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点燃、加热、高温、燃烧要使化学反应发生 ,通常需点燃、加热、高温或加入催化剂等条件。点燃 ,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点燃 (有时加热也可以 )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 ,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 ,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 ,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加热 ,一般为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的外加条件 ,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 50 0℃。对非可燃物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 ,若反应放热 ,则反应被引发后 ,加热可停止。对大多数需加热的化学反应 ,特别是吸热反应 ,则加热需伴随…  相似文献   

2.
1点燃、加热、高温、燃烧 "点燃"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用来引发化学反应,并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点燃点燃是一些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继而使可燃物燃烧起来.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它是一种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因而,"点燃"与"燃烧"的意思不同,不能把"点燃"  相似文献   

4.
点燃、加热、高温都是化学反应的条件,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温度的高低不同,以及是否需要连续不断地提供热量。1.点燃是引发着火点较低的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温度条件,即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八点。如:常用酒精灯、火柴等外界热源提供热量。热源火焰在接与被点燃的物质接触,在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后,就不再需要热源,靠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2.加热也是指反应条件,可用“凸”表示,是指为了使反应进行,必须连续不断地提供热量的一种操作。但所需要的温度较低,约在500℃左右,用酒精灯的火焰即可达到。加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所以,点燃(有时加热也可以)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先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然后迅速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星四射,说明反应放出的热足以使其继续燃烧。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点燃、加热等)的结果,是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6.
谭军 《初中生辅导》2006,(21):90-93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 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 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  相似文献   

7.
化学术语是初中化学的重点知识之一。为便于同学们确切掌握,现对几个易混淆的化学术语进行辨析。一、点燃、燃烧与加热点燃是点火使之燃烧。加热是使物质温度升高。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性物质(如氧气)间发生的一种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是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而点燃才是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条件,故在书写可燃物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时要注明反应条件为点燃。反应条件的不同取决于反应物的化学性质。点燃与加热的共同点是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不同点是点燃是可燃物需经“点”,即加热使其(局部)达到燃点。由于燃烧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8.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例1(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错误;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错误;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错误;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正确. 答案:D  相似文献   

9.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紧紧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一、两个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可燃物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因此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达到  相似文献   

10.
通常所说的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应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 .两个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因此 ,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 ,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灭火 .同学们想一想 ,以下两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 ,蜡烛会熄灭 .(2 )油锅里的油不慎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火很快熄灭 .答案 :(1)降温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 )隔绝氧气 .三层火焰点…  相似文献   

11.
一、判断现象是否属烧主要依据是什么?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是判断现象是否属燃烧现象的主要依据:发光、放热、剧烈的、氧化反应四者不可缺一。节能萤光灯发光,放热但不属氧化反应不属燃烧现象。二、可燃物都可燃烧吗?可燃物可燃是内因。通常所指燃烧必须有一定外部条件:达到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两者不可缺一。白磷放在煤油中不会燃烧,放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逐步积累达到着火点才会引起自燃。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的指南,是能源开发的根本,是环境保护的领袖.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本人教学有年,积累浅见些许,列举如下,希望同仁共同商榷. 一、利用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扬利避害 先了解可燃物的燃烧现象:燃烧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可燃物;2.氧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其中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可改变.那么,改变可燃物的状态,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就可以使燃烧更符合生产、生活的要求,扬其利,避其害.  相似文献   

13.
<正>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物质在空气里燃烧的急剧程度,取决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同学们在描述燃烧概念时,常出现如下误区。  相似文献   

14.
考点1:燃烧和爆炸的条件【例1】同学们一定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吧,周“瑜火烧赤壁”而大获全胜。试依据下图回答问题。⑴曹军的木船是;⑵木船燃烧的条件是。分析:燃烧和爆炸的条件有三个: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要燃烧,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是燃烧若发生在有限的空间,短时间内积聚的热难以散失,就可能引起爆炸。本题中,木船是可燃物,所以木船燃烧的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答案:⑴可燃物⑵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2:灭火和防爆的原理【例2】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  相似文献   

15.
解析 由实验1知,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这表明只有可燃物才能燃烧.由实验2知,盖上杯子的蜡烛熄灭了,这表明可燃物燃烧须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由实验3知,小木条燃烧,小煤块不燃烧,这表明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相似文献   

16.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本节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对燃烧现象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有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这就是灭火的原理.根据灭火原理可确定灭火的方法.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二、重点难点突破(一)燃烧1.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燃烧,  相似文献   

17.
活动目的:1.巩固与深化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懂得可燃物不但可在氧气里燃烧,有些可燃物还可在某些物质里燃烧.2.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灭火的条件,懂得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白只有牢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将来才会更好地为四化做出贡献.3.通过活动,使学生激发起更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燃烧及其条件,知道可燃物要燃烧必须具备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指…  相似文献   

18.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19.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容易混淆的几组概念枝城市三八八厂子弟学校李炳喜(443301)一、加热、点燃、燃烧、高温1.加热:是指引发或维持反应进行的温度范围。一般用酒精灯作为热源,且一般不与被加热物质直接接触,通常不超过500℃。对于吸热反应来说,加热要伴随化学反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