;二是工作上要知不足,不断解剖自己的缺点;三是学习上、事业上要不知足,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业态度就是教师的劳动态度,包括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持何种认识,如何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投入怎样的情感,如何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等。不同的职业态度成就不同的教育人生。一、教师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4.
《园丁》     
一个教师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王道生同志的中篇小说《园丁》,通过主人公方华的一生,给我们作了明确的回答。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初期一所普通的城市中学里。那时,“横扫一切”的“狂飙”虽然已经过去,可是,“白卷”“日记”又鼓噪一时,“五七中学”陷入了新的混乱。尤其是初一十班的学生气病了班主任,赶跑了新老师,“吸烟、胡闹、耍贪嘴、交白卷成了风。”因此,学生要不要学文化、教育要不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进行整顿等等问题,便迫不及待地摆在了人们面前。教师方华出于高度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湖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成长     
【导引】 告别了稚嫩的童年我们便拉开了人生的序幕,走进人生的花季。然而,花季又伴随着种种不安与焦虑……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男女情谊,如何控制自己多变的情绪,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许许多多的问题,每时每刻都涌人我们的心间,我们焦灼地寻找答案,热切地企盼指点。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期正是性生理发育趋于成熟、性意识觉醒、性冲动较为明显的时期,早恋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并对待早恋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早恋的成因、早恋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早恋入手,对早恋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剖析和阐述,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学会爱他人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成千上万的人,其中熟人总是少的,绝大多数是陌生人。一个人待人如何,不仅看其如何对待自己熟悉的人,也要看他对陌生人怎样。对待熟人好,或多或少地还掺杂着一些功利的目的,而对待陌生人好,则完全是出于本心,因而它就显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相似文献   

20.
心态开动脑筋,抛掉畏惧(彭超,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每个同学或多或少总听到过高三生活如何如何辛苦,学习任务如何如何繁重……之类的话,于是产生了畏惧心理,以致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