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翁炳煌 《小学校长》2006,(3):25-26,8
新课程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科研素养”,为此,许多学校纷纷提出“科研兴校”、“科研强师”。这让一些学校尝到了甜头,尤其是“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我们的中小学老师敢于揭开教育研究头上神秘的面纱,使其从高高的学术殿堂走进了广阔的学校课堂。但是,在教科研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许多农村中小学教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甚至是“应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科研先导”、“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的口号声中 ,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教科研热潮 ,打破了长期以来教育界沉闷、僵化的局面 ,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然而高涨的热情却替代不了理性的实践 ,从各地开展教科研的现状来看 ,笔者认为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诸如教科研认识神秘化、教科研水平低层次化、教科研实践简单化和教科研活动教研化。对此 ,我们应有所分析与反思 ,促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神秘化 :教科研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 ,广大中小学教师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认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3.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近年来且已成为广大中小学的共识。一部分教师也已付诸实践,投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一些学校也以自身立场出发,从事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科研活动。但纵观教育科研的效果,在这看似轰轰烈烈的教科研背后,实效性缺乏,与学校庞大的科研课题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一些老师因其各种缘由,对教育科研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4.
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先生曾说:“1985年我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中小学教师参加教科研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当时不仅未见成效,反而引起一些怀疑,有人当面斥我为天方夜谭。”时间过了不到20年,情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小学教科研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扩大学校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有人曾说教科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成为时兴的口号,无论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群体的各种评优晋级,教育科研能力、成果都是其重要的甚至是一票否决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科研素养”。这种具有“内隐性”的素养是进行教科研的潜在能量,是一个教师“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但是,在教科研发生深刻嬗变和飞跃的今天,中小学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大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价值趋向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必须引起广大实践工作者的正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教育科研已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各级各类学校评估验收,都少不了“教科研”这一块,学校每年工作总结和新年工作思路中,也都要将“教科研”大书一笔;许多学校还纷纷打出“科研兴校”、 “科研兴教”的旗号,有的甚至不惜将“教科研”誉为其“办学特色”。可见教育科研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向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师有较高的教科研素养,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中发现,校本教育科研领域中的浮躁、跟从、虚空和急功近利的行为明显。中小学教科研自身的价值及广大教师科研活动的价值趋向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因而学校教科研工作失去本有的严肃与“宁静”,直接影响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参考》2014,(4):F0004-F0004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在“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理念引领下。坚持“问题即课题、人人有课题”的教科研方针,构建了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是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校、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实验基地等。  相似文献   

9.
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目前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科研兴校”已被很多中小学作为立校的根本加以宣传和倡导,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建设已经由“硬件”改造转轨到“软件”打造上,这个转变是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标志的,尤其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科研形式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模式。这无疑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所在,向教科研要质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历史大趋势。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冷”思考。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端正态度,拨“误”反正。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党提出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门提出“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的今天,探讨我国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现状,寻求对策是一项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一、转变观念,依法规治“教科研”。我国的中小学教科研工作总体...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一场将触及人才培养目标、思想观念、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教育变革需要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群体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也是教育科研普及和深化的结果。群体科研的兴起,使教育科研走出“象牙之塔”,成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改革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从启蒙者的呐喊变为群众的实践活动,使“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从战略选择变为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如何开展好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切实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提升办学品味,一直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文章提出“以人为本”是教科研工作的前提;“教学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主线;“质量提升”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教科研是特殊教育的先导,也是特教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有效途径。成立于1990年的东营市特教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提出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促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教科研工作思路,引领广大教师在教育反思中得到成长,在教育科研中谋求发展,培养出一大批科研型教师,  相似文献   

14.
基层学校如何做好教科研工作,使其发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功效?有专家提出必须把握关键点,一是科学定位,二是合理实施。一、学校科研的科学定位学校搞的教科研是“基础性”的教科研,是服务于教学的教科研,是以学校发展为本,以教师自主发展为主体,以解决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制约甚至阻碍质量效益全面提高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因此,学校教科研应该是应用性的,应当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不能提升教学水平的研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不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不能促进教师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教育的宏大使命客观上也要求中小学教师应是一个教育研究者。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使然,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与建构的必然选择。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等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教育科研已走入了中小学校,走近了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育科研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观。在此大背景下,走“科研之路”已深入人心,并成为许多中小学教师自觉主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一场将触及人才培养目标、思想观念、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教育变革需要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群体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产物 ,也是教育科研普及和深化的结果。群体科研的兴起 ,使教育科研走出“象牙之塔” ,成为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改革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 ,使“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 ,从启蒙者的呐喊变为群众的实践活动 ,使“科研兴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教兴国”的实施,“科研兴校”已成为现代中小学办学理念中十分响亮的呼声。科研兴校,中小学教师是最主要的力量,其科研能力是关键。选题是科研之始,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其水平是衡量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其过程本身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本文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4个原则与7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基层学校如何做好教科研工作,使其发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功效?有专家提出必须把握关键点,一是科学定位,二是合理实施。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学校践行“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但由于价值取向上出现偏差,盲目追求热闹、新奇,着力不实、不准,学校的教科研管理与教师的需要不能和谐共振,教科研的形式与实效不能和谐共进,致使一些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是吃力不讨好,教师不愿参与,影响教科研工作的实效。学校教科研,要走得沉稳些。  相似文献   

20.
从“科研兴校”理念出发,把加强教科研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确实提高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益。但随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学校间原先就存在的教科研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愈发显著。如果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便可以相对地划出一些“类”:教育科研强校、较强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