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名辩逻辑思想产生的社会大背景出发,探讨了邓析逻辑思想产生的原因,认为他们的逻辑思想中有许多合理的因素,推动了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邓析的“刑名之辨”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名实一致”的原则,他已经意识到不同的刑名应该适用于不同行为,不同的行为亦属于不同的刑名,邓析的“两可之说”遵守了思维一致性原则,无论是从辩证法的角度或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析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名实问题是先秦逻辑思想的热点问题之一。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杜国库发表了一系列研究先秦名实问题的文章,对中国先秦逻辑史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杜国库认为名实问题是把握先泰逻辑思想的关键所在,他以名实问题为线索勾勒出先秦诸子逻辑思想的发展历程,用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阐述了“名”、“实”概念的含义,对孔子、宋尹学派、荀子、公孙龙、后期墨家等先秦诸子在名实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并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被郭沫若誉为“墨名绝学”。  相似文献   

3.
一、选择题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据此回答1~2题: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改变孔子儒学先师的形象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C.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D.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2.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A.儒家思想文化B.孔子思想学说C.儒家传统道德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据此回答3~6题:3.我国历史上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最早可追溯到A.夏朝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4.汉朝统治者实…  相似文献   

4.
〔案例描述〕初一语文新课本发下来了,我带领学生先学习了《论语》八则。选文精警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生对《论语》的兴趣,也引发了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这位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身世,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接触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受呢?我决定让学生拜读孔子,走近孔子,每人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心目中的孔子》。具体要求是:1.用50页方格稿纸写一本书,一个月后交稿。2.自己设计封面。3.…  相似文献   

5.
写本书试试     
初一语文新课本发下来了,我带领学生先学习了《论语》八则。选文精辟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引起了学生对《论语》的喜爱之情,也引发了学生对孔子的好奇心:这位被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他的身世,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还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接触的知识,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新鲜的感受呢?我决定让学生走近孔子,拜读孔子,每人写一本书,题目就叫———《我心目中的孔子》。具体要求是:1.用50页方格稿纸写一本书,一个月后交稿。2.要有封面设计。3.书中至少…  相似文献   

6.
李梦怡 《今日教育》2009,(10):37-37
《中国教育家评论》如此评价孔子——我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创者。  相似文献   

7.
一九九三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试题一、填史题(每题1分,共20分)1、《诗经》分为三个部分。2、《晋楚城濮之战》:“晋侯梦与楚子搏”,晋侯是3、儒家与家,是先秦时期的“显学”。4、《庄子·逍遥游》:“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03年高考历史考查范围,与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略有出入。现将《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进行对照,提示考生复习时注意。中国古代史部分1.《考试说明》规定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与教材相吻合。《教学大纲》规定考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高考不考。2.《考试说明》规定考查“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其中“蒙古的兴起”列出了3个子目。《教学大纲》没有强调“蒙古的兴起”。3.教学大纲规定考查“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与明末农民战争”,《…  相似文献   

9.
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对我国传统史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学家,是我国传统史学的奠基人。他首开私人著史先河,初步创立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对我国传统史学有相当大的贡献;他修《春秋》、编《尚书》,对我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重评刘歆     
生当西汉晚期的刘歆,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活动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他在天文学、文献学方面的成就都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高峰,足以令后人景仰。珍贵的古代典籍《左传》《周礼》,也是由于他的竭力抗争才得以流传到今天。章太炎说:“孔子殁,名实足以抗者,汉之刘歆。”(《检论·订孔上》)章氏的这一评价,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中国古代养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同时,他在养生方面也创立了具有鲜明儒家特色的养生保健体系,从道德养生、心理养生、音乐养生、体育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劳逸养生、读书养生、旅游养生等方面全面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的养生化。孔子养生理论的核心是致“中和”;孔子养生理论的特色是“身心并修”;孔子养生理论的精髓是“仁寿”。孔子养生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古代养生化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孔子删诗说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否经孔子删定,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从五方面加以考辨,以说明孔子删诗说之可信。1.有较早较多的史料赞成孔子删诗说;2.否定孔子删诗说者的主要根据不足以服人;3.孔子有必要也有能力删诗;4.从《诗经》本身可以看出孔子删诗的迹象;5.现存先秦文献中,亦有孔子删诗的痕迹。  相似文献   

13.
陈波的逻辑学著作《逻辑学导论(第二版)》为读者探究中国古代教育名著中所出现的逻辑错误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仅《论语》、《孟子》、《荀子》这三部中国古典教育名著,就分别出现了“因果倒置”、“论据与论题没有必然联系”、“论据不足”的逻辑错误。这些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相似文献   

14.
《墨辩》逻辑是围绕“名”问题展开研究的,它是墨家论辩的基础.如果说《小取》是墨家逻辑总纲的话,那么《小取》的逻辑体系无不涉及“名实”关系,而《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则是对名实关系的全面论述.这种“名”不同于西方传统逻辑的“词项”(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5.
论孔子的赋税思想周道生孔子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声名卓著的世界文化名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赋税思想的开创者之一。孔子又是一位具有两重性的历史人物,无论在世界观和认识论上,还是在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倾向.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同样...  相似文献   

16.
逻辑趣谈     
逻辑趣谈张辉雄春秋战国时期的邓析被公认为中国名辩史上的第一人,他能言善辩,精修刑律,曾著《竹刑》,帮人打官司或教人打官司,在当时影响很大。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两可之说”,记载于《吕氏春秋·离谓》篇。原文如下:“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得其尸者。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外国史学史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国内研究专著多以西方史学为主,对民族历史学和广大东方地区历史学涉及较少。王建娥同志的《外国史学史》是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包容东西方的外国史学史专著。综观全书,有以下四个特点:1.视野开阔、包容东西;2.逻辑严密、独具匠心;3.观念新颖、不囿陈说;4.结构紧凑、资料丰富、文风质朴  相似文献   

18.
陈玲周江在《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正名论与中国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正名”一说源于孔子。孔子曾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名”的首要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政治、伦理问题。在名实关系上,墨子承认概念是事实的反映,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一定的事实要与一定的名称对应。较之孔子“受限”的顽固的名实关系,墨子的正名理论慢慢脱离了困囿,走向开放。后期墨家对“名即概念”的理论有颇多创获,但荀况关于“名”即概念的理论又更有创举,他更加直截了当地说明了概念是用来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吕氏春秋》保存了不少先秦名家思想史料,其中对正名理论亦有发挥。吕氏与先秦名家一样,认为名是实的反映,是言的工具。在名实关系问题上,《吕氏春秋》继承了孔子的“正名”传统,然而《吕氏》正名论不同于孔子,《吕氏春秋·审应览》曰“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又曰:“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此意旨在要以事物的实际情况和类别为依据来考察与之对应的概念和言词,这则是从“实”出发,“取实...  相似文献   

19.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相似文献   

20.
公孙龙是战国末期的赵国人。他集名家(即当时以辩论名实问题为中心的“辩者”,《汉书·艺文志》把他列为名家)思想的大成,是当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公孙龙总结了当时“辩者”关于辩的技术,并使之成为较系统的理论。他有严重的唯心论和诡辩论的错误(如提出“坚白石离”、“鸡足三”、“牛羊足五”等),因而成了我国古代诡辩学派中“离坚白”学派的主要代表。然而,《公孙龙》一书还包含有摸索唯物主义的思想,尤其是对名(概念)曾作过比较深刻的逻辑分析,提出了“白马非马”这一重要的逻辑命题,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本文就《白马论》一文的逻辑思想,作初步的研究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