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熊博文  薛操 《教书育人》2012,(27):12-13
一武汉地区考研培训市场的现状(一)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催生"考研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学历人才的需求逐年递增,同时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大量扩招致使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考研,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加就业的砝码,出现了"考研热"。  相似文献   

2.
以10所“211”高校2006级716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影响大学生的考研动机以及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选择考取本专业和选择考取跨专业的学生的考研动机存在显著差异;选择考取本校和选择考取外校的学生的考研学校选择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建...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考研热潮中,在校大学生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但考研成功率普遍较低,尤其是财务专业学生更甚。文章针对宜宾学院财务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财务专业应届毕业生考研成功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考研动机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深 《教育与职业》2004,(30):36-38
近年来,在高等学校本科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本科生的就业出现一定的困难,加之高学历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呈不断上升趋势,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递增。为了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学习条件,我们组织了这次调查。本次调查范围为江苏省内十所高校,其中一类本科院校4所,二类本科院校5所,民办高校1所。调查对象为大学三、四年级的本科学生,涉及文、理、法、哲、史、工、农、经、医九大学科门类。调查采用团体调查和个体抽样调查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许多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新升格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新升格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进行考研选择和考研准备的过程中,师范类本科生容易产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冲突:一是选择就业或考研时的心理冲突;二是确定报考专业时的心理冲突;三是考研时间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四是考研经济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五是倾向考研与不拟考研的学生对考研态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为此,师范大学应当加强对学生考研的指导,为考研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形成鼓励学习和创新的有效机制,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良性的角度讲主要有毕业生就业绝对量的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单位流向、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毕业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存在的不良现状主要有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院校类型、性别、家庭背景和地域流向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看到这样的消息,不知当年宣称考研降温的教育官员,是作何想。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全国考生为120万,比上年减少8.2万,出现了2001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因此,有官员分析指出,考研开始降温,并将其归为就业形势好转以及学生考研越来越理性。然而考研形势的发展,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这种判断。当然,对于考研人数的增加,有关部门还是会找出理由,比如研究生招生规模增大,吸引了考生报考;研究生考试改革,为学生报考创造了条件等等。但在笔者看来,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考研的主力军,而这一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早在2008年前后,媒体的调查就显示,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新疆地区高职院校逐年增多,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日俱增,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的人数也不断上升。以往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处于相对劣势的新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越发严峻。本文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对就业现状、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学生择业观等内外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解决新疆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型走向“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从良性的角度讲主要有毕业生就业绝对量的逐年增长,毕业生的地域流向、单位流向、岗位流向越来越合理,毕业生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存在的不良现状主要有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毕业生待业绝对量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存在学科专业、学历层次、院校类型、性别、家庭背景和地域流向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一、大学生就业危机之表现 自从2000年我国实行引导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政策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供需矛盾加剧,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据调查显示,2004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280万,其中不能及时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达80万。2005年全国将有338万普通高校学生毕业,比去年增加58万,增幅达20.71%。2005年春季2月25、26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9万多应聘者需在1万多个职位前展开激烈竞争。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更多的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以避开这一就业高峰,或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2005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117万余人,比去年增加12.7万,创考研人数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民办高校考研学生报考数量不断攀升,同时考研学生表现出思想的强波动性和严重的心理冲突。院校层次、考研与就业抉择、备考环境、生活方式变化、院校专业选择等五个方面是引发考研学生思想波动与心理冲突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需深入分析并构建有效的教育指导模式,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提高生涯管理能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思想引导和心理干预;同时在考研指导中引入"师者"与"研友"两个概念,用概念化的教育思想强化思想引导与心理干预活动的效果;继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榜样教育法,激发学生思想共鸣,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面临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局面;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缓慢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应对策略:完善校内就业指导工作体制,建立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服务以及对就业指导进行市场化的运作等方面作出必要的探索,以满足社会、企业和学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师范类本科生考研心理冲突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考研选择和考研准备的过程中,师范类本科生容易产生以下五个方面的心理冲突:一是选择就业或考研时的心理冲突;二是确定报考专业时的心理冲突;三是考研时间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四是考研经济投入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五是倾向考研与不拟考研的学生对考研态度的差异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为此,师范大学应当加强对学生考研的指导,为考研学生创造条件,努力形成鼓励学习和创新的有效机制,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生招生和录取中的问题 随着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业的压力就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承受的痛,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学历轻能力现象,考研也就被当成了解决就业难题的"救命稻草".国内本科声乐毕业生就业艰难,用人单位纷纷设下"不是研究生决不考虑"的门槛,于是"考研"便成了本科生的首选.逐年递增的声乐专业考研人数,形成了近些年来又一新的大潮.由于考研热和研究生扩招,近年来声乐研究生总体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的设置已经突破了原来仅仅局限在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的局面。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各培养高校关注的焦点。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才能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经成为大部分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南省2008届体育教育毕业生公开资料的收集整理,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就业渠道狭窄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职技高师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除培养实用性强的技术人才外,也应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毕业生考研便是途径之一。 我系自1989年招收本科生以来,每届都有部分学生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研已在我系形成了良好的风气,报考人数逐年递增。93届4人报考,94届8人报考,95届10人报考。考研也同时带动和促进了我系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主要表现在学生的专业思想更加巩固,学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导致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教育管理角度来探究女性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为女性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工科类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陕西四所工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体育专业招生规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提高.从总体上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突出,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大.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主要受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等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力 《当代教育论坛》2005,(11):104-105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的供需矛盾日渐上升,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加入到考研队伍中来,全国2004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94.6万人,比去年同期报考人数增加11万人,同比增长23%,是近几年来报考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而且,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