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从教学目标来看,目标设计的具体、合理.本节课知识技能目标非常明确,要求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并且会选取两个适当的点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程方法目标合理,让学生“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在经历探索画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由于教学目标具体、合理,所以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特别是通过探究让学生感受探究成功后所带来的智力满足的快乐,基本实现了本节课设计的情感态度目标,可以看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教学效果也是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下面本人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要明确 1.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基础知识方面的目标和要求,还要考虑结合本节课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结合本节课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朱红梅 《山东教育》2003,(11):23-23
种课堂结语,以抛砖引玉。1.“画龙点睛法”:即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自己要言不繁地总结出本节课所应掌握的知识要点,教师加以修正,以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概括能力。2.“承上启下法”: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过渡到下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后主动预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下回分解法”:在课的结束,能够根据本课的重点难点设计出一至四个由易到难的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呼应开头法”:根据目标教学原理,不仅在课的开头要明确出示目标要求,而且在课的结尾要一一作出反馈,落实到位。5.“引申铺垫法”:结语…  相似文献   

4.
<正> 1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1.1 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1.1.2 关注食品安全。1.2 能力目标1.2.1 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和调查的能力;1.2.2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自我评价的能力。1.3 情感目标1.3.1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1.3.2 养成讲究卫生、合理膳食的习惯。2 教学重点关注食品安全。3 课前准备3.1 教师准备(1)用 Powerpoint 制作课件;(2)实物展示台;(3)“一日食谱”设计表;(4)一些过期或变质的包装食品。  相似文献   

5.
说“棱柱”     
“棱柱”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A)第九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能力目标:通过棱柱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棱柱性质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课前思考】 1.《平均分》一课的重点是什么?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必须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平均分》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主要是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在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且能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教学设计巧妙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教学设计怎样才能做到巧妙?结合本节课,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先进的教学理念。本节课可以建立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让历史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科教兴国的意  相似文献   

8.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苯的结构、芳香烃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 (3)素质目标:略。 2 学生认知结构分析 学生基本掌握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本节利用学生的基础知识来推断苯的结构,让学生体会苯分子的发现过程和科学研究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第13章第1节第一课时,以关注人的健康问题为出发点,教会学生如何拥有健康;从情感上意在引领学生关注自身、珍爱生命。本节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内容,还补充了相应的法制教育。二、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药品说明书,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健康的概念。(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3)理解吸烟、酗酒、吸毒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创新与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主题,这意味着我们将从过去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学习能力则是这个转变的关键因素.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则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下面以我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教学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出示目标本节课我的目标定位为:(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部分内容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能量代谢等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本章后面内容的学习。本节课安排2课时,这里只设计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食物链让学生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材将植树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两端都栽、两端不栽、环形情况以及方阵问题等。本节内容是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两端都栽树问题中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体验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做数学"的意识,渗透一些研究数学的方法及策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并在数学上能有所发展。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两端都栽树问题中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尝试探索、实验、  相似文献   

13.
新授课、复习课与讲评课是高三政治课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堂类型。就复习课而言,高三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与新授课相比,各轮复习课虽然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方面相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教学理念基本相同,但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一、一轮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不同1.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看,新授课知识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想 :本节课采用课题研究的方式 ,注重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和基本的物理规律 (运动定律、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为本节课进行的课题研究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 .本节课既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又注重创造方法的传授 ,既激发与鼓励学生的开放式思维 ,又介绍创造学中的二元坐标联想法 .考虑到学生创造能力上的差异性 ,我们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 ,既有启发、模仿 ,又有学生自主联想与探索 ,并开放探索过程与结果 .教学目标 :( 1 )知识…  相似文献   

15.
按照单元教学形式进行有效的课型设计,这是一个很有实际价值的研究课题。目前,南京市在单元教学中采用的基本课型有:(1)定向启发课。即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教学程序,提示单元知识要点、本单元知识与旧知的关系、培养的能力及学习方法。(2)教读课。通过教读例文,教给学生阅读、写作各种文体的规律性知识,培养初步阅读的能力以及学习这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对“圆的切线与切点弦”一课做分析。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从整个教学过程可以反映出对三个核心素养的指向非常准确,目标定位清晰。本节课采用的是第Ⅱ类探究学习模型,整个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是:(1)展示出“知识从何而来、知识本质是什么、知识从何而去”的完整教学过程;(2)融入了培养学生优良认知结构的教学策略;(3)体现了课程标准强调“通性通法”的诉求。  相似文献   

17.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新世纪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再认识",我首先考虑的是在本节课上让学生对分数有哪些新的认识,据此.确定本节课的目标.设计教学环节.1.谈话导人,回顾分数的意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2.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节课是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询问天气情况的表达方式,以及学习表示天气特征的形容词,是一堂听说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整个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天气和人们在干什么,因此如何问答"How’s the weather?Whatare you doing?Whathe/she doing?"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一、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1.依据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内容. 2.合理设计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1要考虑每一位学生;(2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点;(3)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4)要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5)要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